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兴玉专利>正文

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57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它由喷水管、水膜分水器、圆缝、水腔和进水孔构成,水膜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水膜板,分水器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孔,水由进水孔流经水腔,从圆缝喷出,形成均匀连续的水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成本低廉、耗水量小、不易堵塞、维修简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头,特别是一种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现有的锅炉水膜除尘器,它的壳体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除尘管,每个除尘管内安装有一个喷头,喷出的水在除尘管内部和内壁上形成连续的水膜,烟气通过水膜时,其中的灰尘微粒被水吸附,从而达到除尘目的,因此水膜除尘器的喷头是一个很关健的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除尘效果。目前使用的喷头有下列不足:进水孔与排水孔设计不合理、喷出的水不均匀、形成的水膜不连续,致使除尘效率很低,并且耗水量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喷水均匀连续,并且耗水量小、不易堵塞、维修简便的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包括喷水管、水膜分水器、圆缝、水腔和进水孔,水膜分水器由分水器和水膜板构成,分水器固接于喷水管的下部;分水器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孔,喷水管和水膜分水器围成一水腔,喷水管通过进水孔与水腔相通,喷水管的下端面与水膜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圆缝,喷水管中的水通过进水孔流进水腔,从圆缝喷出,形成均匀而连续的水膜。由分水器和水膜板构成的水膜分水器,可在同轴线方向放置多组,-->下一组分水器上部为上一组的水膜板,这是同一专利技术构思的其中之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主视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向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5主视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5俯视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6主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B-B向示意图。 参照图1、图2。这是本技术实施例1,它包括喷水管1、水膜分水器2、圆缝5、水腔6、进水孔7,水膜分水器由分水器3和水膜板4构成,分水器3固接于喷水管的下部,分水器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孔7,喷水管1和水膜分水器2围成一水腔6,喷水管1通过进水孔7与水腔6相通;喷水管1的下端面与水膜板4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圆缝5。工作时,喷水管中的水通过进水孔7流进水腔6,从圆缝喷出,形成均匀而连续的水膜。参照图3、图4。这是本技术实施例2,它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水器3的上部边缘上均匀开有很多进水槽。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水器3上部改为十字块,以扩大通水空间。参照图7、图8。本实施例4的水膜分水器中部沿轴线方向开有一进水孔7和与进水孔7垂直的进水孔7′。这样可适当减小水膜分水器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使喷水管和水膜分水器的连接更加牢靠。参照图9、图10。本实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器3与水膜板4通过螺母8相连接,以便于加工和维修。参照图11、图12。这是本技术实施例6,由分水器3和水膜板4构成的水膜分水器2,在同轴线方向放置两组,下一组的分水器上部为上一组的水膜板,分水器上开有两排进水孔7′。这样可形成双层水膜,大大增强除尘效果,提高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它包括喷水管(1)、水膜分水器(2)、圆缝(5)、水腔(6)和进水孔(7),其特征在于:水膜分水器由分水器(3)和水膜板(4)构成,分水器(3)固接于喷水管(1)的下部,分水器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孔(7);喷水管(1)和水膜分水器(2)围成一水腔(6),喷水管通过进水孔(7)与水腔相通;喷水管下端面与水膜板(4)上端面之间形成一圆缝(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水膜除尘器的圆缝喷头,它包括喷水管(1)、水膜分水器(2)、圆缝(5)、水腔(6)和进水孔(7),其特征在于:水膜分水器由分水器(3)和水膜板(4)构成,分水器(3)固接于喷水管(1)的下部,分水器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孔(7);喷水管(1)和水膜分水器(2)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玉
申请(专利权)人:赵兴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