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属于苗木种植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苗、选取胸径4‑8cm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选在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还未开始发芽、树液即将开始流动时进行嫁接;嫁接后培育管理:及时清除萌条,在白榆侧枝长至4cm左右进行摘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嫁接套袋后减少风吹,大幅提高了袋内温度,促进接穗愈合,发芽快,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糊上泥并套袋可保持袋内有一定湿度,使接穗接口容易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塑料袋厚度为0.2‑0.3mm,不易被接穗戳破;科学嫁接,培育合理,苗木成活率高。
Grafting technology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Ulmus pumi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金叶榆,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叶脉清晰,质感好;叶卵圆形,平均长3-5cm,宽2-3cm,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花期3~4月,果期4~5月,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一般当枝条上长出大约十几个叶片时,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树冠更丰满,造型更丰富。但目前市场上至今还没有大规格金叶榆乔木,金叶榆在嫁接过程中幼苗成活率较低,后期的培育不当难以满足市场对金叶榆大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它科学嫁接,培育合理,苗木成活率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苗:选取胸径4-8cm以上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8-10cm左右,入85℃-90℃石蜡中密封,入薄膜袋中放入0℃-3℃的环境中冷藏;(B)嫁接方法如下:(a)嫁接时间:选在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还未开始发芽、树液即将开始流动时;(b)嫁接:在砧木1.8-2.2m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2.5-3.5cm的斜面,削面要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然后用15-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后套袋;(C)嫁接后培育管理:及时清除萌条,在白榆侧枝长至4cm左右进行摘除,并7d左右抹除一次,2-3次后金叶榆枝条长至40-45cm,白榆侧枝生长即受抑制,这时用枝剪将金叶榆枝梢剪去12cm左右,以利于侧枝的生成,待接穗成活、新芽长至5cm左右时,在塑料套袋下部剪出3cm长的口进行通风,3-4天后去除套袋;(a)浇水:浇水不能超过薄膜条,防止水进入;(b)除草:不要触动嫁接木;(c)施肥:用复合肥进行树下埋肥,每株树施200g复合肥,喷洒浓度为0.3%-0.4%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d)病虫害防治:用乐果4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连喷4次,时间间隔为3天,效果比较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套袋前用口将塑料袋吹气,使袋内充气胀起来加大袋内空间,接口处要用泥糊严,以增加袋内空气湿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套袋所用的塑料袋不能太薄,厚度为0.2-0.3mm,否则一经风吹,容易被接穗戳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倒套的塑料袋底部不要贴在接穗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缠绑塑料袋袋口的部位选在树皮光滑且无节的地方,以免漏风跑湿。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嫁接套袋后减少风吹,大幅提高了袋内温度,促进接穗愈合,发芽快,提高了嫁接成活率;(2)嫁接后糊上泥并套袋可保持袋内有一定湿度,使接穗接口容易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3)塑料袋厚度为0.2-0.3mm,不易被接穗戳破;(4)科学嫁接,培育合理,苗木成活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苗:选取胸径4-8cm以上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8-10cm左右,入85℃-90℃石蜡中密封,入薄膜袋中放入0℃-3℃的环境中冷藏;(B)嫁接方法如下:(a)嫁接时间:选在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还未开始发芽、树液即将开始流动时;(b)嫁接:在砧木1.8-2.2m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2.5-3.5cm的斜面,削面要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然后用15-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后套袋;(C)嫁接后培育管理:及时清除萌条,在白榆侧枝长至4cm左右进行摘除,并7d左右抹除一次,2-3次后金叶榆枝条长至40-45cm,白榆侧枝生长即受抑制,这时用枝剪将金叶榆枝梢剪去12cm左右,以利于侧枝的生成,待接穗成活、新芽长至5cm左右时,在塑料套袋下部剪出3cm长的口进行通风,3-4天后去除套袋;(a)浇水:浇水不能超过薄膜条,防止水进入;(b)除草:不要触动嫁接木;(c)施肥:用复合肥进行树下埋肥,每株树施200g复合肥,喷洒浓度为0.3%-0.4%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d)病虫害防治:用乐果4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连喷4次,时间间隔为3天,效果比较好。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套袋前用口将塑料袋吹气,使袋内充气胀起来加大袋内空间,接口处要用泥糊严,以增加袋内空气湿度。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套袋所用的塑料袋不能太薄,厚度为0.2-0.3mm,否则一经风吹,容易被接穗戳破。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倒套的塑料袋底部不要贴在接穗顶部。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缠绑塑料袋袋口的部位选在树皮光滑且无节的地方,以免漏风跑湿。本专利技术嫁接套袋后减少风吹,大幅提高了袋内温度,促进接穗愈合,发芽快,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糊上泥并套袋可保持袋内有一定湿度,使接穗接口容易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塑料袋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选苗:选取胸径4-8cm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8-10cm左右,入85℃-90℃石蜡中密封,入薄膜袋中放入0℃-3℃的环境中冷藏;/n(B)嫁接方法如下:/n(a)嫁接时间:选在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还未开始发芽、树液即将开始流动时;/n(b)嫁接:在砧木1.8-2.2m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2.5-3.5cm的斜面,削面要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然后用15-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后套袋;/n(C)嫁接后培育管理:及时清除萌条,在白榆侧枝长至4cm左右进行摘除,并7d左右抹除一次,2-3次后金叶榆枝条长至40-45cm,这时用枝剪将金叶榆枝梢剪去12cm左右,待接穗成活、新芽长至5cm左右时,在塑料套袋下部剪出3cm长的口进行通风,3-4天后去除套袋;/n(a)浇水:浇水不能超过薄膜条;/n(b)除草:不要触动嫁接木;/n(c)施肥:用复合肥进行树下埋肥,每株树施200g复合肥,喷洒浓度为0.3%-0.4%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n(d)病虫害防治:用乐果4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连喷4次,时间间隔为3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与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苗:选取胸径4-8cm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8-10cm左右,入85℃-90℃石蜡中密封,入薄膜袋中放入0℃-3℃的环境中冷藏;
(B)嫁接方法如下:
(a)嫁接时间:选在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还未开始发芽、树液即将开始流动时;
(b)嫁接:在砧木1.8-2.2m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2.5-3.5cm的斜面,削面要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然后用15-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后套袋;
(C)嫁接后培育管理:及时清除萌条,在白榆侧枝长至4cm左右进行摘除,并7d左右抹除一次,2-3次后金叶榆枝条长至40-45cm,这时用枝剪将金叶榆枝梢剪去12cm左右,待接穗成活、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自然苗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