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磊专利>正文

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7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包括鞋底、中底、鞋面、收紧绳以及束绳器,所述鞋底通过胶水与中底固定连接,所述鞋面设置在中底的外侧且与中底为一体结构,所述鞋面包括侧包面和鞋面后帮,所述侧包面和鞋面后帮为一体结构,所述侧包面上对称设有鞋面穿绳孔,所述收紧绳的两端头由侧包面的前端对称的两个鞋面穿绳孔穿入并在鞋面穿绳孔内交叉穿入,所述收紧绳的两端头通过束绳器连接,所述束绳器上设有弹簧按压键调节松紧,所述中底面设有齿形防滑结构,所述中底和鞋底均设有排水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滑性好、具有好的透水性及舒适性。

A kind of outdoor anti slip sho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
本技术涉及防滑鞋套,特别涉及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属于户外涉水运动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溯溪运动原是欧洲阿尔卑斯的一种登山方式,字面的意思是沿溪谷攀登,现演变为相对独立的户外运动。上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日本,各种团体组织众多。台湾自70年代开始溯溪活动,后曾一度冷落,90年代以来,又呈方兴未艾之势。溯溪是一项可以结合登山、攀岩、露营、游泳、绳索操作、野外求生、定位运动、赏鸟等综合性技术的户外活动,溯行者须借助一定的装备,具备一定的技术,去克服诸如急流险滩、深潭飞瀑等许多艰难险阻,充满了挑战性。在溯溪活动中,需要经过湿滑的石沙或者苔藓、以及水下行走,因而对鞋子的防滑耐磨的要求很高。普通的溯溪鞋主要强调透水透气性,达到轻便的效果,但其抓地、防滑效果并不出色,而且不适应山地行走,一旦走出潮湿区域,就不再适应其他地形行走,无法在潮湿路段和陆地、山地自由切换。另外溯溪鞋在活动中易磨损,损坏后也不易更换,一般使用寿命很短,增加了户外活动成本。所以,既适应溯溪活动中在湿滑地形行走,又方便切换成适应其他地形行走的活动辅助装具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所述防滑鞋套以半包的形式直接套在鞋子外部,用收紧绳固定鞋子,涉水后排水孔可使积水流出,实现透水透气;鞋底采用毛毡材质实现防滑。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经济实用,便于推广。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包括鞋底、中底、鞋面、收紧绳以及束绳器,所述鞋底通过胶水与中底固定连接,所述鞋面设置在中底的外侧且与中底为一体结构,所述鞋面包括侧包面和鞋面后帮,所述侧包面和鞋面后帮为一体结构,所述侧包面上对称设有鞋面穿绳孔,所述收紧绳的两端头由侧包面的前端对称的两个鞋面穿绳孔穿入并在鞋面穿绳孔内交叉穿入,所述收紧绳的两端头通过束绳器连接,所述束绳器上设有弹簧按压键调节松紧,所述中底面设有齿形防滑结构,所述中底和鞋底均设有排水通孔。作为改进,所述鞋面采用PU革材料制成。作为改进,所述中底采用TPU材料制成。作为改进,所述鞋底采用毛毡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鞋套的鞋底为毛毡材质,在潮湿的环境,包括湿滑的石头和苔藓、水下的砂石均有很强的附着力,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中底为TPU材质制成,吸震和耐用性较强,能够保证鞋子穿入后有很好的防滑鞋和舒适性,中底和鞋底同设有排水孔,涉水后便于将水排出;在现有鞋的外部直接穿脱,单手可拉紧固定;鞋面的前端、两侧的包面以及后帮能起到很好的包裹作用,能够确保鞋子不会从防滑鞋套内脱出。同时,鞋套方便穿脱,体积小,携带便利,使用者能在不同的路况环境下快速切换到更适合的行走方式,且不用额外背负第二双鞋,减少了运动时的负重。防滑鞋套相对于专业的防滑溯溪鞋生产和购买成本低,一方面降低溯溪运动的入门门槛,同时降低消费者的支出,使更多人愿意以更为安全的方式进行溯溪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鞋底、2-中底、3、排水通孔、4-侧包面、5-鞋面后帮、6-鞋面穿绳孔、7-收紧绳、8-束绳器、9-弹簧按压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包括鞋底1、中底2、鞋面、收紧绳7以及束绳器8,所述鞋底1通过胶水与中底2固定连接,所述鞋面设置在中底的外侧且与中底2为一体结构,所述鞋面包括侧包面4和鞋面后帮5,所述侧包面4和鞋面后帮5为一体结构,所述侧包面4上对称设有鞋面穿绳孔6,所述收紧绳7的两端头由侧包面4的前端对称的两个鞋面穿绳孔6穿入并在鞋面穿绳孔6内交叉穿入,所述收紧绳7的两端头通过束绳器8连接,所述束绳器8上设有弹簧按压键9调节松紧,所述中底面设有齿形防滑结构,所述中底8和鞋底1均设有排水通孔3。所述鞋面采用PU革材料制成。所述中底2采用TPU材料制成。所述鞋底1采用毛毡材质制成。该装置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穿好的鞋子伸入鞋套中,使鞋底与鞋套底重合(根据鞋子大小选择鞋套中底2的尺寸),然后用手指按住束绳器8上的弹簧按压键9,另一只手将收紧绳7拉紧,使鞋面包面4和鞋面后帮5紧贴住鞋子,松开弹簧按压键9,收紧绳7固定在束绳器8上,这样便完成鞋套的穿戴。所述鞋底1采用毛毡材质制成,毛毡材质由羊毛制作而成,粘合性好,不易冲散,耐磨性好,在湿滑环境有很好的附着力,防止发生意外,有效保护了户外溯溪时的人身安全。所述中底2和鞋底1同设有排水通孔3,溯溪运动过程涉水后能及时将水排出鞋套,不会对鞋子造成二次浸湿,增加鞋套穿着舒适性。所述中底2采用TPU材料制成,TPU材质的使用能增强鞋套的吸震能力,并且环保耐用;所述中底2面设有齿形防滑结构,能与鞋子本身的鞋底的防滑纹路加大摩擦,有效的防止鞋子和鞋套直接的滑动。所述鞋面4-5采用PU革材料制成,侧包面4采用波浪式半包裹方式,可以使鞋套通风透气,即使鞋子浸湿也可以快速通风。所述鞋面的侧包面4以及鞋面后帮5均设有穿绳孔6与收紧绳7固定连接,所述束绳器8通过弹簧按压键9方式调节松紧,使用时,鞋子大小以及鞋帮高低均可以通过束绳器8调节收紧绳7固定,使得鞋套适用范围广,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鞋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便于推广,通用性强,实用性强,安全性高,舒适性强,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适合在户外溯溪运动中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中底(2)、鞋面、收紧绳(7)以及束绳器(8),所述鞋底(1)通过胶水与中底(2)固定连接,所述鞋面设置在中底的外侧且与中底(2)为一体结构,所述鞋面包括侧包面(4)和鞋面后帮(5),所述侧包面(4)和鞋面后帮(5)为一体结构,所述侧包面(4)上对称设有鞋面穿绳孔(6),所述收紧绳(7)的两端头由侧包面(4)的前端对称的两个鞋面穿绳孔(6)穿入并在鞋面穿绳孔(6)内交叉穿入,所述收紧绳(7)的两端头通过束绳器(8)连接,所述束绳器(8)上设有弹簧按压键(9)调节松紧,所述中底面设有齿形防滑结构,所述中底(2)和鞋底(1)均设有排水通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溯溪防滑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中底(2)、鞋面、收紧绳(7)以及束绳器(8),所述鞋底(1)通过胶水与中底(2)固定连接,所述鞋面设置在中底的外侧且与中底(2)为一体结构,所述鞋面包括侧包面(4)和鞋面后帮(5),所述侧包面(4)和鞋面后帮(5)为一体结构,所述侧包面(4)上对称设有鞋面穿绳孔(6),所述收紧绳(7)的两端头由侧包面(4)的前端对称的两个鞋面穿绳孔(6)穿入并在鞋面穿绳孔(6)内交叉穿入,所述收紧绳(7)的两端头通过束绳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周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