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33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管道及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连通至河道,污水管道连通至污水处理厂,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均位于检查井下方并通过分流机构相连接,雨水管道连通的河道底部设置曝气机构,该曝气机构连接位于河道外的曝气源,将雨水管道流入河道底部的污泥及河道底部的底泥进行曝气,从而改善河道水质,曝气机构可升降或/和可旋转地设置在河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由于雨污混流而流入河道的污水量,同时对进入河道的污泥和河道底泥进行曝气,达到维护河道的效果。

A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of high efficiency sediment treatment and sewag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雨水检查井中初期雨水分流装置,所述装置安装于雨水管道检查井下游管口附近,包括垂向固定挡板和水平向固定挡板、直立翻板、水平翻板、平衡翻板、转轴、雨污水管道连接管和逆止阀;其特征在于:在雨水检查井下游管口附近的雨水管底孔口上,固定一个低于雨水管管径高度的垂向固定挡板,垂向固定挡板顶部一端安装有水平向固定挡板,所述水平向固定挡板一端与垂向固定挡板连接处为无缝连接,另一端与转轴连接;直立翻板、水平翻板和平衡翻板随转轴一起转动,转动角度由雨水管道中水位变化控制;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复合木本生物浮床的底泥曝气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5000657A),该装置由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供电,驱动电力鼓风机转动,通过设置在表层底泥中的微孔曝气布气管对底泥进行曝气,同时在曝气区设置一层木本生物浮床;上述两个专利,一个实现了雨水分流,另外一个进行底泥曝气,两者并无相关性,而在实际的环境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管道及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连通至河道,污水管道连通至污水处理厂,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均位于检查井下方并通过分流机构相连接,雨水管道连通的河道底部设置曝气机构,该曝气机构连接位于河道外的曝气源,将雨水管道流入河道底部的污泥及河道底部的底泥进行微纳米曝气,从而改善河道水质,曝气机构可升降或/和可旋转地设置在河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管道及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连通至河道,污水管道连通至污水处理厂,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均位于检查井下方并通过分流机构相连接,雨水管道连通的河道底部设置曝气机构,该曝气机构连接位于河道外的曝气源,将雨水管道流入河道底部的污泥及河道底部的底泥进行微纳米曝气,从而改善河道水质,曝气机构可升降或/和可旋转地设置在河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机构是:包括埋于河道底部的不锈钢筛管,不锈钢筛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孔,不锈钢筛管内设置有不同粒径的石英砂,不锈钢筛管的外侧是河道底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包括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和粒径为2-4mm的石英砂,粒径为1-2mm的石英砂位于粒径为2-4mm的石英砂的上部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筛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上侧可拆卸地设有筛管盖,不锈钢筛管的外侧还呈放射状地设有若干出气管,或者是,若干根出气管与不锈钢筛管相切设置,出气管的出气口为斜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瀚王建华彭小江应新兵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