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33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元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所述封装材料一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27~33,所述封装材料二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45~55。通过使用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红外线接受器封装材料,以环氧树脂本身所具备的良好耐热性和耐冷性,当利用环氧树脂为主的改性材料作为红外线接收器的封装外壳,可以使外壳具备良好的环境温度适应性,通过利用环氧树脂为红外线接收器的外壳载体,即保证了红外线接收器封装的透光性能,又增加了抗压强度,进一步地,能提升红外线接收器的抗太阳光能力。

An infrared receiver packaging material resistant to sunligh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元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外线是与我们所熟悉的与太阳能、无线电波一样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光束通过三梭镜后会形成一条由红、黄、橙、绿、青、蓝、紫七色光排成的光谱,这些都是可见光,而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位于红光的外侧,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接收器是一种可以接收红外信号并能独立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频信号兼容的元件,体积和普通的塑封三极管差不多,适合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和红外线数据传输。目前,红外线接收器在家用电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现有的红外线接收器由于其本身的体积特征,导致现有红外线接收器抵抗太阳光的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后,现有红外线接收器的接收头容易出现光老化现象,因此需要从红外线生产源头提升红外线接受器的抗太阳光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红外线接收器抵抗太阳光能力较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包括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所述封装材料一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27~33,所述封装材料二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45~55。优选的,所述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中的色料均为黑色色料。优选的,所述色料为硫酸钡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A料为双酚A环氧树脂和改型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B料为双酚F环氧树脂和纯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封装材料一所包含的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和色料按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2、将封装材料而所包含的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B料盒色料按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S3、将S2所得混合物B投入到S1所得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固化成型。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正面开设有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红外接收头,所述接收窗的边沿安装有树脂保护面板,所述树脂保护面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筋,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依次贯穿设置有VCC引脚、GND引脚和OUT引脚,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贯穿安装有锁紧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红外线接受器封装材料,以环氧树脂本身所具备的良好耐热耐冷性,当作为红外线接收器的封装外壳,可以使外壳具备良好的环境温度适应性,通过利用环氧树脂为红外线接收器的外壳载体,即保证了红外线接收器封装的透光性能,又增加了抗压强度,进一步地,能提升红外线接收器的抗太阳光能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完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视角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接收窗;4红外接收头;5树脂保护面板;6防护筋;7VCC引脚;8GND引脚;9OUT引脚;10锁紧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包括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所述封装材料一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27~33,所述封装材料二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45~55。为配合上述材料使用,现提供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封装材料一所包含的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和色料按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2、将封装材料而所包含的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B料盒色料按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S3、将S2所得混合物B投入到S1所得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固化成型。本方案所涉及的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具有如下特性:1)通过使用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红外线接受器封装材料,以环氧树脂本身所具备的良好耐热耐冷性,当作为红外线接收器的封装外壳,可以使外壳具备良好的环境温度适应性。2)通过利用环氧树脂为红外线接收器的外壳载体,即保证了红外线接收器封装的透光性能,又增加了抗压强度,进一步地,能提升红外线接收器的抗太阳光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将封装材料一所包含的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和色料按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再将封装材料二所包含的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B料盒色料按比例称重后,同样进行充分搅拌,将封装材料二所使用的搅拌后的混合物加入到封装材料一所得到的混合物中,进一步搅拌,采用加热固化(100~120℃,固化3~4小时)的方式成型,且封装材料一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27~33,封装材料二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45~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包括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材料一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27~33,所述封装材料二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45~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包括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材料一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27~33,所述封装材料二的重量比为:环氧树脂A料:环氧树脂B料:色料=100:100:45~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材料一和封装材料二中的色料均为黑色色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料为硫酸钡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A料为双酚A环氧树脂和改型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太阳光的红外线接收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B料为双酚F环氧树脂和纯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舜伟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