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876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表翻土开沟混施菌药:在茶园冬季管理中进行深耕、施肥,同时混施球孢白僵菌;重修剪:在春茶结束5月上旬,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前对茶树进行重修剪;悬挂黄板:在重修剪后5月中旬前,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盛期前悬挂黄板,所述黄板悬挂的位置为茶丛内紧挨地面处;菌药喷施成虫:在5月下旬,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盛期喷施球孢白僵菌,喷药位置为重修剪后的茶园地面及茶树枝干,喷药后进行保湿抗旱管理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方法,显著提高了茶角胸叶甲的防治效果,且完全避免使用化学药剂,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有利于促进茶叶贸易,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non chemical control of tea horned breastleaf bee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害虫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melanopusLefevre是我国南方茶区重要害虫之一。其中闽北、粤北、江西、湖南一带发生较重。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树根际土壤中越冬,以成虫取食茶树新稍嫩叶或成叶,使叶面仅剩表皮,形成直径1.5-3.2mm的“窗斑”,有时数个“窗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破烂,并可诱发软腐病、炭疽病等病害,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现有防治该虫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或者人工防治,传统的化学防治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50%巴丹可溶性粉剂、50%马拉硫磷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等。在无公害茶园,可用的药剂有90%巴丹可溶性粉剂1000倍,2.5%联苯菊脂乳油800~1000倍液。李先文等报道,5%锐劲特悬浮剂2000~3000倍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但持效性但持效性差。林阿祥等报道了复合杀虫剂二号8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1000倍液对茶角胸叶甲成虫有较好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地表翻土开沟混施菌药:在茶园冬季管理中进行深耕、施肥,同时混施球孢白僵菌;/n2)重修剪:在春茶结束5月上旬,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前对茶树进行重修剪;/n3)悬挂黄板:在重修剪后5月中旬前,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盛期前悬挂黄板,所述黄板悬挂的位置为茶丛内紧挨地面处;/n4)菌药喷施成虫:在5月下旬,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盛期喷施球孢白僵菌,喷药位置为步骤2)重修剪后的茶园地面及茶树枝干,喷药后进行保湿抗旱管理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地表翻土开沟混施菌药:在茶园冬季管理中进行深耕、施肥,同时混施球孢白僵菌;
2)重修剪:在春茶结束5月上旬,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前对茶树进行重修剪;
3)悬挂黄板:在重修剪后5月中旬前,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盛期前悬挂黄板,所述黄板悬挂的位置为茶丛内紧挨地面处;
4)菌药喷施成虫:在5月下旬,茶角胸叶甲成虫羽化盛期喷施球孢白僵菌,喷药位置为步骤2)重修剪后的茶园地面及茶树枝干,喷药后进行保湿抗旱管理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冬季管理的时间为上一年的10月底进行,所述深耕具体为:在距离茶兜20-25cm处开沟,深度15-25cm;所述施肥按照每亩1000-1500kg的量施入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化学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的深度为20cm,施入有机肥时还搭配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强王沅江欧高财肖蕾李耀明周品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