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23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沿生产线方向依次包括有放线架;线缆矫直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压辊组,每组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压辊,前述两个压辊之间具有供线缆穿过并夹持线缆的夹缝;牵引扣预成型机构,包括支架、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架上的凸模和固定设于支架上的凹模,所述凹模位于凸模下方,所述凹模上开设有与凸模相适配并供凸模容置于内的成型槽,在凸模置于凹模的状态下,线缆的前端被凸模切断,并线缆被挤压在凸模和凹模之间而呈预成型的牵引扣;牵引扣成型机构,用于将预成型的牵引扣加工成能安装于穿线器的销轴上的成型的牵引扣;穿线器安装架,其上设有能带动穿线器的壳体转动的转盘,从而实现自动绕线。

Winding processing device of thre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穿线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它已成为电工工具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穿线器具有省时,省力,提高工效等优点,它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拉动牵引绳,通过牵引绳在这些空间中拉线,从而使得穿线工作在瞬间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在室内装修领域中,为了使得室内整洁美观,也为了防止电缆线裸露在外易被破坏或引起安全事故,通常会将电缆线埋入地下或墙壁内,而埋设各种电缆线时就需要采用穿线器将电缆线导入埋入地下或墙壁内的导线管内。穿线器1的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固定圈11、壳体12以及成型于固定圈11上的手柄13,固定圈11沿周向安装于壳体12上,壳体12能相对固定圈11绕自身轴线转动,壳体12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线缆的起始端成型有牵引扣A1,第一半壳121上设有供牵引扣A1安装其上的销轴123,且该第一半壳121上设有供线缆A缠绕其上的绕线盘124,壳体12上具有供线缆的末端伸出壳体12外的穿孔,在线缆的末端伸出壳体12后,可在线缆的末端成型定位扣A2。如此,穿线器1在使用时,拉动线缆A末端的定位扣A2,或将定位扣A2定位在某一位置,朝远离线缆A的末端的方向移动,即能使壳体12转动,从而使穿线器1的绕线盘124上的线缆A连续的输出。目前的穿线器通常依靠手工缠绕将线缆缠绕在壳体12的绕线盘124上,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将线缆缠绕在穿线器的绕线盘上的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生产线方向依次包括有放线架,其上缠绕有线缆或用于安装缠绕有线缆的线盘;线缆矫直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压辊组,每组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压辊,前述两个压辊之间具有供线缆穿过并夹持线缆的夹缝;牵引扣预成型机构,包括支架、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架上的凸模和固定设于支架上的凹模,所述凹模位于凸模下方,所述凹模上开设有与凸模相适配并供凸模容置于内的成型槽,在凸模置于凹模的状态下,线缆的前端被凸模切断,并线缆被挤压在凸模和凹模之间而呈预成型的牵引扣;牵引扣成型机构,用于将预成型的牵引扣加工成能安装于穿线器的销轴上的成型的牵引扣;穿线器安装架,其上设有能带动穿线器的壳体转动的转盘。所述成型槽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成型槽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面自上而下朝向第二侧壁倾斜,沿生产线方向,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的下游。为了防止线缆在被切割时翘动,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的高度,且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贯通其壁厚以供线缆穿过的缝隙,该缝隙的底壁面与第一侧壁的上壁面平齐。缝隙对线缆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为了便于将牵引扣加工成型,预成型的所述牵引扣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倾斜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牵引扣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一转动块,转动设于第一固定盘上,所述第一转动块具有呈平面状态的第二挤压面;第一固定块,固定设于第一固定盘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具有第一挤压面,该第一挤压面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及连接前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斜面;第一限位轴,固定设于第一固定盘上,所述第一限位轴位于第二平面和第二挤压面的前侧并邻近第二平面的末端和第二挤压面的起始端设置,且第一限位轴与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能供线缆容置于内;在所述第二平面和第二挤压面相邻设置且平齐并预成型的所述牵引扣放置到位的状态下,预成型的所述牵引扣的第一平直段、倾斜段和第二平直段分别对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第一平面、斜面和第二平面前侧,且第二平直段的长度大于第二平面的长度并第二平直段延伸至第二挤压面前侧,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时挤压第二平直段绕过第一限位轴朝向倾斜段弯折。由上可知,该牵引扣成型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仅需推动第一转动块转动即可。为了在初始状态时将第二平面和第二挤压面快速置于平齐状态,以便于将线缆放置到位,所述第一固定块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转动块具有第二抵接面,在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相抵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挤压面与第二平面平齐。如此只要将第一转动块置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相抵的状态,第二挤压面与第二平面平齐即平齐,无需经过多次调整对准。为了使得第一转动块相对于第一固定盘转动平稳,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下端面成型有第一环形圈,该第一环形圈固定设于一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环形圈外转动套设有置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块上成型有延伸出第一固定盘的第一支臂,所述第一转动环上成型有延伸出第一固定盘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固定相连。如此第一固定盘相当于被夹在第一转动块和第一转动环之间,提高了第一转动块的运行平稳性,从而提高牵引扣的加工精度。为防止第一转动环转动时与第一底座之间产生磨损,所述第一转动环与第一底座通过第一滚针轴承相连,减小第一转动环和第一底座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放线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放线架转动安装于支座上,所述支座上转动设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管体,该管体与放线架相连并能带动放线架同步转动。为了使得放线架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缠绕有线缆的线盘,所述放线架包括中心管、沿中心管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支撑柱以及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与中心管转动连接,第二端对应与一个支撑板相连,所述中心管内沿轴向安装有与管体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管体插设于中心管内并与螺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第二端伸出中心管与手柄相连。为了对中心管和支撑柱的轨迹进行导向和限位,所述管体上套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沿径向开设有条形槽,各所述支撑板朝向中心管的壁面上设有安装条,各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通过安装条与对应的支撑板相连,所述安装条的端部穿过条形槽与一抵在限位盘上的限位块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放线架、线缆矫直机构、牵引扣预成型机构、牵引扣成型机构和穿线器安装架而形成一个生产流水线,放线架上安装缠绕有线缆的线盘,线缆矫直机构用于将自放线架来的线缆矫直,牵引扣预成型机构用于将线缆的末端加工呈预成型的牵引扣结构,牵引扣成型机构用于将预成型的牵引扣加工呈能安装于穿线器的销轴上的成型的牵引扣,穿线器安装架上设有能带动穿线器的壳体转动的转盘,在成型的牵引扣安装于穿线器的销轴上的状态下,穿线器的壳体转动从而使线缆自动缠绕于穿线器的绕线盘上。由前述可知,该生产流水线使得线缆能够自动缠绕在穿线器的绕线盘上,无需人工进行缠绕,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的穿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中线缆上的牵引扣安装于销钉上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生产线方向依次包括有/n放线架(2),其上缠绕有线缆(A)或用于安装缠绕有线缆(A)的线盘(28);/n线缆矫直机构(3),包括至少一组压辊组,每组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压辊(31),前述两个压辊(31)之间具有供线缆(A)穿过并夹持线缆(A)的夹缝(311);/n牵引扣预成型机构(4),用于将线缆(A)的起始端成型为预成型的牵引扣,包括支架(41)、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架(41)上的凸模(42)和固定设于支架(41)上的凹模(43),所述凹模(43)位于凸模(42)下方,所述凹模(43)上开设有与凸模(42)相适配并供凸模(42)容置于内的成型槽(431),在凸模(42)置于凹模(43)的状态下,线缆(A)的前端被凸模(42)切断,并线缆(A)被挤压在凸模(42)和凹模(43)之间而呈预成型的牵引扣;/n牵引扣成型机构(5),用于将预成型的牵引扣加工成能安装于穿线器(1)的销轴(123)上的成型的牵引扣(A1);/n穿线器安装架(6),其上转动设有能带动穿线器(1)的壳体(12)转动的转盘(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生产线方向依次包括有
放线架(2),其上缠绕有线缆(A)或用于安装缠绕有线缆(A)的线盘(28);
线缆矫直机构(3),包括至少一组压辊组,每组所述压辊组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压辊(31),前述两个压辊(31)之间具有供线缆(A)穿过并夹持线缆(A)的夹缝(311);
牵引扣预成型机构(4),用于将线缆(A)的起始端成型为预成型的牵引扣,包括支架(41)、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架(41)上的凸模(42)和固定设于支架(41)上的凹模(43),所述凹模(43)位于凸模(42)下方,所述凹模(43)上开设有与凸模(42)相适配并供凸模(42)容置于内的成型槽(431),在凸模(42)置于凹模(43)的状态下,线缆(A)的前端被凸模(42)切断,并线缆(A)被挤压在凸模(42)和凹模(43)之间而呈预成型的牵引扣;
牵引扣成型机构(5),用于将预成型的牵引扣加工成能安装于穿线器(1)的销轴(123)上的成型的牵引扣(A1);
穿线器安装架(6),其上转动设有能带动穿线器(1)的壳体(12)转动的转盘(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43)的成型槽(431)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432)和第二侧壁(433),所述第一侧壁(432)的内壁面自上而下朝向第二侧壁(433)倾斜,沿生产线方向,第二侧壁(433)位于第一侧壁(432)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槽(431)的第二侧壁(433)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432)的高度,且第二侧壁(433)上开设有贯通其壁厚以供线缆(A)穿过的缝隙(434),该缝隙(434)的底壁面与第一侧壁(432)的上壁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器的绕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成型的所述牵引扣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81)、倾斜段(82)和第二平直段(83),所述第一平直段(81)和第二平直段(83)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牵引扣成型机构(5)包括
第一固定盘(52);
第一转动块(53),转动设于第一固定盘(52)上,所述第一转动块(53)具有呈平面状态的第二挤压面(533);
第一固定块(54),固定设于第一固定盘(52)上,所述第一固定块(54)具有第一挤压面,该第一挤压面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542)、第二平面(543)以及连接前述第一平面(542)和第二平面(543)的斜面(544);
第一限位轴(50),固定设于第一固定盘(52)上,所述第一限位轴(50)位于第二平面(543)和第二挤压面(533)的前侧并邻近第二平面(543)的末端和第二挤压面(533)的起始端设置,且第一限位轴(50)与第二平面(543)之间的间距能供线缆(A)容置于内;
在所述第二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旭君康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伯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