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89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片;刀柄包括液体收集板和主支架,液体收集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还包括数个通孔;主支架与液体收集板的一端连接;还包括转动连接轴、刀架和吸液组件,转动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主支架上;刀架的前端固定在转动连接轴上;刀片固定在刀架上;刀架的后端设有驱动杆;吸液组件包括壳体、驱动塞、复位弹簧和调节组件,壳体固定在主支架的后部;驱动塞滑动设置在壳体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驱动塞和壳体的底壁连接;壳体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还包括连通进液口和第一液体通道的连接通道。使用时可通过循环的按或、释放压刀架和主支架,从而及时的将手术部位的血液清理,操作方便。

A scalpel for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医生在给病人进行普外科手术时所使用的手术刀为薄柄的手术刀,手术时刀柄平滑,在手术过程中沾血后变得粘滑,极大的增加了手术时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此外,普通的手术刀都是将通用型的手术刀刀片通过其刀身上的插槽插装在一个扁平长条状刀柄前端,医生手持刀柄为病人进行手术。传统手术后将积液排除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手术时所产生的血液量更大,在手术时也需要将积血排出以使得手术进行的更加顺利,避免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及时对手术中血液进行清理外科手术用手术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片;所述刀柄包括液体收集板,所述液体收集板的纵截面为扇形;所述液体收集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沿所述液体收集板的轴向延伸;还包括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外界;和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与所述液体收集板的一端连接;还包括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转动连接轴与所述液体收集板同轴设置;刀架,所述刀架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轴上;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刀架背离所述主支架的侧面上;所述刀架的后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驱动杆;和吸液组件,所述吸液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主支架的后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且其下端封闭;驱动塞,所述驱动塞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塞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轮廓相适应;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塞和所述壳体的底壁连接;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控制所述驱动塞的上下行程;所述壳体设有允许液体单向流入所述壳体内腔的进液口和允许液体单向流出所述壳体内腔的出液口;还包括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连接通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通道位于所述主支架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底壁形成滑动密封;所述底壁的外侧固定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铰接有推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塞为橡胶塞,所述驱动块为塑料块。外科用手术刀在使用时可通过循环的按或、释放压刀架和主支架,从而及时的将手术部位的血液清理,操作方便。同时,由于刀架、驱动杆和主支架的设置使得手握部位不再是单纯的杆状柄,使用时不易自手中滑脱;刀片的外伸长度可调节,可适于不同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支架内设置连接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包括刀柄3和刀片4;其中,所述刀柄包括液体收集板1和主支架3,所述液体收集板1的纵截面为扇形;所述液体收集板1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11,所述第一液体通道11沿所述液体收集板1的轴向延伸;还包括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11和外界。吸液时,液体收集板1的弧形外表与人体接触,可减少不适感。所述主支架3与所述液体收集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支架3内设有连接通道31,用于将血液等液体向后输送。还包括转动连接轴6,所述转动连接轴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架3上;所述转动连接轴6与所述液体收集板1同轴设置;为了确保转动连接轴6的稳定,液体收集板1远离所述主支架1的一端设置截面为圆形的安装板,来固定转动连接轴6的另一端。还包括刀架2,所述刀架2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轴6上;所述刀片4固定在所述刀架2背离所述主支架3的侧面上,手术时不会对刀片4形成遮挡,刀片4可与刀架2卡接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刀架2的后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驱动杆21。还包括吸液组件,所述吸液组件包括壳体5、复位弹簧55和调节组件,所述壳体5固定在所述主支架3的后部,所述壳体5的上端开口且其下端封闭;所述壳体5内滑动设有驱动塞56,所述驱动塞56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壳体5的内腔的轮廓相适应;所述复位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塞56和所述壳体5的底壁连接。所述调节组件控制所述驱动塞56的上下行程;具体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52,所述调节杆52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5的底壁上且所述调节杆52与所述底壁之间设置密封圈53,使得两者之间形成滑动密封;所述底壁的外侧固定有调节架54,所述调节架54与所述调节杆52螺纹连接。转动调节杆52可控制其在壳体5内的长度,进而控制驱动塞56上下的行程,从而控制刀片4的最大外伸量。所述壳体5设有允许液体单向流入所述壳体5的内腔的进液口51和允许液体单向流出所述壳体5内腔的出液口57,连接通道31连通所述进液口51和所述第一液体通道11。为了实现液体的单向流动,进液口51和出液口57内可设置单向阀。使用时,先对刀片4外伸量进行调整,具体的就是调整调节杆52,当调节杆52伸入壳体5内的长度大,则刀片4的外伸量小;相反的,当调节杆52伸入壳体5内的长度小,则刀片4的外伸量大。吸液时,手握动刀架2和主支架3使得两者靠近,驱动杆21则下压驱动塞56,此时壳体5内的液体自出液口57排出;而释放施加在刀架2和主支架3上的力时,在复位弹簧55的作用下,驱动塞56上行,此时液体被吸入壳体5内,完成吸液;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实现手术部位血液等液体的清理。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驱动杆21与驱动塞56的接触平稳,所述驱动杆21的下端铰接有推块22。所述驱动塞56为橡胶塞,所述驱动块22为塑料块。塑料块质量轻且其具有自润滑性能,能够很好的维持驱动块22与驱动塞56之间的额相对滑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片;其特征在于:/n所述刀柄包括/n液体收集板,所述液体收集板的纵截面为扇形;所述液体收集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沿所述液体收集板的轴向延伸;还包括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外界;/n和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与所述液体收集板的一端连接;/n还包括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转动连接轴与所述液体收集板同轴设置;/n刀架,所述刀架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轴上;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刀架背离所述主支架的侧面上;所述刀架的后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驱动杆;/n和吸液组件,所述吸液组件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主支架的后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且其下端封闭;/n驱动塞,所述驱动塞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塞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轮廓相适应;/n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塞和所述壳体的底壁连接;/n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控制所述驱动塞的上下行程;/n所述壳体设有允许液体单向流入所述壳体内腔的进液口和允许液体单向流出所述壳体内腔的出液口;/n还包括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连接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用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柄包括
液体收集板,所述液体收集板的纵截面为扇形;所述液体收集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沿所述液体收集板的轴向延伸;还包括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外界;
和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与所述液体收集板的一端连接;
还包括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转动连接轴与所述液体收集板同轴设置;
刀架,所述刀架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轴上;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刀架背离所述主支架的侧面上;所述刀架的后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驱动杆;
和吸液组件,所述吸液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主支架的后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且其下端封闭;
驱动塞,所述驱动塞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塞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轮廓相适应;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王晓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