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及蟑螂防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800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及蟑螂防治剂,所述植物精油由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组成,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9~9:1;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5~5:1;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1.41。并且可以根据使用场地的不同制成多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蟑螂防治剂,适用于现代住房、仓储、交通工具(列车、轮船、飞机)、码头、宾馆、饭店、副食品店等不同场合,其具有触杀、趋避蟑螂等生物活性,活性高,用量少,施用方式多样,适用实用,经济安全,对环境友善,对人畜安全。

Application of plant essential oil in preparation of cockroach control agent and cockroach control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及蟑螂防治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及蟑螂防治剂。
技术介绍
蟑螂,学名蜚蠊,是一种世界性的家居卫生害虫,资料显示,蜚蠊在3.5亿年前就已出现,是世界上存在的最古老的昆虫之一,世界上已知的蜚蠊种类大约有5000多种,只有少数不到总体种类10%的蜚蠊是害虫,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中国记载的蜚蠊种类有200多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为害种类。蜚蠊繁殖能力极强,若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活动。作为杂食性昆虫的代表,蜚蠊无所不吃,给家居和厂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蜚蠊活动范围广,到处爬行,自身携带了多种病原菌,在边吃边吐的过程中,传播多种疾病和病原菌,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另外,在电视机、电脑装置等一些现代化机械设备中也发现过蟑螂的踪迹,其可啃噬电线,导致线路故障,严重的可引起重大事故。总之,蜚蠊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且其为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加强对蟑螂防治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防治蟑螂的方法主要有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环境治理等。其中,化学防治法使用化学农药,药械施药,见效快、效率高、使用方法简便、受区域性限制小,但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害虫抗性增加、人畜中毒等,而且蟑螂的抗药性上升很快,不利于长期防治。害虫抗药性加剧、药剂残留超标、合成筛选难度加大、新药成本增加等都使得化学杀虫剂的局限性愈加明显。植物精油广泛存在于菊科、麻黄科、红豆杉科、木兰科、石蒜科、锦葵科、楝科等科属的植物中。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三十多万种植物中已查明具有杀虫活性的就有两千多种,正是由于此类植物的存在,为精油应用于害虫防治领域提供了原料保障。植物精油杀虫谱广、作用方式独特且多样、机理复杂,还能有效缓解化学杀虫剂带来的抗性问题,可用来替代部分化学杀虫剂。另外,卫生杀虫剂应用于居住环境,对药剂的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有些化学卫生杀虫剂毒性较大,气味不良,不适合家居使用。植物精油气味独特,芳香宜人,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高效低毒无残留,符合卫生杀虫剂的高要求,可用于防控室内害虫。总之,对植物精油加以开发和利用,在防控卫生害虫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及蟑螂防治剂。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精油由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组成,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9~9:1;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5~5:1;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1.41。可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植物精油在蟑螂防治剂中的百分含量为2%~60%;或者,所述的植物精油在蟑螂防治剂中的百分含量为10%~30%。可选的,所述的蟑螂防治剂为可溶性液剂、乳油剂或水乳剂。一种蟑螂防治剂,有效成分为冬青油与香薷精油按重量比1:9~9:1进行复配;或者,冬青油与香薷精油的重量比为1:5~5:1;或者,冬青油与香薷精油的重量比为1:1.41。可选的,所述蟑螂防治剂的剂型为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1%~30%冬青油与1%~30%香薷精油的复配剂,乳化剂:5%~20%,溶剂补齐至100%;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NP-4、OP-10、BY130、2201、507、TW-20、TW-40、TW-80、农乳1601、农乳1602、农乳602、农乳400、农乳700和农乳5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环己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选的,所述蟑螂防治剂的剂型为乳油剂;乳油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1%~30%冬青油与1%~30%香薷精油的复配剂,乳化剂:5%~20%,溶剂补齐至100%;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NP-4、OP-10、BY130、2201、507、TW-20、TW-40、TW-80、农乳1601、农乳1602、农乳602、农乳400、农乳700和农乳5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环己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选的,所述蟑螂防治剂的剂型为水乳剂;所述水乳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1%~30%冬青油与1%~30%香薷精油的复配剂,乳化剂12%~28%,溶剂10%~30%,用水补齐至100%;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NP-4、OP-10、BY130、2201、507、TW-20、TW-40、TW-80、农乳1601、农乳1602、农乳602、农乳400、农乳700和农乳5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环己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选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2%的冬青油/香薷精油可溶性液剂的制备:质量百分含量为94%冬青油100kg,质量百分含量为92%的香薷精油140kg,两者混匀得到配制药液;农乳1602号80kg和农乳500号20kg混合后再加入无水乙醇660kg混匀得到助剂液;配制药液与助剂液混匀、密封和搅拌即得。可选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冬青油/香薷精油水乳剂的制备:质量百分含量为85%冬青油141kg,质量百分含量为90%香薷精油144kg,两者混匀得到配制药液;农用乳化剂TW-80150kg、无水乙醇200kg和水400kg混匀得到助剂液;配制药液与助剂液混匀即得。可选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的冬青油/香薷精油可溶性液剂的制备:质量百分含量为94%冬青油128kg,质量百分含量为90%的香薷精油78kg,两者混匀得到配制药液;农乳602号80kg和无水乙醇714kg混匀得到助剂液;配制药液与助剂液混匀、密封和搅拌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蟑螂防治剂,适用于现代住房、仓储、交通工具(列车、轮船、飞机)、码头、宾馆、饭店、副食品店等不同场合,其具有触杀、趋避蟑螂等生物活性,且其对蟑螂活性高,用量少,施用方式多样,适用实用,经济安全,对环境更为友善,对人畜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以上生产过程均在密闭条件下由机器完成,要避免人员直接接触药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可以采用直接或稀释喷洒的方法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精油在制备蟑螂防治剂中的应用,具体是指在制备防治危害住房、仓储、交通工具(列车、轮船、飞机)、码头、宾馆、饭店、副食品店等不同场合蟑螂药剂方面的应用。所述蟑螂为德国小蠊等。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精油包括冬青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精油由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组成,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9~9:1;/n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5~5:1;/n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1.41。/n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精油用于制备蟑螂防治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精油由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组成,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9~9:1;
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5~5:1;
或者,冬青油和香薷精油的质量比为1: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植物精油在蟑螂防治剂中的百分含量为2%~60%;
或者,所述的植物精油在蟑螂防治剂中的百分含量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蟑螂防治剂为可溶性液剂、乳油剂或水乳剂。


4.一种蟑螂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冬青油与香薷精油按重量比1:9~9:1进行复配;
或者,冬青油与香薷精油的重量比为1:5~5:1;
或者,冬青油与香薷精油的重量比为1: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蟑螂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蟑螂防治剂的剂型为可溶性液剂;
可溶性液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1%~30%冬青油与1%~30%香薷精油的复配剂,乳化剂:5%~20%,溶剂补齐至100%;
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NP-4、OP-10、BY130、2201、507、TW-20、TW-40、TW-80、农乳1601、农乳1602、农乳602、农乳400、农乳700和农乳5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环己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蟑螂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蟑螂防治剂的剂型为乳油剂;
乳油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1%~30%冬青油与1%~30%香薷精油的复配剂,
乳化剂:5%~20%,
溶剂补齐至100%;
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NP-4、OP-10、BY130、2201、507、TW-20、TW-40、TW-80、农乳1601、农乳1602、农乳602、农乳400、农乳700和农乳5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董睿冯俊涛马志卿江志利周一万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