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清楠专利>正文

家用自然排除油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87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除家厨油烟装置,它是用支锅集烟圈取代锅支架,能彻底防止燃烧烟气扩散到室内,烟气通过支锅集烟圈的通烟孔、该圈的内腔及与该圈联通的烟气支管和烟气管升至防风器;排气罩将烹煮产生的水汽及烟气收至防风器,然后燃烧烟气和烹煮水汽、烟气排出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燃烧器上方封闭利热气上升采取自然排烟的方式,无需电动机和电力,结构简单,燃气燃烧完全,提高了热效率。(*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除家厨油烟装置,特别是自然排除家厨油烟装置。使用燃气灶燃烧产生的烟气扩散到厨房,如不及时排除就会减少室内含氧量,造成不完全燃烧、降低热效率,而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CO、CO2、H2S、SO2、NO、 NO2、CH4、CmHn等有害气体,使人体受到严重侵害,煤气油烟污染室内环境,在厨具和厨房表面积成油垢难以清洗。普遍的解决办法是在厨房窗安装排风扇或在燃气灶的上方位置安装排油烟机采用强制通风的方式稀释室内烟气,这种方法只是减少了厨房内的有害气体、油烟对厨房的污染仍燃严重,而且使用60~120W的电机、有噪音、造价较高、使用寿命较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排除家厨油烟装置,它能彻底地排除燃气灶燃烧产生的油烟同时排除烹调产生的烟气和水汽,结构简单,使燃气完全燃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方案本技术包括防风器、排气罩、烟气管,防风器固定在排气罩上部,防风器的下部内侧有集油槽,烟气管的上管口伸至防风器内高于防风器下边缘;在烟气管的上管口上方位置安装一个倒锥形挡风帽;在烟气管下管口联接有烟气支管并与部分烟气支管组成三通,在三通内竖直固定一块隔板;烟气支管的两个管口各固定一个支锅集烟圈,支锅集烟圈为近似三角形或矩形的管状圈,管内形成环形内腔,在支锅集烟圈的内侧圆周分布与内腔相通的烟气孔,在支锅集烟圈的下部有止口台。支锅集烟圈的内腔用烟气支管与烟气管联通,在支锅集烟圈上有个窥火装置,窥火装置在支锅集烟圈与烟气支管相联接处相对应的位置即靠近燃气灶的阀体开关位置,窥火装置可是窥火孔或窥火凹槽。两种窥火装置都用金属将孔或凹槽与支锅集烟圈的内腔隔开,支锅集烟圈取代锅支架置于燃气灶的灶面上并将止口台置于灶孔内,止口台能防止支锅集烟圈沿灶面滑动,点燃燃气灶后通过支锅集烟圈的窥火装置观察燃烧器的火焰。支锅集烟圈能支撑锅并与锅底一起防止燃烧烟气外泄扩教到厨房,燃烧的烟气只能由支锅集烟圈的通烟孔进入支锅集烟圈的内腔,然后经过烟气支管进入烟气管,烟气自然上升至防风器,烹调产生的烟气或蒸汽除少部分扩散到厨房外大部分上升至排气罩,排气罩两侧与背面的收气板增加排气罩的收气功能,烹调产生的烟气或蒸气升至防风器,与燃烧产生的烟气一起通过烟筒由厨房窗排出室外或由烟道排出去。极少部分燃烧油烟和烹调烟气或蒸气在上升排除遇到防风器的侧板特别是烟筒壁冷凝为液态顺烟筒和防风器板流至集油槽,倒置椎形挡风帽防止倒灌风进入烟气管,并能限制排烟量防止影响燃烧效果。在支锅集烟圈安放两个直径大小不同的支锅环,大支锅环的外径与支锅集烟圈的顶口直径相适应,以便将支锅环安放在支锅集烟圈上并与锅底一起将燃烧器上方的油烟封闭,小支锅环的外径略大于大支锅环的内径,便于将其安方在大支锅环上,在大、小支锅环的外侧边缘有高约2mm的台阶便于定位。有了支锅环能适应16cm的奶锅及22、24、26、28cm等各种规格的平底锅、尖底锅,还可调节掉火高度。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燃气灶,本技术的烟气支管可采用套管式可伸缩结构,将烟气管的下端水平固定一直管构成三通,将与支锅集烟圈固定的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插进直管。便可调节两支锅集烟圈的距离。可在防风器的集油槽固定一根导管,导管的下端从侧面伸进烟气管,集油槽的油和冷凝水从导管流至烟气管遇热气化通过烟气管和防风器排出去。由于本技术采用支锅集烟圈(与锅底)将燃烧器上方封闭烟气管排烟的方式,便可彻底地防止燃烧油烟扩散到厨房将烟气排出室外,避免了燃气油垢和有害气体对室内的污染,并与防风器和排气罩配合使用同时排除烹调产生的水汽和烟气,本技术使燃气完全燃烧,由于采用具有烟气孔的空腔管式支锅集烟圈保持了火焰的均匀性。本技术利用自然排烟、不消耗电能、维修方法,不易损坏。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防风器和排气罩及支锅集烟圈剖开。图2是防风器和排气罩的正视图。图3是烟气支管和支锅集烟圈的联接及支锅环安放情况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孔形窥火装置放大图。图6是凹槽形窥火装置正视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和防风器及排气罩的正视图。防风器(1)固定在排气罩(3)的上部。防风器(1)的下部向内包卷成集油槽(14),排气罩(3)的两侧及背后有收气板(5)。排气罩的正面有日光灯及透光窗,烟气管(6)的上管口伸进防风器(1)内略高于集油槽(14),烟气管(6)的上管口上方安装一个倒置的锥形挡风帽(2),在集油槽(14)固定一根导管(4),该管的下端从侧面伸进烟气管(6),烟气管(6)的下端水平固定一直管并与该直管组成三通(15)(参照图4),在三通(15)内竖直固定一块隔板(16)(参照图3),隔板(16)的面积略大于三通(15)水平直管的通孔面积,两烟气支管(7)的两个管口均固定一个支锅集烟圈(8)(参照图3),该圈是截面为三角形的管状圈,管内形成环形内腔(9),在该圈的内侧圆周分布与内腔(9)相通的通烟孔(13),在支锅集烟圈(8)的下部有止口台(10),止口台(10)置于燃气灶(11)的灶孔内,在支锅集烟圈(8)的靠燃气灶(11)的阀体开关有窥火孔(12)(参照图5),用金属管将该孔与内腔(9)隔开,本实施例的烟气支管(7)用套筒结构插入与烟气管(6)固定的直管内便于调节两个支锅集烟圈(8)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燃气灶(参照图3)。本实施例还配有外径大小不同的支锅环,参照图4,大支锅环(17)的外径与支锅集烟圈(8)的顶口直径相适应,小支锅环(18)的外径略大于大支锅环(17)的内径。大支锅环(17)置于支锅集烟圈(8)上,小支锅环(18)置于大支锅环(17)之上,他们配合使用,便可使燃气灶适应多种规格的平底锅和尖底锅。烹煮时,点燃燃烧器,从窥火孔(12)观察燃烧情况,锅底与支锅集烟圈(8)从上部及周围对燃烧烟气封闭,燃烧烟气不能向外扩散,只能从通烟孔(13)通过支锅集烟圈(8)的内腔(9)进入烟气支管(7),采用上述结构不仅防止烟气外泄而且燃烧器的火焰均匀性好,进入烟气支管(7)的烟气在三通(15)(见图3)碰到隔板(16)只能向上进入烟气管(6),隔板(16)避免双孔燃气灶两个燃烧器燃烧的相互影响,特别是点燃单个灶孔时可有效地防止停用灶孔的影响,烟气从烟气管(6)上升至防风器(1),绝大部分的烟气通过烟筒排出窗外或通过烟道排出室外,极少部分的油烟碰到烟筒的金属壁冷凝为液态顺防风器(1)的侧板下流至集油槽(14)。烹煮产生的烟气和水汽上升至排气罩(3),然后靠浮力和防风器(1)上升烟气的吸引自然进入防风器(1)绝大部分排出室外,极少部分烟气和水汽碰到防风器(1)和烟筒金属板冷凝为液态下流至集油槽(14),集油槽(14)的水汽和油烟的冷凝物从导管(4)下流至烟气管(6),在烟气管(6)遇高温气化然后排出室外。图6是凹槽形窥火装置,用金属将窥火凹槽(19)与支锅集烟圈(8)的内腔隔开。权利要求1.一种排除家厨油烟装置,它包括防风器、排气罩、烟气管,防风器固定在排气罩上部,其特征是(a)防风器的下部内侧有集油槽,(b)烟气管的上管口伸至防风器内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除家厨油烟装置,它包括防风器、排气罩、烟气管,防风器固定在排气罩上部,其特征是:(a)防风器的下部内侧有集油槽,(b)烟气管的上管口伸至防风器内高于防风器下边缘,在烟气管上管口上方位置安装一个倒锥形挡风帽,(c)在烟气管下 管口联接有烟气支管并与部分烟气支管组成三通,在三通内竖直固定一块隔板,(d)烟气支管的两个管口各固定一个支锅集烟圈,(e)支锅集烟圈为近似三角形的管状圈,管内形成环形内腔,在支锅集烟圈的内侧圆周分布与内腔相通的烟气孔,在支锅集烟圈下 部有止口台,(f)支锅集烟圈的内腔由烟气支管与烟气管联通,(g)在支锅集烟圈上有个窥火装置,窥火装置在支锅集烟圈与烟气支管相联接处相对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楠
申请(专利权)人:王清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