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23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包括:沿轴向层层包裹以形成卷状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层;以及,若干嵌设在所述细胞外基质层内侧且呈条片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细胞外基质层的加强结构。由于细胞外基质层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因此可作为组织长入的良好支架材料,引导肌腱细胞重塑缺损,且交联细胞外基质属于不降解材料,嵌入在细胞基质层内可提供额外的稳定、持久的支撑,显著提高单纯细胞外基质的力学强度;同时膜片状材料较由紧密排列的胶原束组成的肌腱材料更易于彻底脱除细胞成分,不易引发免疫反应,且加强结构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同于单纯细胞外基质材料,免疫原性低、组织粘连轻。

An artificial tendon repai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
本技术涉及医用组织修复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
技术介绍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主要由高度紧密排列的胶原束组成。肌腱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而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修复材料替代。目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可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同种异体或异种材料、组织工程人工肌腱。人工合成材料如CN101683537以无纺棉填充管状针织物,管状针织物为PGA纤维和PLA纤维复合而成人工肌腱;但人工合成材料往往存在不可降解或降解产物呈酸性导致植入后发生剧烈炎症反应,引发粘连。同种异体或异种材料是指以同种或异种肌腱为原料,经不同程度的脱细胞处理制备的人工生物肌腱修复材料,如CN101496912、CN1970095、CN101829360A、CN10183172A等,上述专利均对肌腱的脱细胞方法进行改良,但仍不可避免的影响原材料的超微结构,降低其力学强度。且肌腱组织结构极为致密,在其完整外观状态下几乎不可能实现细胞成分的彻底脱除,未彻底脱除细胞成分的肌腱植入后将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加重组织粘连。以膜片状脱细胞材料,如猪小肠粘膜下层、真皮基质等同样可以作为人工生物肌腱的原材料,且由于其呈膜片状结构,细胞成分易于彻底脱除,可最大程度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可能,生物相容性良好,力学性能优良,是制备人工生物肌腱的理想材料。CN103301507A采用近交系动物的小肠粘膜下层为原料,经脱细胞处理、成型制成人工生物肌腱。但单纯小肠粘膜下层材料远期力学强度不足且降解较快,不能满足修复区的力学需求。CN103480041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可加强力学强度的生物可吸收聚合物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卷曲成型。但尚未验证聚合物涂层降解后的远期力学强度。组织工程人工肌腱如CN1480225A将肌腱细胞接种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包裹生物膜,制备组织工程化肌腱。但目前肌腱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仍不成熟,细胞易脱分化,且细胞提取和复合肌腱再次植入存在一定难度,尚不具备临床实用性。因此,目前尚缺乏一种能够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持,避免引发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和组织粘连的理想肌腱修复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具有力学强度稳定、炎症反应低、组织粘连轻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包括:沿轴向层层包裹以形成卷状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层;以及,若干嵌设在所述细胞外基质层内侧且呈条片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细胞外基质层的加强结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细胞外基质层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因此可作为组织长入的良好支架材料,引导肌腱细胞重塑缺损,且交联细胞外基质属于不降解材料,嵌入在细胞基质层内可提供额外的稳定、持久的支撑,显著提高单纯细胞外基质的力学强度,避免发生二次损伤或断裂;同时膜片状材料较由紧密排列的胶原束组成的肌腱材料更易于彻底脱除细胞成分,不易引发免疫反应,且加强结构设置在细胞外基质层内侧,因此被完全紧密包裹,无交联材料暴露,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同于单纯细胞外基质材料,免疫原性低、组织粘连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结构从如下结构中选择单独或组合适用:倒刺状合成纤维或者交联细胞外基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外基质层由彻底脱除细胞和细胞成分的哺乳动物的空腔脏器粘膜下层、真皮、心包、腹膜、基底膜、胸膜或羊膜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联细胞外基质由交联处理的彻底脱除细胞成分的哺乳动物的空腔脏器粘膜下层、真皮、心包、腹膜、基底膜、胸膜或羊膜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倒刺状合成纤维由如下材料中一种或多种制成:聚丙烯、聚酯、聚偏氟乙烯、硅胶、钛合金、镍钛合金、聚-4-羟基丁酸、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乙交酯/丙交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者丝蛋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外基质层内侧还设有益于肌腱组织修复的辅助修复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修复层由如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生物活性因子、抗菌剂或者消炎药物。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生物活性因子、抗菌剂或者消炎药物形成辅助修复层,有助于缩短肌腱修复时间,优化修复效果,同时降低感染、炎症风险;且由于细胞外基质层为多层卷状结构,更易于进行辅助修复药物的添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结构的轴向拉断力大于100N/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细胞外基质层的质量比为1:20-10: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包括:沿轴向层层包裹以形成卷状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层;以及,若干嵌设在所述细胞外基质层内侧且呈条片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细胞外基质层的加强结构。由于细胞外基质层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因此可作为组织长入的良好支架材料,引导肌腱细胞重塑缺损,且交联细胞外基质属于不降解材料,嵌入在细胞基质层内可提供额外的稳定、持久的支撑,显著提高单纯细胞外基质的力学强度,避免发生二次损伤或断裂;同时膜片状材料较由紧密排列的胶原束组成的肌腱材料更易于彻底脱除细胞成分,不易引发免疫反应,且加强结构设置在细胞外基质层内侧,因此被完全紧密包裹,无交联材料暴露,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同于单纯细胞外基质材料,免疫原性低、组织粘连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细胞外基质层;2、加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如图1所示,包括:沿轴向层层包裹以形成卷状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层1;以及,若干嵌设在所述细胞外基质层1内侧且呈条片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细胞外基质层1的加强结构2。具体的,细胞外基质层1包裹后形成圆柱状结构,细胞外基质层1由彻底脱除细胞和细胞成分的哺乳动物的空腔脏器粘膜下层、真皮、心包、腹膜、基底膜、胸膜或羊膜制成。加强结构2从如下结构中选择单独或组合适用:倒刺状合成纤维或者交联细胞外基质。其中,倒刺状合成纤维由如下材料中一种或多种制成:聚丙烯、聚酯、聚偏氟乙烯、硅胶、钛合金、镍钛合金、聚-4-羟基丁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轴向层层包裹以形成卷状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层;以及,/n若干嵌设在所述细胞外基质层内侧的加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轴向层层包裹以形成卷状结构的细胞外基质层;以及,
若干嵌设在所述细胞外基质层内侧的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从如下结构中选择单独或组合适用:倒刺状合成纤维或者条片状交联细胞外基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肌腱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外基质层由彻底脱除细胞和细胞成分的哺乳动物的空腔脏器粘膜下层、真皮、心包、腹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悦王妍妍赵美彪齐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卓阮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