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96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属于汽车制动领域。包括阀体和护圈,刚性臂安装在阀体内,由锥形弹簧支撑保持水平静止,锥形弹簧安装在阀体座上,主缸推杆由护圈进行导向,主缸推杆座嵌入到阀体的槽凹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压装到刚性臂上。优点是结构新颖,提供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能安装到已有的智能电子助力器上,能显著提高电子助力器的响应特性,改善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A rigid feedback device for servo force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intelligent boo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制动领域的反馈装置,尤其是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用在制动系统中的电子智能助力器是通过电机来放大到作用在制动踏板上的输入力。用于机动车制动主缸建压的操纵装置,包括布置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踏板之间的前后壳体,以及内部用于使制动主缸建压的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还包括电动马达、导向装置、变速器装置,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机构将电动机的扭转运动转换成活塞的平移运动。现有电子助力器工作时,踏板上的输入力通过阀杆、阀体部件,并经橡胶反馈盘传递到制动主缸的活塞上。如图8橡胶反馈盘是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阀体部件作用在反馈盘的内圈上,使反馈盘产生形变,使得阀体部件与位移传感器发生位移差值,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位移差值信号发送到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出电机应产生的扭矩要求,再由变速器和纵向传动装置转化为伺服力,从而使阀体沿着轴向向前移动,同时将伺服力作用在反馈盘的外圈上直至反馈盘内、外圈压强相等,不再发生形变,位移传感器和阀体部件位移差值为零,电机停止转动,达到平衡状态,直到重新输入推杆力打破平衡状态,电机继续工作。橡胶反馈盘工作的过程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力是人踩踏制动踏板通过阀杆的输入力作用在橡胶反馈盘的内圈上;第二个作用力为来源电动机提供的伺服力通过阀体作用在橡胶反馈盘的外圈上;第三个作用力为液压制动管路通过主缸推杆传递回来的反作用力。但是电子助力器在工作时,橡胶反馈盘会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尤其在高温频繁制动时对橡胶反馈盘的损害极大,橡胶反馈盘与阀体部件接触部位如果受到严重的损伤,将降低使用寿命,影响助力器制动效果,减小制动力。由于橡胶材料的硬度与拉伸强度、弹性都相关,硬度与抗拉强度成正比,与弹性成反比。橡胶反馈盘不仅要有良好的弹性,还要有高的抗拉强度,弹性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反馈特性,高的抗拉强度表现在高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上。在长期使用后,橡胶会发生老化,反馈作用降低,影响伺服助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使其显著提高电子助力器的响应特性,改善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提高系统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阀体的底部作为第一限定表面,护圈的上表面作为第二限定表面与阀体的内表面作为第三限定面围成,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借助阀体的凹槽一和凹槽二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一底部的圆角位置一作为刚性臂一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二借助凹槽二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二底部的圆角位置二作为刚性臂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由锥形弹簧支撑保持水平静止,锥形弹簧安装在阀体座上,其中主缸推杆由护圈进行导向并且小径端穿过主缸推杆座中心孔,穿过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围成的中心孔;主缸推杆座嵌入到阀体的四个凹槽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压装到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上,该弹性挡圈与阀体上的四个成90度分布的卡爪一、卡爪二、卡爪三、卡爪四下方压接。本专利技术所述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具有对称特性,通过阀体上凹槽一和凹槽二两个对称定位槽限制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径向和旋转自由度,使得布置具有对称特性,力的作用同样具有对称性。本专利技术所述阀体的凹槽一、凹槽二都具有T型凹槽特征,垂直于纵向截面M1,且凹槽一和凹槽二都关于纵向截面M1两侧对称,同时两个凹槽一和凹槽二关于纵向截面M3对称,分别与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的凸台一和凸台二相吻合,同时底部圆角位置一和圆角位置二为刚性臂旋转提供让位空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缸推杆座第一让位空间、第二让位空间、第三让位空间和第四让位空间以纵向轴线K为中心成90度角均匀布置,目的为装配过程顺利通过阀体上四个卡爪而设计让位空间并减轻重量,中心孔位置为主缸推杆小径端通过预留空间并减轻重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锥形弹簧大径端支撑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下端小径端坐落在弹簧座上,弹簧座坐落在挡圈上,最后挡圈压入阀体座的环形槽内壁,保持锥形弹簧、弹簧座和挡圈与阀体座一起运动支撑刚性臂回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提供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能安装到已有的智能电子助力器上,能显著提高电子助力器的响应特性,改善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提高系统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静止状态立体截面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二维截面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在总成的纵向安装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缸推杆座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的三维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阀体的纵向截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阀体、主缸推杆座和挡圈装配过程的三维图;图8是橡胶式反作用盘的受力图。具体实施例由阀体1的底部作为第一限定表面,护圈9的上表面作为第二限定表面与阀体1的内表面作为第三限定面围成,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借助阀体1的凹槽一1a和凹槽二1b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一1a底部的圆角位置一1c作为刚性臂一5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二6借助凹槽二1b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二1b底部的圆角位置二1d作为刚性臂6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由锥形弹簧2支撑保持水平静止,锥形弹簧2安装在阀体座4上,其中主缸推杆10由护圈9进行导向并且小径端10a穿过主缸推杆座7中心孔7c,穿过刚性臂5一和刚性臂二6围成的中心孔e;主缸推杆座7嵌入到阀体1的四个凹槽内,并通过弹性挡圈8压装到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上,该弹性挡圈8与阀体1上的四个成90度分布的卡爪一1e、卡爪二1f、卡爪三1g、卡爪四1h下方压接,以防止主缸推杆座7窜动;所述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具有对称特性,通过阀体1上凹槽一1a和凹槽二1b两个对称定位槽限制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径向和旋转自由度,使得布置具有对称特性,力的作用同样具有对称性;所述阀体1的凹槽一1a、凹槽二1b都具有T型凹槽特征,垂直于纵向截面M1,且凹槽一1a和凹槽二1b都关于纵向截面M1两侧对称,同时两个凹槽一1a和凹槽二1b关于纵向截面M3对称,分别与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的凸台一5a和凸台二6a相吻合,同时底部圆角位置一1c和圆角位置二1d为刚性臂旋转提供让位空间;所述的主缸推杆座7第一让位空间7b、第二让位空间7c、第三让位空间7d和第四让位空间7f以纵向轴线K为中心成90度角均匀布置,目的为装配过程顺利通过阀体1上四个卡爪而设计让位空间并减轻重量,中心孔位置7c为主缸推杆小径端10a通过预留空间并减轻重量;所述的锥形弹簧2大径端支撑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下端小径端坐落在弹簧座11上,弹簧座11坐落在挡圈3上,最后挡圈3压入阀体座4的环形槽4b内壁,保持锥形弹簧2、弹簧座11和挡圈3与阀体座4一起运动支撑刚性臂回位。下边结合附图和工作原理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见图1,装置由阀体1做主要承载元件,刚性臂一5和刚性臂二6分别安装在阀体1的凹槽一1a和凹槽二1b中,由阀体座4、挡圈3、弹簧座11以及锥形弹簧2对其进行纵向支撑,阀体座4圆柱端通过阀体1中心孔与挡圈3过盈配合,同时弹性挡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阀体的底部作为第一限定表面,护圈的上表面作为第二限定表面与阀体的内表面作为第三限定面围成,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借助阀体的凹槽一和凹槽二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一底部的圆角位置一作为刚性臂一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二借助凹槽二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二底部的圆角位置二作为刚性臂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由锥形弹簧支撑保持水平静止,锥形弹簧安装在阀体座上,其中主缸推杆由护圈进行导向并且小径端穿过主缸推杆座中心孔,穿过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围成的中心孔;主缸推杆座嵌入到阀体的四个凹槽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压装到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上,该弹性挡圈与阀体上的四个成90度分布的卡爪一、卡爪二、卡爪三、卡爪四下方压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阀体的底部作为第一限定表面,护圈的上表面作为第二限定表面与阀体的内表面作为第三限定面围成,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借助阀体的凹槽一和凹槽二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一底部的圆角位置一作为刚性臂一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二借助凹槽二进行定位安装,凹槽二底部的圆角位置二作为刚性臂旋转时的让位结构,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由锥形弹簧支撑保持水平静止,锥形弹簧安装在阀体座上,其中主缸推杆由护圈进行导向并且小径端穿过主缸推杆座中心孔,穿过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围成的中心孔;主缸推杆座嵌入到阀体的四个凹槽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压装到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上,该弹性挡圈与阀体上的四个成90度分布的卡爪一、卡爪二、卡爪三、卡爪四下方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智能助力器伺服力的刚性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阀体上凹槽一和凹槽二两个对称定位槽限制刚性臂一和刚性臂二径向和旋转自由度,使得布置具有对称特性,力的作用同样具有对称性。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强张玉海孙忠昌李文惠成功张世强王维刘学生侯聪闻王超汤颖伟姜旭陈爽李丕雷涂中萍单国志吴宏立刘振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