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21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06
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炉体上方的基板上设置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上设置顶板,顶板上设置环形的风管,风管一侧设置鼓风机,风管内周均匀分布吹风口,内壁内周均匀分布内吸尘口,内吸尘腔室内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使内吸尘腔室内分为第一吸尘腔室和第二吸尘腔室,外吸尘腔室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外吸尘口,外吸尘腔室内对应右挡板设置第二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使外吸尘腔室内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为第二导流板前侧朝向外吸尘口的空腔,后腔室为第二导流板后侧朝向第一出风口的空腔,第二导流板的末端设置转轴,转轴与旋转阀片铰接,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处设置抽风机;能够把烟尘抽吸干净,除尘效果也非常好,环保效果显著。

A medium frequency electric furnace device for gas curtain dedu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炉
,尤其涉及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最多的除尘炉盖为单支臂和双支臂两种,通过两条液压缸来控制炉盖的反转和开启,这种除尘炉盖结构庞大造价较高,在炉盖开启后除尘效果较差。现有除尘炉盖的缺点是每次加料时炉盖向上打开,加完料后再盖上,如此反复,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打开后吸尘效果差,对用户来说,为了加料方便往往打开后不再盖上,因此炉盖基本是个陪衬,更加导致除尘效果极差。因此怎样提高吸尘效果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打开炉盖时,能够把烟尘抽吸干净,除尘效果也非常好;另外在炉盖盖上时,不需要水平向封闭的气幕和吸力,将鼓风机和抽风机关闭以节约能源,结构简单合理,吸尘效果好,环保效果显著。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是由:炉体、壳体、基板、外壁、鼓风机、风管、内壁、内吸尘口、顶板、第一导流板、左挡板、右挡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第一吸尘腔室、第二吸尘腔室、第三吸尘腔室、第四吸尘腔室、转轴、旋转阀片、抽风机、外吸尘口构成;壳体内设置炉体,炉体上端的炉口外周壳体上端设置基板,基板上对应炉口处设置环形的内壁,内壁外周同心设置环形的外壁,内壁和外壁的上端水平设置顶板,顶板上中心对应炉口设置预留孔,基板、内壁、外壁与顶板之间围成内吸尘腔室,内吸尘腔室内一侧靠近进出料口处设置左挡板和右挡板,顶板上表面外周设置与内壁同心的环形的风管,风管一侧设置鼓风机,风管内周均匀分布吹风口,内壁内周均匀分布内吸尘口,外壁一侧靠近右挡板处设置第一出风口,内吸尘腔室内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使内吸尘腔室内分为第一吸尘腔室和第二吸尘腔室,基板的上表面外壁的外周对应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进出料口处和第一出风口处设置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所述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外吸尘口,外吸尘腔室内对应右挡板设置第二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使外吸尘腔室内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为第二导流板前侧朝向外吸尘口的空腔,后腔室为第二导流板后侧朝向第一出风口的空腔,第二导流板的末端设置转轴,转轴与旋转阀片铰接,第一导流板的末端延伸至后腔室内靠近转轴处,第一导流板的末端两侧为两个出口,旋转阀片以转轴为轴心旋转对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打开或关闭,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处设置抽风机。所述的第一导流板为S形板。所述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外侧面设置两个外吸尘口,第二导流板前侧朝向外吸尘口的腔室内通过第三导流板分隔为第三吸尘腔室和第四吸尘腔室,第三导流板的末端延伸至后腔室内靠近转轴处,第三导流板的末端两侧为两个出口,两个外吸尘口分别与第三吸尘腔室和第四吸尘腔室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三导流板为弧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鼓风机向风管内鼓风,风在风管内周均匀分布由吹风口吹出,在炉口上方形成向中心点汇聚的水平向封闭的气幕,可以把炉体内的烟尘封闭在气幕以下,抽风机使内吸尘腔室和外吸尘腔室内产生吸力,通过制动机构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旋转阀片旋转,旋转阀片以转轴为轴心旋转至前侧对前腔室的出风口关闭时,后腔室的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旋转阀片旋转至后侧对后腔室的出风口关闭时,前腔室的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旋转阀片旋转至中位时,对前腔室的出风口和后腔室的出风口均处于打开状态,炉体内的烟尘向上受水平向的气幕阻挡后向四周扩散,内吸尘口对烟尘吸收后,使一部分烟尘被吸入第一吸尘腔室,另一部分烟尘被吸入第二吸尘腔室,再经过后腔室由抽风机排出进入收集系统,基板的上表面对应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上方设置进出料嘴,用于进料或出料,出料时,倒料桶放置在进出料嘴的正下方,将炉体旋转使炉体内的料液由进出料嘴倒入倒料桶内,在倒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向上被外吸尘口吸入前腔室内,使一部分烟尘被吸入第三吸尘腔室,另一部分烟尘被吸入第四吸尘腔室,再经过前腔室的出风口由抽风机排出进入收集系统,打开炉盖时,能够把烟尘抽吸干净,除尘效果也非常好;另外在炉盖盖上时,不需要水平向封闭的气幕和吸力,将鼓风机和抽风机关闭以节约能源。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吸尘效果好,环保效果显著,适合普遍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中:炉体11、壳体12、基板2、外壁3、鼓风机31、风管32、内壁33、内吸尘口34、顶板4、第一导流板51、左挡板52、右挡板53、第二导流板54、第三导流板55、第一吸尘腔室61、第二吸尘腔室62、第三吸尘腔室63、第四吸尘腔室64、转轴71、旋转阀片72、抽风机8、外吸尘口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壳体12内设置炉体11,炉体11上端的炉口外周壳体12上端设置基板2,基板2上对应炉口处设置环形的内壁33,内壁33外周同心设置环形的外壁3,内壁33和外壁3的上端水平设置顶板4,顶板4上中心对应炉口设置预留孔,基板2、内壁33、外壁3与顶板4之间围成内吸尘腔室,内吸尘腔室内一侧靠近进出料口处设置左挡板52和右挡板53,顶板4上表面外周设置与内壁33同心的环形的风管32,风管32一侧设置鼓风机31,风管32内周均匀分布吹风口,内壁33内周均匀分布内吸尘口34,外壁3一侧靠近右挡板53处设置第一出风口,内吸尘腔室内设置第一导流板51,第一导流板51使内吸尘腔室内分为第一吸尘腔室61和第二吸尘腔室62,基板2的上表面外壁3的外周对应左挡板52和右挡板53之间的进出料口处和第一出风口处设置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所述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外吸尘口9,外吸尘腔室内对应右挡板53设置第二导流板54,第二导流板54使外吸尘腔室内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为第二导流板54前侧朝向外吸尘口9的空腔,后腔室为第二导流板54后侧朝向第一出风口的空腔,第二导流板54的末端设置转轴71,转轴71与旋转阀片72铰接,第一导流板51的末端延伸至后腔室内靠近转轴71处,第一导流板51的末端两侧为两个出口,旋转阀片72以转轴71为轴心旋转对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打开或关闭,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处设置抽风机8。所述的第一导流板51为S形板。所述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外侧面设置两个外吸尘口9,第二导流板54前侧朝向外吸尘口9的腔室内通过第三导流板55分隔为第三吸尘腔室63和第四吸尘腔室64,第三导流板55的末端延伸至后腔室内靠近转轴71处,第三导流板55的末端两侧为两个出口,两个外吸尘口9分别与第三吸尘腔室63和第四吸尘腔室64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三导流板55为弧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是由:炉体(11)、壳体(12)、基板(2)、外壁(3)、鼓风机(31)、风管(32)、内壁(33)、内吸尘口(34)、顶板(4)、第一导流板(51)、左挡板(52)、右挡板(53)、第二导流板(54)、第三导流板(55)、第一吸尘腔室(61)、第二吸尘腔室(62)、第三吸尘腔室(63)、第四吸尘腔室(64)、转轴(71)、旋转阀片(72)、抽风机(8)、外吸尘口(9)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2)内设置炉体(11),炉体(11)上端的炉口外周壳体(12)上端设置基板(2),基板(2)上对应炉口处设置环形的内壁(33),内壁(33)外周同心设置环形的外壁(3),内壁(33)和外壁(3)的上端水平设置顶板(4),顶板(4)上中心对应炉口设置预留孔,基板(2)、内壁(33)、外壁(3)与顶板(4)之间围成内吸尘腔室,内吸尘腔室内一侧靠近进出料口处设置左挡板(52)和右挡板(53),顶板(4)上表面外周设置与内壁(33)同心的环形的风管(32),风管(32)一侧设置鼓风机(31),风管(32)内周均匀分布吹风口,内壁(33)内周均匀分布内吸尘口(34),外壁(3)一侧靠近右挡板(53)处设置第一出风口,内吸尘腔室内设置第一导流板(51),第一导流板(51)使内吸尘腔室内分为第一吸尘腔室(61)和第二吸尘腔室(62),基板(2)的上表面外壁(3)的外周对应左挡板(52)和右挡板(53)之间的进出料口处和第一出风口处设置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所述由围板围成的外吸尘腔室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外吸尘口(9),外吸尘腔室内对应右挡板(53)设置第二导流板(54),第二导流板(54)使外吸尘腔室内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为第二导流板(54)前侧朝向外吸尘口(9)的空腔,后腔室为第二导流板(54)后侧朝向第一出风口的空腔,第二导流板(54)的末端设置转轴(71),转轴(71)与旋转阀片(72)铰接,第一导流板(51)的末端延伸至后腔室内靠近转轴(71)处,第一导流板(51)的末端两侧为两个出口,旋转阀片(72)以转轴(71)为轴心旋转对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打开或关闭,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出风口处设置抽风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是由:炉体(11)、壳体(12)、基板(2)、外壁(3)、鼓风机(31)、风管(32)、内壁(33)、内吸尘口(34)、顶板(4)、第一导流板(51)、左挡板(52)、右挡板(53)、第二导流板(54)、第三导流板(55)、第一吸尘腔室(61)、第二吸尘腔室(62)、第三吸尘腔室(63)、第四吸尘腔室(64)、转轴(71)、旋转阀片(72)、抽风机(8)、外吸尘口(9)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2)内设置炉体(11),炉体(11)上端的炉口外周壳体(12)上端设置基板(2),基板(2)上对应炉口处设置环形的内壁(33),内壁(33)外周同心设置环形的外壁(3),内壁(33)和外壁(3)的上端水平设置顶板(4),顶板(4)上中心对应炉口设置预留孔,基板(2)、内壁(33)、外壁(3)与顶板(4)之间围成内吸尘腔室,内吸尘腔室内一侧靠近进出料口处设置左挡板(52)和右挡板(53),顶板(4)上表面外周设置与内壁(33)同心的环形的风管(32),风管(32)一侧设置鼓风机(31),风管(32)内周均匀分布吹风口,内壁(33)内周均匀分布内吸尘口(34),外壁(3)一侧靠近右挡板(53)处设置第一出风口,内吸尘腔室内设置第一导流板(51),第一导流板(51)使内吸尘腔室内分为第一吸尘腔室(61)和第二吸尘腔室(62),基板(2)的上表面外壁(3)的外周对应左挡板(52)和右挡板(53)之间的进出料口处和第一出风口处设置由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霞赵哲张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鼎红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