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10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属于瓶子技术领域,包括内瓶、固定套设于内瓶外的外瓶、以及防潮组件,内瓶内设有第一收容腔,外瓶内设有第二收容腔;内瓶包括第一瓶颈以及第一瓶身,外瓶包括第二瓶颈以及第二瓶身,第二瓶颈内侧壁与第一瓶颈外侧壁下端位置密封贴合,身内侧壁与第一瓶身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防潮组件设于间隙腔内;第一瓶身外侧壁上于中部位置设有若干绕第一瓶身圆周均匀分布的插槽工位,防潮组件包括若干一一对应插设固定于插槽工位上的防潮条,第一瓶身外侧壁上于插槽工位位置均设有若干连通第一收容腔的吸潮口;将防潮条进行隐藏,使用更加安全,而且环绕式的分布也提升了防潮的均匀性以及全面性。

A kind of hidden moisture absorption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吸潮瓶
本技术涉及瓶子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隐藏式吸潮瓶。
技术介绍
瓶子,作为一种容器,一般瓶口较小、瓶颈细、瓶肚大,多用塑料、瓷或玻璃制成,广泛应用于固体、液体、粉末等物品的转载收容;而当收容的固体或者粉末对干燥保存环境要求较高时,通常是额外投放干燥剂,一起收容保存于瓶子内,来起到防潮作用,其防潮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营养保健品来说,例如钙片、维生素D咀嚼片等来说,如果不能够有较好的干燥环境,容易使得钙片、维生素D咀嚼片等营养品受潮变质,不仅降低了营养价值也容易导致食用安全等问题,但是现有的这种内置干燥剂进行干燥防潮的方式,其干燥区域较为局限不均匀,容易随着干燥剂的移动而改变干燥区域,使得部分物品无法处于干燥区域内,而且对于部分儿童使用的营养保健品来说,在没有大人陪同下,内置干燥剂存在误食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隐藏式吸潮瓶,通过设置内瓶、以及与内瓶套设配合的外瓶,使得内瓶与外瓶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的间隙腔,再通过在内瓶的第一瓶身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插槽,方便将防潮条插设固定于间隙腔内,从而对防尘条进行隐藏处理,而且防潮条自身是沿第一瓶身的高度方向设置,整体是沿第一瓶身圆周均匀分布,这样环绕分布于内瓶外,对于内瓶内放置的物品能够起到均匀且全面的防潮作用,并且将第二瓶身设计为上瓶身以及下瓶身螺纹连接组成,这样方便防潮条的取出更换,也便于后续的回收处理工作;整体来说,将防潮条进行隐藏,使用更加安全,而且环绕式的分布也提升了防潮的均匀性以及全面性,防潮作用更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包括内瓶、固定套设于所述内瓶外的外瓶、以及防潮组件,所述内瓶内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外瓶内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内瓶包括第一瓶颈以及与所述第一瓶颈一体连接的第一瓶身,所述外瓶包括第二瓶颈以及与所述第二瓶颈一体连接的第二瓶身,所述第二瓶颈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瓶颈外侧壁下端位置密封贴合,所述第一瓶颈的开口端竖直向上伸出所述第二瓶颈,所述第二瓶身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瓶身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所述防潮组件设于所述间隙腔内;所述第一瓶身外侧壁上于中部位置设有若干绕所述第一瓶身圆周均匀分布的插槽工位,所述插槽工位上均设有两固定于所述第一瓶身外侧壁上且沿第一瓶身高度方向竖直间距设置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之间形成插槽,所述防潮组件包括若干一一对应插设固定于所述插槽内的防潮条,所述第一瓶身外侧壁上于所述插槽位置均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吸潮口,所述第二瓶身包括与所述第二瓶颈连接的上瓶身以及与所述上瓶身螺纹连接配合的下瓶身。可选地,所述上瓶身的内侧壁上端位置固定有若干绕所述上瓶身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塞块,所述第一塞块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且其一端经所述插槽顶端开口伸入所述插槽内,所述下瓶身的内侧壁上端位置固定有若干绕所述下瓶身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塞块,所述第二塞块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且其一端经所述插槽底端开口伸入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塞块以及所述第二塞块对所述防潮条形成夹持限位。可选地,所述第二瓶颈内侧壁上绕所述第二瓶颈圆周固定有密封胶垫,所述下瓶身内底壁上固定有卡止块,于所述下瓶身与所述上瓶身螺纹连接配合时,所述第一瓶颈与所述第二瓶颈对所述密封胶垫形成夹持固定且所述卡止块与所述第一瓶身的外底壁之间接触相抵。可选地,所述防潮条包括设有内腔且与所述插槽插设配合的插条以及若干填充于所述插条内腔内的干燥剂,所述插条与所述第一瓶身贴合的一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吸潮口对应连通的连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一瓶颈于伸出所述第二瓶颈的颈段外侧壁上设有与瓶盖螺纹连接配合的螺纹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内瓶、以及与内瓶套设配合的外瓶,使得内瓶与外瓶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的间隙腔,再通过在内瓶的第一瓶身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插槽,方便将防潮条插设固定于间隙腔内,从而对防尘条进行隐藏处理,而且防潮条自身是沿第一瓶身的高度方向设置,整体是沿第一瓶身圆周均匀分布,这样环绕分布于内瓶外,对于内瓶内放置的物品能够起到均匀且全面的防潮作用,并且将第二瓶身设计为上瓶身以及下瓶身螺纹连接组成,这样方便防潮条的取出更换,也便于后续的回收处理工作;整体来说,将防潮条进行隐藏,使用更加安全,而且环绕式的分布也提升了防潮的均匀性以及全面性,防潮作用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隐藏式吸潮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去掉下瓶身以及防潮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隐藏式吸潮瓶防潮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瓶;11、第一瓶颈;12、第一瓶身;121、限位凸条;1210、插槽;122、吸潮口;2、外瓶;21、第二瓶颈;210、密封胶垫;22、第二瓶身;221、上瓶身;2211、第一塞块;222、下瓶身;2221、第二塞块;2222、卡止块;3、防潮条;31、插条;311、连通孔;32、干燥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包括内瓶1、固定套设于内瓶1外的外瓶2、以及防潮组件,内瓶1内设有第一收容腔,外瓶2内设有第二收容腔;具体来说,内瓶1以及外瓶2可以是相同的塑料材料或者玻璃材料,或者内瓶1为塑料材料,外瓶2为玻璃材料等情况,具体不做限定。如图1、图3所示,内瓶1包括第一瓶颈11以及与第一瓶颈11一体连接的第一瓶身12,外瓶2包括第二瓶颈21以及与第二瓶颈21一体连接的第二瓶身22,第二瓶颈21内侧壁与第一瓶颈11外侧壁下端位置密封贴合,第二瓶身22包括与第二瓶颈21连接的上瓶身221以及与上瓶身221螺纹连接配合的下瓶身222,第一瓶颈11的开口端竖直向上伸出第二瓶颈21,第二瓶身22内侧壁与第一瓶身1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防潮组件设于间隙腔内;具体来说,内瓶1与外瓶2之间的固定套接过程可以是,先将带有第二瓶颈21的上瓶身221套设于内瓶1上,再通过密封胶水来使得第一瓶颈11与第二瓶颈21之间密封连接,最后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下瓶身222,从而完成内瓶1与外瓶2的固定连接,这样的固定方式是直接将第一瓶颈11与第二瓶颈21固定死了,对于后期的拆卸会产生一些困难,因此本技术中也提供了另一安装方式;第二瓶颈21内侧壁上绕第二瓶颈21圆周固定有密封胶垫210,下瓶身222内底壁上固定有卡止块2222,于下瓶身222与上瓶身221螺纹连接配合时,第一瓶颈11与第二瓶颈21对密封胶垫210形成夹持固定且卡止块2222与第一瓶身12的外底壁之间接触相抵,利用卡止块2222与内瓶1外底壁之间的接触相抵配合下瓶身222与上瓶身221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对上瓶身221的拉紧,当对上瓶身221进行拉紧时,第一瓶颈11与第二瓶颈21就会对密封胶垫210进行夹持,从而实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瓶(1)、固定套设于所述内瓶(1)外的外瓶(2)、以及防潮组件,所述内瓶(1)内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外瓶(2)内设有第二收容腔;/n所述内瓶(1)包括第一瓶颈(11)以及与所述第一瓶颈(11)一体连接的第一瓶身(12),所述外瓶(2)包括第二瓶颈(21)以及与所述第二瓶颈(21)一体连接的第二瓶身(22),所述第二瓶颈(21)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瓶颈(11)外侧壁下端位置密封贴合,所述第一瓶颈(11)的开口端竖直向上伸出所述第二瓶颈(21),所述第二瓶身(22)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瓶身(1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所述防潮组件设于所述间隙腔内;/n所述第一瓶身(12)外侧壁上于中部位置设有若干绕所述第一瓶身(12)圆周均匀分布的插槽工位,所述插槽工位上均设有两固定于所述第一瓶身(12)外侧壁上且沿第一瓶身(12)高度方向竖直间距设置的限位凸条(121),所述限位凸条(121)之间形成插槽(1210),所述防潮组件包括若干一一对应插设固定于所述插槽(1210)内的防潮条(3),所述第一瓶身(12)外侧壁上于所述插槽(1210)位置均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吸潮口(122),所述第二瓶身(22)包括与所述第二瓶颈(21)连接的上瓶身(221)以及与所述上瓶身(221)螺纹连接配合的下瓶身(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吸潮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瓶(1)、固定套设于所述内瓶(1)外的外瓶(2)、以及防潮组件,所述内瓶(1)内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外瓶(2)内设有第二收容腔;
所述内瓶(1)包括第一瓶颈(11)以及与所述第一瓶颈(11)一体连接的第一瓶身(12),所述外瓶(2)包括第二瓶颈(21)以及与所述第二瓶颈(21)一体连接的第二瓶身(22),所述第二瓶颈(21)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瓶颈(11)外侧壁下端位置密封贴合,所述第一瓶颈(11)的开口端竖直向上伸出所述第二瓶颈(21),所述第二瓶身(22)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瓶身(1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所述防潮组件设于所述间隙腔内;
所述第一瓶身(12)外侧壁上于中部位置设有若干绕所述第一瓶身(12)圆周均匀分布的插槽工位,所述插槽工位上均设有两固定于所述第一瓶身(12)外侧壁上且沿第一瓶身(12)高度方向竖直间距设置的限位凸条(121),所述限位凸条(121)之间形成插槽(1210),所述防潮组件包括若干一一对应插设固定于所述插槽(1210)内的防潮条(3),所述第一瓶身(12)外侧壁上于所述插槽(1210)位置均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吸潮口(122),所述第二瓶身(22)包括与所述第二瓶颈(21)连接的上瓶身(221)以及与所述上瓶身(221)螺纹连接配合的下瓶身(2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吸潮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身(221)的内侧壁上端位置固定有若干绕所述上瓶身(221)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塞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桉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