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3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包括底座、支撑机构和座椅,底座和座椅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在一起,支撑机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下支撑管和上支撑管,下支撑管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下支撑管内设置有弹性部件;上支撑管上部通过倾斜的连杆固定在座椅的底面上,上支撑管下部套固有限位导向杆,限位导向杆的下部活动套装在下支撑管内并压触在弹性部件的上方,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通过抱死装置锁死。本活动座椅转动到司机室侧边,不会阻挡司机的进出通道,使用效果好,同时锁死状态是可以通过顶丝锁死,并且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为活动连接,拆卸简单,维护更换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使用不便和更换麻烦的问题。

A movable seat in the cab of electric locomo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
:本技术属于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
技术介绍
:电机车司机在操作电机车行驶时,需要坐在设置于司机驾驶室内的座椅上进行操作,由于驾驶室内空间比较狭小,特别是驾驶室座椅是固定式,不能够移动,电机车司机在进出驾驶室时特别不方便,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擦伤,另外出现座椅破损时,更换也不方便。现有的活动座椅包括底座、支撑转杆和座椅,底座和座椅之间支撑转杆连接在一起,该装置能够实现转动的功能,在不使用时将其转到驾驶室侧面,腾出驾驶员进出的空间,但是由于其结构上存在缺陷,座椅会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并不能固定一个适合驾驶员操作方向盘的位置,无法保证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同时座椅出现破损时,更换较为麻烦,使用不便,由此现有的设备并不能满足司机室座椅的需求,因此一种用于空间较小司机室内、且可以转动并固定的活动座椅成为了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转动并且固定、更换简单的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使用不便,且更换麻烦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包括底座、支撑机构和座椅,底座和座椅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下支撑管和上支撑管,下支撑管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下支撑管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的上支撑管上部通过倾斜的连杆固定在座椅的底面上,上支撑管下部套固有限位导向杆,所述的限位导向杆的下部活动套装在下支撑管内并压触在弹性部件的上方,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通过抱死装置锁死。进一步的,所述的抱死装置为咬齿,所述咬齿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支撑管的底部和下支撑管的上部并咬合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的抱死装置,包括键和键槽,所述的下支撑管的上部内侧设置有键槽,上支撑管下部的限位导向杆外侧设置有键,键与键槽匹配套装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的弹簧下部固定在底座上,弹簧上部设置有弹簧座,限位导向杆压触在弹簧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支撑管外侧开有圆孔,圆孔内套装有顶丝。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支撑管上部设置有下法兰,下法兰上部对应设置有上法兰,所述上法兰上设置有咬齿,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且所述上法兰的孔径小于下法兰的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在座椅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在不受向下压力或者压力较小时,可以转动座椅到合适的角度,当操作员坐在座椅上时,支撑机构受到向下的压力较大,弹性部件会受力发生压缩形变,使上支撑管向下运动并通过设置在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之间的抱死装置,将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对接锁死,使支撑机构不能在继续转动,当操作员起身后,弹性部件恢复形变,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将座椅弹起,此时支撑机构脱离锁死状态,座椅可以继续转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本活动座椅转动到司机室侧边,不会阻挡司机的进出通道,使用效果好,同时锁死状态是可以通过顶丝锁死,并且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为活动连接,拆卸简单,维护更换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使用不便和更换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所述的抱死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图中标号为:1为底座,2为下支撑管,3为上支撑管,4为限位导向杆,5为座椅,6为弹性部件,7为弹簧座,8为顶丝,9为咬齿,10为上法兰,11为下法兰,12为键槽,13为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在电机车司机室内的活动座椅,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和座椅5,底座2经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司机室的地面上,底座2和座椅5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下支撑管2和上支撑管3,上支撑管2和下支撑管3的直径相同,且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壁厚较厚,确保支撑装置的支撑强度,上支撑管3上部焊接有倾斜的连杆,连杆固定在座椅5的底面上,连杆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上支撑管3的下部的内腔中套固有限位导向杆4,所述的限位导向杆4的下部活动套装在下支撑管3的上部内,所述下支撑管3底部固定焊接在底座2上,下支撑管3的下部内设置有弹性部件6,所述的弹性部件6为弹簧,所述的弹簧下部通过挂钩固定在底座1上,弹簧上部设置有弹簧座7,所述限位导向杆4压触在弹簧座7上并可沿下支撑管2内壁上下滑动,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通过抱死装置连接在一起,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可以相对转动,且压紧上支撑管3,使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接触,从而抱死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松动上支撑管3,使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脱离,抱死装置接触抱死状态。所述的抱死装置为咬齿9,上支撑管3的下端面和下支撑管2的上端面均呈齿状,并可以相互咬合在一起构成相互咬合的咬齿9,通过下压上支撑管3,弹性部件6会受力发生压缩形变,使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的连接处的齿相互咬合,将本来可以相互转动的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匹配咬合,并固定在一起。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所述的抱死装置还可以为键13和键槽12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的抱死装置,包括键13和键槽12,所述的下支撑管2的上部内侧设置有键槽13,上支撑管下部的限位导向杆4外侧设置有键12,所述的键12与键槽13对应设置有多个,并且键12与键槽13匹配套装在一起;当上支撑管3受到较大向下的压力时,弹性部件6会受力发生压缩形变,使上支撑管3向下运动,并通过设置在限位导向杆4上的键13与设置在下支撑管上部内侧的键槽13相互匹配套装在一起,将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对接锁死,使支撑机构不能在继续转动,当操作员起身后,弹性部件6恢复形变,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将限位导向杆4向上弹起,此时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脱离锁死状态,座椅可以继续转动到适当位置。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下支撑管上设置有顶丝。如图2所示,下支撑管2的外侧开有圆孔,圆孔内套装有顶丝8,通过拧紧顶丝8,可以将顶丝8的内端压紧限位导向杆4,使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之间的抱死装置保持锁死状态,为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提供稳定的座椅,使用方便,当需要维护或这移动座椅时,松动顶丝8即可将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脱离,从而将座椅转动到一侧或者取下。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下支撑管上部设置有防止弹性部件弹出的挡台。如图3所示,下支撑管2上部设置有下法兰11,下法兰11上部对应设置有上法兰10,所述上法兰10上设置有与上支撑管3对应的咬齿9,所述上法兰10与下法兰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且所述上法兰的孔径小于下法兰的孔径,这样在下支撑管的上部形成挡台,可以阻挡弹性部件的弹簧座弹出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包括底座、支撑机构和座椅,底座和座椅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下支撑管和上支撑管,下支撑管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下支撑管内设置有弹性部件;上支撑管上部通过倾斜的连杆固定在座椅的底面上,上支撑管下部套固有限位导向杆,所述限位导向杆的下部套装在下支撑管内并压触在弹性部件的上方,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之间设置有抱死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包括底座、支撑机构和座椅,底座和座椅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下支撑管和上支撑管,下支撑管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下支撑管内设置有弹性部件;上支撑管上部通过倾斜的连杆固定在座椅的底面上,上支撑管下部套固有限位导向杆,所述限位导向杆的下部套装在下支撑管内并压触在弹性部件的上方,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之间设置有抱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死装置为咬齿,所述咬齿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支撑管的下端面和下支撑管的上端面并咬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车司机室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死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新晓张永彪闫军鹏杨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