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86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停靠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船坞,包括船屋,船屋的内部形成有竖向空间,并且船屋开设有供无人船进入竖向空间的开口,竖向空间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无人船的船架,船屋的顶部和船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船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船架中设置有无人船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船坞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船屋用于收容无人船,船屋的内部竖向空间可保护无人船受到外力的侵害;通过船架将无人船抬升至船屋的顶部,避免无人船浸泡在海水中,受到液体的腐蚀;船架中设置有无人船锁紧装置,避免无人船从船架中无故脱离,造成无人船的跌落损坏。

A d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坞
本技术涉及无人船停靠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坞。
技术介绍
在大型轮船通过桥梁下方时,由于环境复杂,轮船容易偏离航道,并且此时轮船与桥梁的桥墩之间的距离非常地近,此时需要特殊的引导工具(如无人船)帮助大型轮船回到正常的航道上,安全通过桥梁,避免大型轮船碰撞桥墩。然而,引导工具在停止引导作业时容易受到河水或者海水的侵蚀,同时还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进而造成引导工具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导工具在停止作业时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坞,包括船屋,所述船屋的内部形成有竖向空间,并且所述船屋开设有供无人船进入所述竖向空间的开口,所述竖向空间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无人船的船架,所述船屋的顶部和所述船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船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船架中设置有无人船锁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船架包括其形状与无人船底部配合并且用于承载所述无人船的底架、设置于所述底架两侧并且向上延伸用于限位所述无人船的侧架,以及连接于侧架远离所述底架的端部且用于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顶架。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部件、用于连接所述顶架的吊钩,以及连接所述吊钩和所述驱动部件的绳缆。进一步地,所述顶架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吊钩的固定环。进一步地,所述船屋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侧架上设置有用于沿所述导轨滑动的导向滚轮。进一步地,所述船屋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无人船进入所述船架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突出设置于所述船屋开口处的导向架,两所述导向架往外延伸,所述导向架沿着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滚柱,所述导向滚柱的滚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导向架的延伸方向,所述导向滚柱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向架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船锁紧装置包括固定板,以及分别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部朝同一方向延伸的两固定臂,所述固定板和两所述固定臂之间形成固定槽,两所述固定臂远离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分别转动设置有用于关闭所述固定槽的挂钩,两所述固定臂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挂钩连接并且用于在所述挂钩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所述挂钩维持在关闭状态的弹力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抵于所述挂钩以限制所述挂钩转动范围和脱离所述挂钩以释放所述挂钩的限位臂。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空间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船架的船架锁定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船屋以及所述船架均为镂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船坞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船架锁定装置的控制系统,以及监控所述船坞状态的监控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船坞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通过设置船屋用于收容无人船,船屋的内部竖向空间可保护无人船受到外力的侵害;其次,通过船架和升降装置将无人船抬升至船屋的顶部,避免无人船浸泡在海水中,受到液体的侵蚀;最后,船架中设置有用于锁紧无人船的无人船锁紧装置,避免无人船从船架中无故脱离,造成无人船的跌落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坞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坞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架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屋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船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船屋1顶架33固定板61桥墩2驱动部件51固定臂62船架3吊钩52固定槽63导向装置4绳缆53挂钩64升降装置5固定环34弹力件65无人船锁紧装置6导轨11固定杆8无人船7导向滚轮35限位臂66底架31导向架41船架锁定装置9侧架32导向滚柱42固定棒9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坞,该船坞用于设置于桥梁的桥墩上,并且用于收容引导轮船移动的无人船。该船坞包括船屋1,船屋1利用船用钢板及型材焊接而成并且固定设置于桥墩2上,船屋1的内部形成有竖向空间,并且船屋1开设有供无人船7进入该竖向空间的开口,船屋1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无人船7的船架3,该船架3可沿着竖向方向在船屋1内部的竖向空间内移动,船屋1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引导无人船7进入船架3的导向装置4,船屋1的顶部和船架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船架3移动的升降装置5,船架3中设置有无人船锁紧装置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坞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无人船7结束引导工作后,返航至船屋1的开口处,此时船架3移动至正对船屋1的开口处,无人船7朝船架3中驶入,并且在导向装置4的导向作用下,逐步进入船架3中,直至无人船7卡入无人船锁紧装置6中,无人船锁紧装置6将该无人船7锁紧,升降装置5将船架3抬升至船屋1的顶部,使得无人船7离开水面;当无人船7需要开始引导工作时,将位于船屋1顶部的船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屋,所述船屋的内部形成有竖向空间,并且所述船屋开设有供无人船进入所述竖向空间的开口,所述竖向空间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无人船的船架,所述船屋的顶部和所述船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船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船架中设置有无人船锁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屋,所述船屋的内部形成有竖向空间,并且所述船屋开设有供无人船进入所述竖向空间的开口,所述竖向空间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无人船的船架,所述船屋的顶部和所述船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船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船架中设置有无人船锁紧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架包括其形状与无人船底部配合并且用于承载所述无人船的底架、设置于所述底架两侧并且向上延伸用于限位所述无人船的侧架,以及连接于侧架远离所述底架的端部且用于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顶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部件、用于连接所述顶架的吊钩,以及连接所述吊钩和所述驱动部件的绳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吊钩的固定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屋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侧架上设置有用于沿所述导轨滑动的导向滚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屋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无人船进入所述船架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松汤军黄旭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