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940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包括套头、固定件、卡接件和引导件;套头包括筒身和过渡头;筒身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过渡头为一端开口的封头,其开口端较大且与筒身的一端固定连接,封闭端较小;电缆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连接在筒身内;卡接件包括柔性绳;柔性绳的一端与过渡头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与引导件连接;引导件穿设在穿线管内,用以引导电缆穿过穿线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辅助电缆穿线、提高穿线效率的效果。

An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cable thre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缆敷设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电缆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目前,人们一般是提前设置好用于保护电缆的穿线管,铺设电缆时,先将钢丝等引导线穿过穿线管,再将引导线一端缠绕到电缆的一端进行连接,然后拉动引导绳的另一端,使电缆被带动而穿进穿线管中。出于安全性等考虑,电力电缆施工的穿线管一般是铺设在较为隐蔽的地下、墙脚等地方,可能会有弯曲的位置,而电缆往往由绝缘外皮和绝缘外皮内相互绞缠的导线制成的,当绝缘外皮较软薄或受摩擦较多时,其端口处可能会裂开,从而使内部导线散开,穿线过程中可能会卡在管道拐角等处,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它具有辅助电缆穿线、提高穿线效率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包括套头、固定件、卡接件和引导件;套头包括筒身和过渡头;筒身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过渡头为一端开口的封头,其开口端较大且与筒身的一端固定连接,封闭端较小;电缆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连接在筒身内;卡接件包括柔性绳;柔性绳的一端与过渡头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与引导件连接;引导件穿设在穿线管内,用以引导电缆穿过穿线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上述电缆穿线辅助设备时,先将电缆的一端连接在套头内,并将引导件从穿线管的进线端穿到穿线管内,从穿线管的出线端拉动引导件,使引导件带动套头以及电缆穿过穿线管,从而完成此处穿线管中电缆的穿线,此后再依照同样方法将电缆穿设到其他穿线管中即可;上述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在穿线管内拉动电缆的过程中,套头保护电缆的端部,使其表皮不易受磨损而出现内部导线散开的情况;当经过穿线管的拐弯处时,过渡头的小端会最先偏转,然后带动大端偏转通过,端部不易被卡住;进而使穿线较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为沉头螺丝,筒身的周面上开设有沉头孔,固定件螺接在沉头孔中,固定件的小端压在电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沉头螺丝并配合沉头孔,能将电缆固定到套头中,同时固定件不会露出筒身的周面,不易影响穿线过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有多个,在筒身的周面上等间距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缆与套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接件还包括卡球;过渡头封闭端的中心开设有穿绳孔和与穿绳孔相通的球窝;卡球设置在球窝内,柔性绳的一端与卡球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绳孔伸出套头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柔性绳与套头转动连接,穿线过程中,当引导件和电缆之间发生扭转时,一方面卡球和球窝之间可以转动而减小扭转程度,另一方面柔性绳也可以消化一部分扭转;使电缆不易因扭转产生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穿绳孔的内侧壁与过渡头的外侧壁连接处形成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柔性绳和过渡头之间的摩擦力,使柔性绳不易因长期使用而被磨损、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连接件;柔性绳与引导件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使柔性绳与引导件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当同一根电缆需要穿进不同长度的穿线管而使用不同的引导件时,可以将柔性绳与远离的引导件拆开,连接下一个引导件,不需将电缆从套头内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呈环状结构,其包括本体段、铰接段和套筒;本体段和铰接段配合组成完整环状,铰接段的一端与本体段的一端铰接;铰接段的另一端与本体段的另一端都开设有外螺纹且互相对接;套筒开设有内螺纹,套设在本体段和铰接段对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连接作用牢靠。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上述电缆穿线辅助设备时,先将电缆的一端连接在套头内,使引导件带动套头以及电缆穿过穿线管,从而完成此处穿线管中电缆的穿线,此后再依照同样方法将电缆穿设到其他穿线管中即可;上述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在穿线管内拉动电缆的过程中,套头保护电缆的端部,使其表皮不易受磨损而出现内部导线散开的情况;当经过穿线管的拐弯处时,过渡头的小端会最先偏转,然后带动大端偏转通过,端部不易被卡住;进而使穿线较快捷;2.设置卡球且穿绳孔的内侧壁与过渡头的外侧壁连接处形成弧形面,使使柔性绳拖拽套头时两者之间不易因障碍物而发生扭转、产生剪切力或柔性绳被磨损而断开连接;3.柔性绳与引导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套头和卡接件能方便快捷地更换不同的引导件,节省穿线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2、套头;20、筒身;200、沉头孔;21、过渡头;210、穿绳孔;22、球窝;3、固定件;4、卡接件;40、卡球;41、柔性绳;410、环扣;5、连接件;50、本体段;51、铰接段;52、套筒;6、引导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包括套头2、固定件3、卡接件4、连接件5和引导件6;套头2套设在电缆1的一端,套头2包括筒身20和过渡头21;筒身20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过渡头21为椭球形封头,其开口端与筒身20的一端固定连接,封闭端中心沿筒身20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穿绳孔210;过渡头21封闭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穿绳孔210相通的球窝22。固定件3可以是沉头螺丝,其有多个,筒身20的周面上等间距开设有一圈沉头孔200,固定件3分别螺接在每个沉头孔200中,固定件3的小端压在电缆1上。卡接件4包括卡球40和柔性绳41;卡球40设置在球窝22内,柔性绳41的一端与卡球4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绳孔210伸出套头2外;穿绳孔210内侧壁远离球窝22的边缘与过渡头21的外侧壁连接处形成弧形面。连接件5呈环状结构,其包括本体段50、铰接段51和套筒52;本体段50和铰接段51配合组成完整环状结构,铰接段51的一端与本体段50的一端铰接;铰接段51的另一端与本体段50的另一端都开设有外螺纹且互相对接;套筒52开设有内螺纹,套设在本体段50和铰接段51对接处。柔性绳41伸出套头2外的一端具有环扣410,环扣410套在连接件5上;引导件6可以是金属丝,其一端也具有环扣410,引导件6的环扣410也套在连接件5上。使用上述电缆穿线辅助设备时,先将电缆1的一端插进套头2内,拧紧固定件3使其小端抵接在电缆1周面上,从而将电缆1固定在套头2内,再将柔性绳41和引导件6的环扣410连接在连接件5上,连接好后将引导件6的另一端穿到穿线管内,引导件6是金属丝,具有硬度且相对于电缆1来说较细,能够较容易地穿进穿线管内。引导件6的另一端穿出穿线管的出线端后,将套头2和电缆1塞进穿线管的进线端,在从穿线管的出线端拉动引导件6,使引导件6依次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头(2)、固定件(3)、卡接件(4)和引导件(6);套头(2)包括筒身(20)和过渡头(21);筒身(2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过渡头(21)为一端开口的封头,其开口端较大且与筒身(20)的一端固定连接,封闭端较小;电缆(1)的一端通过固定件(3)连接在筒身(20)内;卡接件(4)包括柔性绳(41);柔性绳(41)的一端与过渡头(21)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与引导件(6)连接;引导件(6)穿设在穿线管内,用以引导电缆(1)穿过穿线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头(2)、固定件(3)、卡接件(4)和引导件(6);套头(2)包括筒身(20)和过渡头(21);筒身(2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过渡头(21)为一端开口的封头,其开口端较大且与筒身(20)的一端固定连接,封闭端较小;电缆(1)的一端通过固定件(3)连接在筒身(20)内;卡接件(4)包括柔性绳(41);柔性绳(41)的一端与过渡头(21)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与引导件(6)连接;引导件(6)穿设在穿线管内,用以引导电缆(1)穿过穿线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件(3)为沉头螺丝,筒身(20)的周面上开设有沉头孔(200),固定件(3)螺接在沉头孔(200)中,固定件(3)的小端压在电缆(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件(3)有多个,在筒身(20)的周面上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线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卡接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兴南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