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材料,以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45~90份聚丙烯,5~12份哑光母粒,0~25份滑石粉,0~25份增韧剂,0~2份其他助剂;哑光母粒,是以100份聚乙烯与0.5~3份交联剂为制备原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不高于50份的聚乙烯与交联剂混合均匀,以侧喂料添加入挤出机,剩余聚乙烯主喂料添加入挤出机,于160~170℃下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向原料配方体系中加入哑光母粒,能提高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强漫反射,降低光泽度;能够避免交联度过大导致的产品外观缺陷。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简单,通用性强。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with low gloss and good appearan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改性领域。
技术介绍
聚丙烯的密度小,成型加工性能好,改性空间大,在家电,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当聚丙烯材料在家电中用作外观材料时,往往要求较高光泽;诸多专利技术专利对高光泽度聚丙烯的提供大量有效制备方法;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作汽车内部饰件,不仅需要力学性能达到要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外观及其他综合性能;汽车内饰件除了部分装饰条考虑设计上的美观而高光泽度,其他部件通常要求具有哑光效果。汽车内饰件光泽度太高,将易产生强光反射,影响驾驶者行车安全及乘坐的舒适性。为满足市场需求,传统技术不断对聚丙烯材料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例如一种聚丙烯共混材料在挤出过程中组分聚乙烯发生交联反应,交联聚乙烯作为微凝胶在材料表面形成粗糙表面,照射光线漫反射形成消光效果;该技术方案中聚乙烯的交联反应不易控制,所制备复合材料哑光效果不稳定,易导致外观缺陷;另外,该技术方案通用性不强,挤出过程中交联反应得到复合材料对设备及操作人员有更高要求。再例如一种表面光泽度降低的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该技术方案中的通过无机物填充降低聚丙烯材料光泽度,该技术方案获得的聚丙烯材料的光泽度改善程度有限,并且损害材料力学性能平衡。因此,传统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依然存在光泽度及外观欠佳的缺陷,不适用于汽车内饰件。所以,亟待研发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所述哑光母粒,是以100份聚乙烯与0.5~3份交联剂为制备原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不高于30份的聚乙烯与交联剂混合均匀,以侧喂料添加入挤出机,剩余聚乙烯主喂料添加入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即得。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哑光母粒的制备中,熔融挤出的温度为160~170℃;所述的聚乙烯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交联剂选自过氧化二乙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乙烯基苯、三聚氰氨酸三丙烯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或/和均聚聚丙烯。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或/和三元乙丙橡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他助剂选自抗氧剂、润滑剂、耐候剂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上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聚乙烯、交联剂;先将不高于30份的聚乙烯与交联剂混合均匀,以侧喂料添加至挤出机,剩余聚乙烯主喂料添加至挤出机,挤出机温度设定在160~170℃,挤出造粒,获得哑光母粒;(2)将所述哑光母粒与聚丙烯、滑石粉、增韧剂、其他助剂混合均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获得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的熔融挤出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80~220℃,螺杆转速为450~550r/min。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的熔融挤出的条件包括真空度大于0.06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侧喂料添加交联剂与聚乙烯粉混合物,主喂料添加剩余聚乙烯,于合适的挤出温度下挤出、抽粒,减少聚乙烯在挤出段交联反应时间,得到较低交联度的交联聚乙烯哑光母粒;将该哑光母粒加入聚丙烯、滑石粉、增韧剂以及其他助剂中形成特定的原料配方体系。用该特定的原料配方体系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时,哑光母粒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表现出交联聚乙烯的微小凝胶颗粒状态,提高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强漫反射,实现降低光泽度的目的;并且,原料配方体系中加入合适交联度的哑光母粒,能够避免交联度过大而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存在交联聚乙烯凝胶大颗粒导致的产品外观缺陷(比如表面麻点、亮斑)。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步骤简单,通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均来自市购。实施例及对比例所用的具体原材料举例如下,但本专利技术适用原材料不仅限于这些材料:聚丙烯,所用牌号为燕山石化K6100、中海壳牌EP548R、独山子石化Z30S;增韧剂,为门尼粘度ML121℃1+4为25~3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乙烯,选用熔指为1~15g/10min的HDPE;滑石粉,为3000目滑石粉;助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润滑剂Znst、耐候剂UV-380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原料配方见表1)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30份HDPE粉与3份过氧化二乙丙苯混合均匀,添加到侧喂罐中,70份HDPE主喂料添加,挤出温度设定在160℃,挤出反应,制备得到哑光母粒1;(2)按照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配方称取物料,利用高混机中高速混合4~8min;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机各区间设定温度180℃,螺杆转速450r/min,真空度大于0.06MPa。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原料配方见表1)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20份HDPE粉与0.5份过氧化二乙丙苯混合均匀,添加到侧喂罐中,80份HDPE主喂料添加,挤出温度设定在170℃,挤出反应,制备得到哑光母粒1;(2)按照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配方称取物料,利用高混机中高速混合4~8min;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机各区间设定温度190℃,螺杆转速480r/min,真空度大于0.06MPa。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原料配方见表1)及其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所述哑光母粒,是以100份聚乙烯与0.5~3份交联剂为制备原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不高于30份的聚乙烯与交联剂混合均匀,以侧喂料添加入挤出机,剩余聚乙烯主喂料添加入挤出机,挤出机区间温度设定在160~170℃范围,挤出造粒,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交联剂选自过氧化二乙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乙烯基苯、三聚氰氨酸三丙烯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或/和均聚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剑城,张东,丁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