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8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包括第一对接筒、第一密封垫圈、第一连接板、第一紧固螺孔、密封凹槽、旋拧螺母、第二对接筒、第二密封垫圈、第二连接板、密封板、紧固螺丝和第二紧固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板呈外凸式焊接固定在第二对接筒的筒身底部,且密封板的长宽高均小于密封凹槽,且该密封板为一种密封橡胶制作而成的长方体构件,防止装置整体密封性不足,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形状大小均完全相等,且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呈左右对称式焊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紧密性。

A component that can prevent oil leakage of the bearing bush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件,具体为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属于防漏油组件

技术介绍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轴瓦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整体式轴瓦通常称为轴套,整体式轴瓦有无油沟和有油沟两种,轴瓦与轴颈采用间隙配合,一般不随轴旋转,轴瓦材料通常较软,内圆柱面不宜用磨削法加工,可以采用镗削、金刚镗削、刮削或研磨法加工,研磨时不应采用与轴径配研的方法,而应使用特制的、尺寸与轴瓦孔尺寸一样的研棒,刮削多用于部分瓦轴承,用宽刃刮刀机刮,手工刮削时,刮痕应浅,内表面形状复杂的轴瓦,应根据具体形状采用特殊的镗削方法。因此,则需要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的内壁上没有设置橡胶垫,导致防漏油的效果不明显,其二、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筒(1)、第一密封垫圈(2)、第一连接板(3)、第一紧固螺孔(4)、密封凹槽(5)、旋拧螺母(6)、第二对接筒(7)、第二密封垫圈(8)、第二连接板(9)、密封板(10)、紧固螺丝(11)和第二紧固螺孔(12);所述第一对接筒(1)连接设置在第二对接筒(7)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对接筒(1)、第二对接筒(7)共同构成该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的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垫圈(2)胶结设置在第一对接筒(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焊接固定设置在第一对接筒(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紧固螺孔(4)呈贯穿式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筒(1)、第一密封垫圈(2)、第一连接板(3)、第一紧固螺孔(4)、密封凹槽(5)、旋拧螺母(6)、第二对接筒(7)、第二密封垫圈(8)、第二连接板(9)、密封板(10)、紧固螺丝(11)和第二紧固螺孔(12);所述第一对接筒(1)连接设置在第二对接筒(7)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对接筒(1)、第二对接筒(7)共同构成该能够防止漏油电机轴瓦漏油的组件的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垫圈(2)胶结设置在第一对接筒(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焊接固定设置在第一对接筒(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紧固螺孔(4)呈贯穿式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上,所述密封凹槽(5)呈内凹式设置在第一对接筒(1)的顶部筒身内,所述旋拧螺母(6)紧固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的底部,所述第二对接筒(7)紧固连接设置在第一对接筒(1)的上方,所述第二密封垫圈(8)胶结设置在第二对接筒(7)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9)焊接固定设置在第二对接筒(7)的侧壁上,所述密封板(10)固定设置在第二对接筒(7)的筒身底部,所述紧固螺丝(1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9)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新罗长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石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