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16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7:22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其中,屏幕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域;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另一边缘的第二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在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时,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

Screen modules and electron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更大尺寸的屏幕来提升电子设备的可操作性或娱乐功能。但是,单纯地增加屏幕尺寸会导致电子设备的便携性降低,影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携带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模组,包括:主显示区域;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另一边缘的第二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在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时,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可选的,还包括芯片组件、分别与所述芯片组件连接的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中一方的弯折角度和弯折方向,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根据驱动指令驱使另一方弯折,所述驱动指令由所述芯片组件根据所述弯折角度和所述弯折方向生成。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其中,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同步,以使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可选的,还包括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偶数个齿轮,且一端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数量大于1,且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齿轮和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齿轮之间传动比为1。可选的,还包括:电机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多个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一端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的所述第一端连接;第三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多个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组的一端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另一端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组和所述第三齿轮组包含的齿轮数量相等,所述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的转速比、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速比相等。可选的,所述还包括阻尼,所述阻尼用于限位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将所述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限位于目标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OLED屏幕模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模组,包括:屏幕主体;位于所述屏幕主体边缘的第一辅助屏幕,所述第一辅助屏幕能相对于所述屏幕主体转动,且所述第一辅助屏幕和所述屏幕主体之间呈第三相对位置关系;位于所述屏幕主体另一边缘的第二辅助屏幕,所述第二辅助屏幕能相对于所述屏幕主体转动,且所述第二辅助屏幕和所述屏幕主体之间呈第四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在所述第一辅助屏幕或者所述第二辅助屏幕相对于所述屏幕主体转动时,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与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屏幕模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第三辅助显示区域与主线显示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保持相同,从而在其中之一相对于主显示区域展开或者被收纳时,另一方可以同步被展开和收纳,减少用户手动操作的次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了配置该屏幕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屏幕模组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屏幕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一种配合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屏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另一种配合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屏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屏幕模组100可以包括主显示区域1、位于主显示区域1边缘的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和位于主显示区域1另一边缘的第二辅助显示区域3。例如,如图1中所示,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与第二辅助显示区域3可以分别位于主显示区域1的一组相对边缘,即该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与第二辅助显示区域3相对设置;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与第二辅助显示区域3也可以使相邻设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主显示区域1、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和第二辅助显示区域3均可以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其中,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能够相对主显示区域1弯折,且该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与主显示区域1之间呈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相类似的,第二辅助显示区域3亦能够相对于主显示区域1弯折,且该第二辅助区域3与主显示区域1之间呈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具体而言,如图1中虚线位置所示,第一辅助显示区域2与主显示区域1基本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显示区域;/n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一相对位置关系;/n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另一边缘的第二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二相对位置关系;/n其中,在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时,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显示区域;
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另一边缘的第二辅助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能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且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主显示区域之间呈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在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时,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片组件、分别与所述芯片组件连接的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中一方的弯折角度和弯折方向,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根据驱动指令驱使另一方弯折,所述驱动指令由所述芯片组件根据所述弯折角度和所述弯折方向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
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
其中,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同步,以使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偶数个齿轮,且一端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齿轮和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齿轮之间传动比为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慧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