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10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设在余热锅炉炉膛(1)上,在余热锅炉炉膛(1)的炉膛灰积聚面上方,设一端封闭且为中空的、侧面带孔的喷吹管(4),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的炉膛灰积聚面,并通向炉膛内,各孔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布袋除尘的电磁脉冲清灰技术应用于回转窑余热锅炉炉膛灰的清理,利用压缩空气喷吹炉膛灰悬浮,让悬浮的粉尘随风进入抽风除尘系统,从而使炉膛清灰工艺大为简化,漏风量降为零,扬尘降为零。人员工时和设备成本下降,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锅炉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 锅炉炉膛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回转窑余热锅炉炉膛灰的清理, 一般采用的方式是用锅炉拉链机一z型刮板机一斗式提升机一仓式输送泵清灰工艺装置,其工艺复杂,设备造价高,需要较多操作人员,而且会产生漏风,造成动力的浪费;另外,清灰效果也不够理想,容易造成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其目的是 简化炉膛清灰工艺,减少抽风除尘系统漏风量和清灰装置扬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余热锅 炉炉膛清灰装置,设在余热锅炉炉膛上,在余热锅炉炉膛的炉膛灰积聚面上方, 设一端封闭且为中空的、侧面带孔的喷吹管,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的炉膛灰积聚 面,并通向炉膛内,各孔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所述的喷吹管多于一排,其各排上的孔交错分布。所述的喷吹管与压縮空气管道连接且相通。所述的喷吹管通过套管与电磁阀相通,压縮空气的管道内的压缩空气的通 路经过电磁阀,与喷吹管相通。所述的电磁阀为脉冲电磁阀,即其阀口的开启与闭合,是通过安装在电磁 阀的阀芯上的电磁铁接收脉冲电流信号并受其控制的。所述的压縮空气的管道还通过连接软管与汽包连接并相通,汽包位于喷吹 管的下方,在汽包的最下方,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管路上,设开关阀。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袋除尘的电磁脉冲清灰技术应用于回 转窑余热锅炉炉膛灰的清理,利用压縮空气喷吹炉膛灰悬浮,让悬浮的粉尘随 风进入抽风除尘系统,从而使炉膛清灰工艺大为简化,漏风量降为零,扬尘降 为零。人员工时和设备成本下降,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中标记为1、余热锅炉炉膛,2、套管,3、电磁阀,4、喷吹管,5、连 接软管,6、汽包,7、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 入的理解。如图1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为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 装置,设在余热锅炉炉膛1上,用于与抽风除尘系统相连接的工业高温含尘废 气余热利用余热锅炉炉膛灰清理。为了实现简化炉膛清灰工艺、减少抽风除尘系统漏风量和清灰装置扬尘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 是在余热锅炉炉膛1的炉膛灰积聚面上方,设一端封闭且为中空的、侧面带孔的喷吹管4,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的炉膛灰积聚面,并通向炉膛内,各孔之间相隔一段距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淘汰锅炉拉链机一Z型刮板机一斗式提升机一仓式输送 泵清灰工艺装置,将布袋除尘的电磁脉冲清灰技术应用于回转窑余热锅炉炉膛 灰的清理,利用压縮空气喷吹炉膛灰悬浮,让悬浮的粉尘随风进入抽风除尘系 统,从而使炉膛清灰工艺大为简化,漏风量降为零,扬尘降为零。人员工时和 设备成本下降,节约能源。为了加大压縮空气流量,扩大压縮空气作用面积,以上所述的喷吹管4多 于一排,其各排上的孔交错分布。上述的喷吹管4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且相通。利用大流量和高压的气体对 积存在炉膛上的炉膛灰进行有效的清除。本技术对于压縮空气的气流按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以获得理想的清灰 气流所述的喷吹管4通过套管2与电磁阀3相通,压縮空气的管道内的压縮空 气的通路经过电磁阀3,与喷吹管4相通。所述的电磁阀3为脉冲电磁阀,即其阀口的开启与闭合,是通过安装在电 磁阀3的阀芯上的电磁铁接收脉冲电流信号并受其控制的。脉冲电流信号由脉 冲控制仪发出。由电磁脉冲装置控制压縮空气向炉膛灰喷吹,使炉膛灰悬浮"沸腾",并随 风进入抽风除尘系统,达到清灰目的。所述的压缩空气的管道还通过连接软管5与汽包6连接并相通,汽包6位 于喷吹管4的下方,在汽包6的最下方,设有排水管7,排水管7的管路上,设 开关阀。汽包6即储气罐,作为一种蓄能装置,起调节压縮空气的作用,以免脉冲压缩空气对气泵产生影响,并利用排水管7和设在排水管7上的开关阀, 排除压縮空气中的水分。本技术在回转窑余热锅炉得到应用,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 、拆除原来用于清灰用的锅炉拉链机;(2) 、余热锅炉炉膛1上的集灰斗一侧面打16个直径100mm通孔;(3) 、安装16根直径60mm的喷吹管4;(4) 、安装4组直径400mm*3000mm的储气罐;(5) 、安装16组电磁阀3;(6) 、安装电磁阀3与喷吹管4之间的连接软管5;(7) 、安装脉冲控制仪;(8) 、接压縮空气;(9) 、调试。本技术在实施时可获得如下的经济效益该装置相对原清灰装置设备 制造成本下降约20万元,因减少漏风量,年节电约21万kwh,节约资金11万 元。同时减少了4名岗位工人定员,年节约工资及附加16万元。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 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设在余热锅炉炉膛(1)上,其特征在于在余热锅炉炉膛(1)的炉膛灰积聚面上方,设一端封闭且为中空的、侧面带孔的喷吹管(4),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的炉膛灰积聚面,并通向炉膛内,各孔之间相隔一段距离。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 吹管(4)多于一排,其各排上的孔交错分布。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 吹管(4)与压縮空气管道连接且相通。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吹管(4)通过套管(2)与电磁阔(3)相通,压縮空气的管道内的压縮空气的 通路经过电磁阀(3),与喷吹管(4)相通。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磁阀(3)为脉冲电磁阀,即其阀口的开启与闭合,是通过安装在电磁阀(3) 的阀芯上的电磁铁接收脉冲电流信号并受其控制的。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 縮空气的管道还通过连接软管(5)与汽包(6)连接并相通,汽包(6)位于喷 吹管(4)的下方,在汽包(6)的最下方,设有排水管(7),排水管(7)的管 路上,设开关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设在余热锅炉炉膛(1)上,在余热锅炉炉膛(1)的炉膛灰积聚面上方,设一端封闭且为中空的、侧面带孔的喷吹管(4),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的炉膛灰积聚面,并通向炉膛内,各孔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本技术将布袋除尘的电磁脉冲清灰技术应用于回转窑余热锅炉炉膛灰的清理,利用压缩空气喷吹炉膛灰悬浮,让悬浮的粉尘随风进入抽风除尘系统,从而使炉膛清灰工艺大为简化,漏风量降为零,扬尘降为零。人员工时和设备成本下降,节约能源。文档编号F23J3/02GK201074824SQ20072004019公开日2008年6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锅炉炉膛清灰装置,设在余热锅炉炉膛(1)上,其特征在于:在余热锅炉炉膛(1)的炉膛灰积聚面上方,设一端封闭且为中空的、侧面带孔的喷吹管(4),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的炉膛灰积聚面,并通向炉膛内,各孔之间相隔一段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道程黄根甘奉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