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舞蹈练习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需要手持芦笙边跳舞边演奏。在学习芦笙舞时,学员手持芦笙时间较长,对学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员在训练时若直接使用芦笙实物,容易损坏芦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芦笙的重量不一致,学员需要适应不同的芦笙,芦笙舞为群体舞,学习人数较多时,老师无法很好的监督到每个学员,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肩托,肩托底面前后两侧均为倒U型结构,肩托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报警器,肩托右部内侧固定安装电池,报警器与电池有连接,肩托上部右侧开设截面为T型的凹槽,凹槽内左侧固定连接支撑弹簧的一端,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导电块,凹槽内右侧固定安装导电环,导电块与导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肩托(1),肩托(1)底面前后两侧均为倒U型结构,肩托(1)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报警器(2),肩托(1)右部内侧固定安装电池(3),报警器(2)与电池(3)有连接,肩托(1)上部右侧开设截面为T型的凹槽(4),凹槽(4)内左侧固定连接支撑弹簧(5)的一端,支撑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导电块(6),凹槽(4)内右侧固定安装导电环(7),导电块(6)与导电环(7)能够接触通电,导电块(6)与电池(3)有连接,导电环(7)与报警器(2)有连接,凹槽(4)内设有螺杆(8),螺杆(8)左端能够穿过导电环(7)与导电块(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肩托(1),肩托(1)底面前后两侧均为倒U型结构,肩托(1)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报警器(2),肩托(1)右部内侧固定安装电池(3),报警器(2)与电池(3)有连接,肩托(1)上部右侧开设截面为T型的凹槽(4),凹槽(4)内左侧固定连接支撑弹簧(5)的一端,支撑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导电块(6),凹槽(4)内右侧固定安装导电环(7),导电块(6)与导电环(7)能够接触通电,导电块(6)与电池(3)有连接,导电环(7)与报警器(2)有连接,凹槽(4)内设有螺杆(8),螺杆(8)左端能够穿过导电环(7)与导电块(6)右侧接触,螺杆(8)靠近左部顶面处开设第一螺孔(18),螺杆(8)右端螺纹安装内螺纹套(9),内螺纹套(9)右部顶面开设第二螺孔(10),第二螺孔(10)内螺纹安装配重块(11),配重块(11)能够与第一螺孔(18)螺纹配合,内螺纹套(9)右端设有芦笙模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侗族舞蹈的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托(1)包括肩托左部(13)、肩托右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