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模具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模具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承力筒结构因具有抗扭转性能强,空间利用充分、承载能力宽、低的轴向热膨胀系数等优点,使其成为目前卫星等航天器承力结构的主流。此外,随着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对其材料的质量、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空间性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轻量化材料的应用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关注的热点。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轻量化材料。因此,卫星等航天器的承力筒大多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承力筒作为卫星等航天产品的主要承力件,必须保证其刚性足够。目前提高其刚性多采用筒体上布置网格状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加强筋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具体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来确定。当加强筋采用内置时,通常加强筋与筒体的连接采用后胶接来实现,这样会造成筒体和加强筋间无纤维连续层,影响承力筒结构的扭转性能,从而降低了航天产品的使用寿命。公开号为201410693176.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成型模具、硅橡胶芯模;所述金属成型模具包括第一芯模、第二芯模、第三芯模、固定支架、分瓣外模、盖板和脱模板;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芯模、固定支架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的两侧,脱模板设置在盖板外侧;/n所述硅橡胶芯模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设置在第二芯模的外侧;所述分瓣外模设置在固定支架、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成型模具、硅橡胶芯模;所述金属成型模具包括第一芯模、第二芯模、第三芯模、固定支架、分瓣外模、盖板和脱模板;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芯模、固定支架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的两侧,脱模板设置在盖板外侧;
所述硅橡胶芯模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设置在第二芯模的外侧;所述分瓣外模设置在固定支架、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圆柱状可拆卸支架,由多块支架单元连接形成;各所述支架单元由多个平行的环形金属环和多个纵向金属条连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金属环与纵向金属条通过设置的槽口相互扣住,再用螺钉紧固连接;
所述环形金属环由多个弧形金属环依次通过两端设置的插槽连接后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三芯模为圆环形状,第二芯模为内部加筋的圆环形状,分瓣外模为圆环形状,硅橡胶芯模设置在固定支架的环形金属环与纵向金属条连接形成的单元空格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第一芯模采用环向螺钉连接,脱模板和盖板的中央设置有通孔,与固定支架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成型制备碳纤维网格承力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模为空心结构,第二芯模的厚度为15mm;所述金属成型模具为钢质材料;所述分瓣外模包覆在第一芯模、第三芯模、固定支架的外周;
所述硅橡胶芯模为受热可发生膨胀继而产生压力的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祥,施静,叶奇飞,李世成,陆建榴,李涛,王琢,史文峰,谢钟清,曹恒秀,潘韵,储凤阳,叶鹏华,周栋,熊礽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