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制备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6633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时改进耐高温环保材料、制备方法及设备,达到配方、工艺与设备相匹配的目的,其制备材料均为环保无污染材料,制备的包装材料具有耐高温性,环保性好,包装材料的强度高,避免制备过程中包装材料的损耗,增大了包装材料适用范围。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制备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
,具体为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制备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既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剂、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各行各业需要涉及到的包装材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同时对相应的包装材料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尤其是某些特殊用途的,特殊环境中需要的包装材料的的缺口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耐高温环境中物品的保存运输所需的包装材料。专利号CN104786605B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选用聚酰亚胺、聚苯硫醚和聚醚砜作为载体材料,配合粘合树脂和有机硅树脂,将载体材料制作成复合膜,将有机硅树脂制作成硅树脂膜,通过粘合树脂将两者粘接压制成型,得到耐高温的包装材料,该专利技术利用聚酰亚胺耐高温的特性,同时对聚酰亚胺的变形性能进行改进,因此得到耐高温的包装材料,但是该制备材料中采用了甲苯,因此制备得到包装材料环保性差,同时甲苯具有低毒性,因此制备得到的包装材料应用范围低,同时采用模具进行制备的方法,会造成制备产量低,从而不利于批量生产制备。因此,本分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环保、应用范围广的耐高温包装材料,和制备效率高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制备方法及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二)按重量取环氧树脂15~2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重量为环氧树脂15~2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总重量3倍的去离子水,将其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三)按重量取二氧化硅4~8份、甲基硅树脂1~4份和聚硅氧烷树脂9~15份放入烘箱内,在50~65℃下烘干10~13h;(四)将上述步骤(三)烘干后的二氧化硅4~8份、甲基硅树脂1~4份和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加入进步骤(二)中的反应釜内,继续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五)按重量取硅酸铝纤维3~5份和滑石粉1~3份,将其加入步骤(四)中反应釜内,与混合物B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C;(六)将混合物C放入双螺杆挤压机内进行挤压处理,然后通过单螺杆挤压机将其吹膜成型;(七)将吹膜成型得到的复合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从而得到耐高温环保材料。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搅拌温度为200~250℃,搅拌速度为150~210r/min,搅拌时间为65~8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搅拌温度为90~135℃,搅拌速度为65~80r/min,搅拌时间为25~35min。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搅拌温度为120~150℃,搅拌速度为70~90r/min,搅拌时间为30~45min。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双螺纹挤压机进行挤压处理过程中按照步骤分为分为三个挤压温度区,分别为第一温度区160~175℃,第二温度区180~190℃,第三温度区195~210℃,所述单螺杆挤压机进行吹膜成型过程中,吹胀比为1:3.5,单螺杆挤压机长径比为1:45。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设备,其包括依次衔接的反应釜、烘箱、双螺纹杆挤压机和单螺杆挤压机,所述反应釜和烘箱之间通过泵管路相连通所述反应釜通过管路与双螺杆挤压机连接,所述双螺杆挤压机和单螺杆挤压机之间通过料道相连。(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同时改进耐高温环保材料、制备方法及设备,达到配方、工艺与设备相匹配的目的,其制备材料均为环保无污染材料,因此制备得到的包装材料具有耐高温性的同时,环保性好,因此增大了包装材料的适用范围。2、该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通过将环氧树脂和聚酰亚胺作为主材料,聚酰亚胺是一种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耐高温性的优点,通过加入乙撑双硬酯酰胺,可提高聚酰亚胺的耐热耐候性,从而提高包装材料的耐高温性,同时通过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粉的配合,可提高包装材料的强度,也避免了制备过程中包装材料的损耗。3、该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通过在包装材料内添加二氧化硅、甲基硅树脂和聚硅氧烷树脂,可以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制备包装材料的耐高温性,同时使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包装材料具有抗老化性和一定的防腐性,从而包装材料的性能优越。4、该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中污染小,并且制备产量高,因此可以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设备的组成框图。图中:1、反应釜;2、烘箱;3、双螺杆挤压机;4、单螺杆挤压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耐高温环保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其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28份,二氧化硅5份,聚酰亚胺10份,玻璃纤维粉2份,甲基硅树脂1份,硅酸铝纤维3份,滑石粉2份,聚硅氧烷树脂9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3份。一种前述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环氧树脂28份,二氧化硅5份,聚酰亚胺10份,玻璃纤维粉2份,甲基硅树脂1份,硅酸铝纤维3份,滑石粉2份,聚硅氧烷树脂9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3份;(二)按重量取环氧树脂28份、聚酰亚胺10份、玻璃纤维粉2和乙撑双硬酯酰胺3份放入反应釜1中,并加入重量为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玻璃纤维粉和乙撑双硬酯酰胺份总重量3倍的去离子水,将其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三)按重量取二氧化硅5份、甲基硅树脂2份和聚硅氧烷树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


2.一种耐高温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准备环氧树脂15~28份,二氧化硅4~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份,甲基硅树脂1~4份,硅酸铝纤维3~5份,滑石粉1~3份,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
(二)按重量取环氧树脂15~2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放入反应釜(1)中,并加入重量为环氧树脂15~28份、聚酰亚胺10~15份、玻璃纤维粉2~6和乙撑双硬酯酰胺1~3份总重量3倍的去离子水,将其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三)按重量取二氧化硅4~8份、甲基硅树脂1~4份和聚硅氧烷树脂9~15份放入烘箱(2)内,在50~65℃下烘干10~13h;
(四)将上述步骤(三)烘干后的二氧化硅4~8份、甲基硅树脂1~4份和聚硅氧烷树脂9~15份加入进步骤(二)中的反应釜(1)内,继续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
(五)按重量取硅酸铝纤维3~5份和滑石粉1~3份,将其加入步骤(四)中反应釜(1)内,与混合物B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C;
(六)将混合物C放入双螺杆挤压机(3)内进行挤压处理,然后通过单螺杆挤压机(4)将其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阳汤汉良刘林羊陈之善叶锦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高新华园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