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亭清专利>正文

脱硫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8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脱硫除尘器是一种用于对锅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处理的新型设备。本产品采用了两次除尘的结构,在第二次除尘结构中增加了防腐内套,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锅炉排出的烟尘中99%的悬浮颗粒被除去,硫化物也被有效的去除,脱硫达到每平方米0.04-0.02。本产品改变了以往产品所存在的除尘效果不明显且结构不合理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除尘效果良好且耐用的新型脱硫除尘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述的脱硫除尘器是用于对锅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处理的一种新型设备。目前,锅炉的除尘设备多采用一级除尘的结构,这种结构的除尘设备除尘效果较差,而且烟尘中的有害物质硫化物也未得到有效的清除;另外有的设备虽采用了二次除尘的结构,但除尘过程中的第二次除尘经常发生喷雾头堵塞、水泵不通等问题,而且除尘、除硫化物效果距国家标准相差甚远,另外还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易腐蚀的特点。因此,设计一种除尘、除硫化物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合理的新型除尘器是十分必要的。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除尘、除硫化物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合理的新型脱硫除尘器。本技术所述的脱硫除尘器,其结构由一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及灰尘处理部分组成;一次除尘部分包括陶瓷管组和灰斗二部分,陶瓷管组固定于机体中的两层水泥横板上,两层水泥横板间密封设计,陶瓷管组的下端伸出下层水泥横板位于灰斗的入口处,灰斗的出口处设有排灰门,陶瓷管组的上端出口的排出烟气进入二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包括喷雾头、上水管、水泵、水斗、水气分离板、防腐内套及过滤水箱七部分,过滤水箱中的水通过水泵及上水管送至喷雾头、喷雾头的下方设有水斗,喷雾头的周围设有防腐内套,防腐内套的侧面位于水斗的上方设有水气分离板,水气分离板上方为排气孔,水斗的出口与过滤水箱相连。脱硫除尘器的过滤水箱由清水箱和污水箱组成,清水箱与污水箱间设有隔板,隔板的上方设有溢流孔,污水箱底部设有可开关的排污门。脱硫除尘器的喷雾头由出水口和水柱挡板组成,水柱挡板正对着出水口且有间距。脱硫除尘器的排灰门由弹簧、控制手柄、活动滑块、橡胶塞及出灰口组成,与活动滑块相连的控制手柄上连有弹簧,活动滑块上面固装有橡胶塞,排灰门下方设有排灰通路。脱硫除尘器的橡胶塞上设有导灰锥形体。本技术所述的脱硫除尘器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产品所存在的除尘、除硫化物效果不理想且结构复杂的问题。切实地为锅炉使用单位提供了一种除粉尘率达99%,脱硫达到每平方米0.04-0.02的新型除尘设备。本产品的简化合理了两次除尘过程中对所产生的灰尘土进行清除的设备结构,同时在第二次除尘的喷雾头外围套有防腐内套,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产品的二次除尘中的喷雾头及过滤水箱都采用了全新的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喷雾头堵塞,水泵不通的故障。本的技术的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脱硫除尘器内结构的主视图图2、图1的左视图图3、图1的A-A剖视图图4、排灰门结构主视图图5、图4的左视图图中1、陶瓷管组 2、灰斗 3、机体 4、水泥横板 5、排灰门 6、喷雾头 7、上水管 8、水泵 9、水斗 10、水气分离板 11、防腐内套 12、过滤水箱 13、弹簧 14、控制手柄 15、活动阀块 16、橡胶塞 17、出灰口 18、导灰锥形体 19、清水箱20、污水箱 21、隔板22、排污门 23、排灰通路24、固定滑套本技术所述的脱硫除尘器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其结构由一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及灰尘处理部分组成;一次除尘部分包括陶瓷管组1和灰斗2二部分,陶瓷管组1固定于机体3中的两层水泥横板4上,两层水泥横板4间密封设计,陶瓷管组1的下端伸出下层水泥横板4位于灰斗2的入口处,灰斗2的出口处设有排灰门5,陶瓷管组1的上端出口的排出烟气进入二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包括喷雾头6、上水管7、水泵8、水斗9、水气分离板10、防腐内套11及过滤水箱12七部分,过滤水箱12中的水通过水泵8及上水管7送至喷雾头6、喷雾头6的下方设有水斗9,喷雾头6的周围设有防腐内套11,防腐内套11采用涂有多层防腐漆的金属板制成,可有效防止喷雾头6喷出的水与烟气混合产生的酸性物质将设备腐蚀,防腐内套11的侧面位于水斗9的上方设有水气分离板10且为多层分离,防腐内套11与水气分离板10之间的隔板与陶瓷管组1的侧面隔板垂直设置如图3,从而使机体3上的排气孔可以多方位设置,用来将烟气中的水分离出来流入过滤水箱12中,水气分离板10上方为机体3的排气孔,可将处理完毕的气体排出去,水斗9的出口与过滤水箱12相连。过滤水箱12由清水箱19和污水箱20组成,清水箱19与污水箱20间设有隔板21,隔板21的上方设有溢流孔,污水箱20底部设有可开关的排污门22。喷雾头6由出水口和水柱挡板组成,水柱挡板正对着出水口且有间距,使喷雾头6喷出的水呈雾状散开以充分与烟气接触。排灰门5由弹簧13、控制手柄14、活动滑块15、橡胶塞16及出灰口17组成,出灰口17位于灰斗2的底部,与活动滑块15相连的控制手柄14上连有弹簧13,弹簧13可协助控制手柄14定位,活动滑块15上面固装有密封效果良好的橡胶塞16,活动滑块15装于固定滑套24上;橡胶塞16上设有导灰锥形体18,导灰锥形体18可将灰斗2出来的灰尘引导下落,避免橡胶塞16上留有灰尘,排灰门5的下方设有排灰通路23。锅炉中产生的烟尘首先经机体3入口及陶瓷管入口呈螺旋状进入陶瓷管中,进入陶瓷管后有90%的灰尘落入灰斗中,10%的灰尘随烟进入二次除尘部分中,二次除尘中烟气先后两二次经过喷雾头6的水化处理进入水斗9中,另一部分气体经水气分离板10排至机体3的出口,此时的气体已基本无灰尘杂质,接近国家标准;水斗9中的带灰尘污水流至过滤水箱12的污水箱20中,再经过沉淀后通过溢流孔流至清水箱19中重复使用;过滤水箱12中的污水箱20底部的沉淀物应定时清理,清理时首先关闭过滤水箱12上的进水阀门,然后打开排污门22将沉淀的污泥排干净,再将排污门22关闭、进水阀门打开;一次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通过出灰口17排出,首先扳动控制手柄14拉下橡胶塞16打开出灰口17,灰尘通过排灰通路23进入其下方的排灰车即可排走灰尘,为防止灰尘飞扬可在排灰通路23的下端口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另一端罩于排灰车上。权利要求1.一种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由一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及灰尘处理部分组成;一次除尘部分包括陶瓷管组(1)和灰斗(2)二部分,陶瓷管组(1)固定于机体(3)中的两层水泥横板(4)上,两层水泥横板(4)间密封设计,陶瓷管组(1)的下端伸出下层水泥横板(4)位于灰斗(2)的入口处,灰斗(2)的出口处设有排灰门(5),陶瓷管组(1)的上端出口的排出烟气进入二次除尘部分; 二次除尘部分包括喷雾头(6)、上水管(7)、水泵(8)、水斗(9)、水气分离板(10)、防腐内套(11)及过滤水箱(12)七部分,过滤水箱(12)中的水通过水泵(8)及上水管(7)送至喷雾头(6)、喷雾头(6)的下方设有水斗(9),喷雾头(6)的周围设有防腐内套(11),防腐内套(11)的侧面位于水斗(9)的上方设有水气分离板(10),水气分离板(10)上方为排气孔,水斗(9)的出口与过滤水箱(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过滤水箱(12)由清水箱(19)和污水箱(20)组成,清水箱(19)与污水箱(20)间设有隔板(21),隔板(21)的上方设有溢流孔,污水箱(20)底部设有可开关的排污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喷雾头(6)由出水口和水柱挡板组成,水柱挡板正对着出水口且有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由一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及灰尘处理部分组成;一次除尘部分包括陶瓷管组(1)和灰斗(2)二部分,陶瓷管组(1)固定于机体(3)中的两层水泥横板(4)上,两层水泥横板(4)间密封设计,陶瓷管组(1)的下端伸出下层水泥横板(4)位于灰斗(2)的入口处,灰斗(2)的出口处设有排灰门(5),陶瓷管组(1)的上端出口的排出烟气进入二次除尘部分;二次除尘部分包括喷雾头(6)、上水管(7)、水泵(8)、水斗(9)、水气分离板(10)、防腐内套(11)及过滤水箱(12)七部分,过滤水箱(12)中的水通过水泵(8)及上水管(7)送至喷雾头(6)、喷雾头(6)的下方设有水斗(9),喷雾头(6)的周围设有防腐内套(11),防腐内套(11)的侧面位于水斗(9)的上方设有水气分离板(10),水气分离板(10)上方为排气孔,水斗(9)的出口与过滤水箱(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亭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亭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