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尚扬专利>正文

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01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为梯形设置,所述垫体的两相互平行的底边分别为用于留置针针座头部一端抵靠的A侧和用于留置针螺纹口一端抵靠的B侧,所述垫体上设有能够粘贴的黏性面,和用于保护黏性面粘性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覆盖在黏性面上,所述保护膜上设有便于保护膜撕取的撕拉片,所述撕拉片一侧与保护膜连接,所述撕拉片与保护膜的连接处位于A侧,所述撕拉片的另一侧为超出B侧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留置针长期留置无法固定容易移位,且对抵压皮肤造成损伤的问题。

A pressure proof pad for sterile indwe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
技术介绍
医院中有很多儿童在生病后,需要进行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也是临床静脉输液较好的的方法,单次静脉输液超过4小时者或是输液时间超过3天以上使用留置针。同时,留置针可以有效的防止“跑针”现象,并大大的减少了因为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并且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所以越来越多患者的父母愿意给患者选择使用留置针。目前医院所使用留置针时,会在留置针下面垫一个棉球或其他柔软的物品对皮肤进行保护,或者使用胶布来固定留置针在皮肤上,使用以上方法会有以下不足:一、在将棉球垫入留置针底下时,棉球的厚度过大,需要将留置针提起高度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二、用棉球等垫入后留置针针管后,稳固性不高极易滑动,如果患者运动幅度过大,会使棉球等掉落,棉球掉落后会使得留置针移位,造成患者的不适。三、长时间使用后,棉球或胶布沾染血迹或渗液后,容易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解决了留置针长期留置无法固定容易移位,且对抵压皮肤造成损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为梯形设置,所述垫体的两相互平行的底边分别为用于留置针针座头部一端抵靠的A侧和用于留置针螺纹口一端抵靠的B侧,所述垫体上设有能够粘贴的黏性面,和用于保护黏性面粘性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覆盖在黏性面上,所述保护膜上设有便于保护膜撕取的撕拉片,所述撕拉片一侧与保护膜连接,所述撕拉片与保护膜的连接处位于A侧,所述撕拉片的另一侧为超出B侧设置。将留置针插入患者血管内后,医护人员将垫片的A侧插入留置针与皮肤之间,通过撕拉片将保护膜从A侧撕开少许,将露出的黏性面粘贴固定在皮肤上,而后通过拉扯撕拉片将整个保护膜从黏性面上撕下,从而保证防压垫垫体稳定安全的固定在留置针与皮肤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技术的无菌留置针防压垫,能够将留置针患者皮肤相互隔离,能够有效防止皮肤压伤和干扰二、撕拉片突出B侧设置,且撕拉片与保护膜连接,医护人员撕扯撕拉片就能轻松的将压在留置针下的保护膜撕开,轻松将垫片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且不会对留置针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无菌留置针防压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无菌留置针压在防压垫上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无菌留置针压在防压垫上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无菌留置针压在防压垫上的侧面剖视图;图6(a)-(b)为本实施例中防压垫的黏性面的保护膜被撕开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垫体;11、A侧;12、B侧;2、凹槽;3、凸块;4、保护膜;41、撕拉片;42、黏性面;51、针座头部;52、螺纹口;53、针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为无菌留置针针翼53防压垫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垫体1,垫体1为梯形设置,垫体1的两相互平行的底边分别为用于留置针针座头部51一端抵靠的A侧11和用于留置针螺纹口52一端抵靠的B侧12,垫体1上设有能够粘贴的黏性面42,和用于保护黏性面42粘性的保护膜4,保护膜4覆盖在黏性面42上,保护膜4上设有便于保护膜4撕取的撕拉片41,撕拉片41一侧与保护膜4连接,撕拉片41与保护膜4的连接处位于A侧11,撕拉片41的另一侧为超出B侧12设置。如图6所示,垫体1的另一面为具有粘性的黏性面42,黏性面42上设有用于保护黏性面42粘性的保护膜4,保护膜4的形状与黏性面42的形状相同,防止黏性面42失去黏性。图6(a)中保护膜4完整的粘贴在粘性面上,医护人员将防压垫的A侧11插入留置针与皮肤之间固定后,沿着图6(a)中箭头的方向拉扯撕拉片41将保护膜4从A侧11撕开少许,将粘性面露出部分,如图(b)所示。将露出的黏性面42粘贴固定在皮肤上,而后通过拉扯撕拉片41将整个保护膜4从黏性面42上撕下,从而保证防压垫垫体1稳定安全的固定在留置针与皮肤之间。如图5所示,沿着梯形垫体1的高的方向,从A侧11到B侧12,凹槽2的深度逐渐减小,凸块3的厚度逐渐增加,使得整个留置针放置时,能够呈斜角度留置在患者的留针处。垫体1的A侧11厚度小于B侧12厚度,A侧11设有凹槽2,B侧12设有两个用于将针翼53垫高的凸块3,凹槽2位于凸块3之间。其中,凹槽2位于A侧11的中间,凹槽2和凸块3均设置在垫体1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为截面具有弧形的弧形凹槽2,凸块3为截面为圆弧形的弧形凸块3。在本实施例中,垫体1采用人工皮材料,人工皮材料为无菌材料且不易被血液等沾染或渗透,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感染问题。其中,图5中箭头方向为撕拉片41的斯拉方向。如图3为无菌留置针压在防压垫上的状态示意图,留置针的针座头部51安放在A侧11中部的凹槽2内,留置针针管上的针翼53分别压靠在两个突出的凸块3上,这样防压垫就能将留置针有效抬起,放置留置针压在皮肤上,造成压伤或感染。在本实施例中,垫片的底边长度和高可以根据常见的留置针类型设计。为了防止留置针的螺纹口52与皮肤相互抵压,图4中示出留置针压在防压垫上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在图4中,凸块3沿着梯形垫体1的高的方向的长度变长,能够从留置针的针翼53部分垫设到螺纹口52部位,能够将留置针露出皮肤的针管部位全部与皮肤隔离开来,进一步保护了患者的皮肤。在使用本实施例时,可在防压垫上增加黏贴留置针的贴条等,使得留置针的固定更加稳定。且附图中示出的两翼型留置针只是留置针的一种,本实施例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留置针。在使用不带有两翼型的留置针时,仍可以使用防压垫,将不带针翼53的针管固定在凹槽2内,使得留置针不会出现跑针的情况;在使用带单翼的留置针进行固定时,将留置针的针管固定在凹槽2内,留置针上的单翼可根据使用情况抵靠在任意一个凸块3上,再通过医用贴片将留置针固定好。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1)为梯形设置,所述垫体(1)的两相互平行的底边分别为用于留置针针座头部(51)一端抵靠的A侧(11)和用于留置针螺纹口(52)一端抵靠的B侧(12),所述垫体(1)上设有能够粘贴的黏性面(42),和用于保护黏性面(42)粘性的保护膜(4),所述保护膜(4)覆盖在黏性面(42)上,所述保护膜(4)上设有便于保护膜(4)撕取的撕拉片(41),所述撕拉片(41)一侧与保护膜(4)连接,所述撕拉片(41)与保护膜(4)的连接处位于A侧(11),所述撕拉片(41)的另一侧为超出B侧(12)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1)为梯形设置,所述垫体(1)的两相互平行的底边分别为用于留置针针座头部(51)一端抵靠的A侧(11)和用于留置针螺纹口(52)一端抵靠的B侧(12),所述垫体(1)上设有能够粘贴的黏性面(42),和用于保护黏性面(42)粘性的保护膜(4),所述保护膜(4)覆盖在黏性面(42)上,所述保护膜(4)上设有便于保护膜(4)撕取的撕拉片(41),所述撕拉片(41)一侧与保护膜(4)连接,所述撕拉片(41)与保护膜(4)的连接处位于A侧(11),所述撕拉片(41)的另一侧为超出B侧(1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的A侧(11)厚度小于B侧(1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留置针防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A侧(11)设有用于放置针座头部(51)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尚扬
申请(专利权)人:林尚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