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4D打印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4D打印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
技术介绍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电容器是电子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元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对于目前的电容器来说,基本上均为固定形态结构的电容器,其一旦被制造出来,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结构形状。然而随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能够进行形状改变的电容器将会广泛应用于类人机器人领域。结合4D打印技术,将可变形电容器与其他电子元件直接相结合一体化成形出来,能够形成传感、控制、储能、执行一体化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4D打印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间隔布置的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以及分别布置于相邻两层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之间的多层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其中,/n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与其相邻的两层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固定连接,所述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与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均采用4D打印的方式制备而成,各层所述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与各层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均平行布置,各层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的厚度相同,形成电容器的两极;/n所述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采用不导电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4D打印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间隔布置的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以及分别布置于相邻两层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之间的多层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其中,
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与其相邻的两层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固定连接,所述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与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均采用4D打印的方式制备而成,各层所述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与各层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均平行布置,各层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的厚度相同,形成电容器的两极;
所述不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1)采用不导电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采用可导电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在仿生可变形电容器使用之前,先需要给所述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2)进行多次通电和断电,在通电时,仿生可变形电容器按照既定的线路发生弯曲变形,以适应仿生可变形电容器工作需求,在断电时,仿生可变形电容器按照既定的线路恢复原来的形状,从而完成仿生可变形电容器的驱动训练,以此方式,以获取在工作时按指定路线弯曲变形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4D打印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电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聚氨酯、聚己内酯、尼龙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4D打印的仿生可变形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导电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为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材料、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石墨烯尼龙材料、石墨烯聚氨酯材料、碳纳米管聚己内酯材料中的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世峰,陈道兵,周燕,张俊秋,刘庆萍,韩志武,刘洋,陈柯宇,王冲,史玉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