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15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镁碳砖干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包括导料车和干燥设备本体,所述导料车通过导料轨道与干燥设备本体滑动连接,且导料轨道焊接于干燥设备本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干燥设备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双向热风风机,且干燥设备本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大小相同的操作腔,且两个操作腔分别为缓冲保温腔和干燥腔,使得同一批次的镁碳砖能进行同步转移,有效避免同一批镁碳砖出现干燥时间不一的现象;并且两个操作腔相互配合,有效保留了减少热量散失的优点,同时还实现了相邻两批镁碳砖干燥操作的部分重叠,从而达到缩短相邻两批镁碳砖的总体干燥时间的效果。

A quick drying equipment of magnesia carbon brick for la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
本技术属于镁碳砖干燥
,具体涉及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技术可知,在进行镁碳砖的干燥处理时,包括自然干燥和强制干燥两种方式:自然干燥利用太阳能作为光源,具有节能的优点,但干燥周期较长;强制干燥则是利用专业窑炉进行加热烘干,能有效缩短镁碳砖的干燥周期,但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例如:干燥设备在进行镁碳砖的进出料操作时,需要开启设备的密封门,若等待设备内部降温后再开启则影响干燥效率,若未降温时直接开启,则会导致大量热量通过密封门流出,不仅引起热量能源的浪费,还会引起工作环境温度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CN201721295865.0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提出了利用双重窑门机构实现泄露热量的回收,但是该机构所形成的缓冲空间较小,无法有效实现干燥窑内镁碳砖的统一输送,因而导致镁碳砖的输料时间被大大增加,并且由于镁碳砖的输料时长不一,从而导致同一批镁碳砖的干燥时间也有所不同,无法保证同一批镁碳砖干燥质量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镁碳砖干燥设备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输料时间过长、以及无法有效保证干燥质量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包括导料车和干燥设备本体,所述导料车通过导料轨道与干燥设备本体滑动连接,且导料轨道焊接于干燥设备本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干燥设备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双向热风风机,且干燥设备本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门,两个所述密封门分别为a/b,且干燥设备本体内部位于两个密封门中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分隔门,所述分隔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冲保温腔和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且缓冲保温腔和干燥腔的内部均安装有测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加热装置均包括安装座、安装支杆和加热管。优选的,所述干燥设备本体的顶端安装有热换器,所述热换器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水蒸气进管和冷风进管,且水蒸气进管与干燥腔连接,所述热换器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冷凝水出管和热风出管,且热风出管与缓冲保温腔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料车包括底座、连接支板和导料车层板,所述底座与导料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板和导料车层板均设有若干个,且连接支板数量为导料车层板数量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导料车层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边槽,两个所述边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导热板,且两个导热板之间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条,若干个所述导热条均位于导料车层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导热板远离导热条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变形导热片,且导热板、导热条和变形导热片均采用相同的导热金属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大小相同的操作腔,且两个操作腔分别为缓冲保温腔和干燥腔,使得同一批次的镁碳砖能进行同步转移,有效避免同一批镁碳砖出现干燥时间不一的现象;并且两个操作腔相互配合,有效保留了减少热量散失的优点,同时还实现了相邻两批镁碳砖干燥操作的部分重叠,从而达到缩短相邻两批镁碳砖的总体干燥时间的效果;实际操作时,需要干燥的镁碳砖批次越多,所能缩短的时间则越长,有效适用于大批量化的生产需要,大大提高了镁碳砖的干燥效率。(2)本技术设置了热换器,能有效实现排出水蒸气中热量的回收,从而实现缓冲保温腔内的预热作用,避免干燥腔与缓冲保温腔导通时,因缓冲保温腔内温度过低而引起热量的快速流失,从而进一步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能效果;另外,该热换器还能有效实现水蒸气的冷凝排出,有效降低整体设备内部的湿度,避免镁碳砖在设备内部出现二次回潮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镁碳砖的干燥效果。(3)本技术设置了热量均匀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个加热管、导热板和导热条,以此实现每个导料车层板的均匀加热,从而有效提高镁碳砖干燥时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导料车层板的俯视图;图中:1-导料车、11-底座、12-连接支板、13-导料车层板、14-边槽、15-导热板、16-导热条、17-变形导热片、2-干燥设备本体、21-热换器、22-水蒸气进管、23-冷风进管、24-冷凝水出管、25-热风出管、3-双向热风风机、4-密封门、5-分隔门、6-缓冲保温腔、7-干燥腔、71-加热装置、711-安装座、712-安装支杆、714-加热管、8-测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包括导料车1和干燥设备本体2,导料车1通过导料轨道与干燥设备本体2滑动连接,且导料轨道焊接于干燥设备本体2内部的底端,干燥设备本体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双向热风风机3,且干燥设备本体2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门4,两个密封门4分别为a/b,且干燥设备本体2内部位于两个密封门4中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分隔门5,分隔门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干燥腔7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71,且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的内部均安装有测温装置8,加热装置71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加热装置71均包括安装座711、安装支杆712和加热管714。如图1-图2所示,充分公开了干燥设备本体2的内部结构,其内部包括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两个空间,且两个空间大小相同,使得同一批次的镁碳砖能进行同步转移,有效避免同一批镁碳砖出现干燥时间不一的现象;上述结构在具体使用时,导料车1通过b处密封门4将镁碳砖直接导入干燥腔7内,然后在干燥腔7内进行加热干燥操作,在此过程中由测温装置8检测干燥腔7内的温度,而测温装置8采用温度传感器即可实现,干燥完成后开启分隔门5,使得干燥腔7与缓冲保温腔6形成导通,此时导料车1移至缓冲保温腔6内,然后关闭分隔门5,同时启动双向热风风机3,将干燥腔7内的剩余热量导入缓冲保温腔6内,导料车1上的镁碳砖在缓冲保温腔6内进行二次保温干燥,而干燥腔7内温度降低,则可进行后一批镁碳砖的进料操作,当进料完成后关闭b处密封门4,并在此启动双向热风风机3,将缓冲保温腔6内的热量导回至干燥腔7,使得缓冲保温腔6内温度降低,同时干燥腔7内的温度被快速升高,而后即可开启a处密封门4并进行前一批镁碳砖的出料操作;在上述整体过程中,同样保留了减少热量散失的优点,同时还实现了相邻两批镁碳砖干燥操作的部分重叠,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干燥设备中存在输料时间过长的问题,达到缩短相邻两批镁碳砖的总体干燥时间的效果,并且,需要干燥的镁碳砖批次越多,所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包括导料车(1)和干燥设备本体(2),所述导料车(1)通过导料轨道与干燥设备本体(2)滑动连接,且导料轨道焊接于干燥设备本体(2)内部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本体(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双向热风风机(3),且干燥设备本体(2)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门(4),两个所述密封门(4)分别为a/b,且干燥设备本体(2)内部位于两个密封门(4)中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分隔门(5),所述分隔门(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所述干燥腔(7)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71),且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的内部均安装有测温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71)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加热装置(71)均包括安装座(711)、安装支杆(712)和加热管(7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包括导料车(1)和干燥设备本体(2),所述导料车(1)通过导料轨道与干燥设备本体(2)滑动连接,且导料轨道焊接于干燥设备本体(2)内部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本体(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双向热风风机(3),且干燥设备本体(2)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门(4),两个所述密封门(4)分别为a/b,且干燥设备本体(2)内部位于两个密封门(4)中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分隔门(5),所述分隔门(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所述干燥腔(7)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71),且缓冲保温腔(6)和干燥腔(7)的内部均安装有测温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71)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加热装置(71)均包括安装座(711)、安装支杆(712)和加热管(7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用镁碳砖快速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本体(2)的顶端安装有热换器(21),所述热换器(2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水蒸气进管(22)和冷风进管(23),且水蒸气进管(22)与干燥腔(7)连接,所述热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华沈立宇张建峰林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汇华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