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乘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086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中乘骑装置,包括乘骑舱、驱动小车、导轨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位于乘骑舱与驱动小车之间,旋转组件的上端与乘骑舱连接,旋转组件的下端与驱动小车连接。本方案在水中乘骑装置上设置旋转组件,使得乘骑舱能够旋转,且旋转角度为360°的任意旋转,增强了水中乘骑装置的体验效果。

A kind of water ri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乘骑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上娱乐
,特别涉及一种水中乘骑装置。
技术介绍
游乐场水中乘骑项目水中乘骑装置在夏季很受欢迎。现有技术中,水中乘骑装置能够漂浮在水上,以水流驱动作为动力,随着导轨在水中做加速上升或者自由下降等运动,但是水中乘骑装置不能在运行过程中自主旋转,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效果。因此,如何增强水中乘骑装置的体验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中乘骑装置,以增强水中乘骑装置的体验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中乘骑装置,包括:乘骑舱;驱动小车;能够设置在水下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驱动小车配合;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乘骑舱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小车连接。优选的,在上述水中乘骑装置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驱动小车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乘骑舱连接。>优选的,在上述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乘骑舱(1);/n驱动小车;/n能够设置在水下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驱动小车配合;/n旋转组件(2),所述旋转组件(2)的上端与所述乘骑舱(1)连接,所述旋转组件(2)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小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骑舱(1);
驱动小车;
能够设置在水下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驱动小车配合;
旋转组件(2),所述旋转组件(2)的上端与所述乘骑舱(1)连接,所述旋转组件(2)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小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
第一电机;和
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驱动小车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乘骑舱(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沿所述乘骑舱(1)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两个,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的上端与所述乘骑舱(1)的舱头枢接;
第二连杆(4),所述第二连杆(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的下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下端与所述内圈枢接;
第三连杆(5),所述第三连杆(5)的上端与所述乘骑舱(1)的舱尾枢接,所述第三连杆(5)的下端与所述内圈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乘骑舱(1)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相邻的所述连杆组件的两个第一连杆(3)和两个第二连杆(4)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
沿所述乘骑舱(1)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相邻的所述连杆组件的两个第三连杆(5)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4)通过第一伸缩连接杆(7)与所述内圈枢接,所述第三连杆(5)通过第二伸缩连接杆(8)与所述内圈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中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头和所述舱尾设置有V型固定架(6),所述V型固定架(6)的开口端与所述乘骑舱(1)连接,所述V型固定架(6)的封闭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咏沈江陈德润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