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产品脱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内部有倒扣、扣位等结构的塑胶产品,一般采用斜顶结构出模,斜顶设计相对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斜顶是顺着一定角度斜着向前推进,当斜顶向前一段行程后,这个扣位的位置就脱离了塑胶产品的内侧接触,从而使塑胶产品能顺利取出。然而,采用斜顶的注塑模具,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安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模结构占用空间大、材料浪费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芯,其中,脱模机构包括:模仁构件,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模芯上;斜顶座,设置在所述模仁构件下方,并在能够在开合模方向上相对所述模仁构件移动;弹性的斜顶摆杆,用于将成型产品顶离所述模芯,所述斜顶摆杆包括设置在所述模仁构件内且用于与所述成型产品接触的斜顶头部、与所述斜顶座连接的斜顶足部,以及连接所述斜顶头部与所述斜顶足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仁构件,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模芯上;/n斜顶座,设置在所述模仁构件下方,并在能够在开合模方向上相对所述模仁构件移动;/n弹性的斜顶摆杆,用于将成型产品顶离所述模芯,所述斜顶摆杆包括设置在所述模仁构件内且用于与所述成型产品接触的斜顶头部、与所述斜顶座连接的斜顶足部,以及连接所述斜顶头部与所述斜顶足部之间的斜顶身部;以及/n支撑块组件,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模芯上且位于所述模仁构件与所述斜顶座之间,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导向中间板和与所述导向中间板连接的支撑侧板,所述导向中间板与所述支撑侧板之间形成供斜顶身部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仁构件,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模芯上;
斜顶座,设置在所述模仁构件下方,并在能够在开合模方向上相对所述模仁构件移动;
弹性的斜顶摆杆,用于将成型产品顶离所述模芯,所述斜顶摆杆包括设置在所述模仁构件内且用于与所述成型产品接触的斜顶头部、与所述斜顶座连接的斜顶足部,以及连接所述斜顶头部与所述斜顶足部之间的斜顶身部;以及
支撑块组件,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模芯上且位于所述模仁构件与所述斜顶座之间,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导向中间板和与所述导向中间板连接的支撑侧板,所述导向中间板与所述支撑侧板之间形成供斜顶身部滑动的滑动空间;
所述斜顶身部上形成有第一接触面,所述支撑侧板面向所述导向中间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接触配合面,用于在开模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抵顶,以驱动所述斜顶头部向所述导向中间板的一侧摆动;所述第一接触配合面从所述支撑侧板的顶端向所述支撑侧板的底端并向背离所述导向中间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向中间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侧板之间,每个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导向中间板之间均形成有所述滑动空间;每个所述滑动空间内均滑动设置有所述斜顶摆杆的斜顶身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身部上形成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斜顶足部之间;所述所述导向中间板于所述滑动空间内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接触配合面,用于在合模时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抵顶,以驱动所述斜顶头部向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利,李芳,骆豪锋,邓日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