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冷却油道活塞及其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569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冷却油道活塞及其冷却系统,以提高对活塞各部分分别进行冷却的针对性,其活塞本体开设有上下布置的上冷却油道和下冷却油道,所述上冷却油道与第一活塞环岸及以上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冷却油道设置有上冷却油道入口和上冷却油道出口;所述下冷却油道与第二活塞环岸及以下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冷却油道设置有下冷却油道入口和下冷却油道出口,上冷却油道喷嘴与所述上冷却油道入口的位置相对应,下冷却油道喷嘴与所述下冷却油道入口的位置相对应。该双冷却油道活塞及其冷却系统使燃烧系统、发动机能够承受更高的热负荷,改善冷却能力,防止散热不佳引起的拉缸等重大故障发生。

Double cooling oil passage piston and its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冷却油道活塞及其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内燃发动机活塞
,尤其涉及一种双冷却油道活塞及其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功率密度大、热负荷较高的发动机来说,为了防止积碳、拉缸等故障,活塞冷却非常重要。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活塞大都具有单冷却油道的活塞冷却系统,对于较低的热负荷的发动机来说已经足够,但是对于超高功率密度、超高热负荷或有特殊需要的钢活塞发动机来说,单冷却油道的冷却能力则无法满足需求。中国技术专利CN207018100U公开了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其活塞主体的燃烧室下方留有外冷却油道,燃烧室与活塞环槽之间留有内冷却油道,内冷却油道与外冷却油道之间的隔层处开有进油孔,外冷却油道上开有回油孔。双倍的内冷油道容积,使环岸和燃烧室底部都得到了有效的冷却,加强活塞冷却的同时减轻活塞重量,满足了重型柴油发动机长寿命的要求。但是,对于发动机活塞来说,活塞一环岸和顶面的部分热裂、积碳风险较高,活塞二环岸以下的部分冷却需要相对较低,上述专利中,从活塞的顶面至活塞二环岸以下的部分用一个大的冷却油道统一进行冷却,一方面,不仅不能针对不同冷却需求提供机油,而且还会增大冷却油道喷嘴流量和机油的使用;另一方面,内、外冷却油道通过进油孔相通,两个油道不能分别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冷却油道的活塞,作为同一种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双冷却油道的活塞冷却系统,以提高对活塞各部分分别进行冷却的针对性,来满足超高功率密度、超高热负荷等发动机钢活塞对活塞冷却的需求。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冷却油道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开设有两个环形的冷却油道,所述活塞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周部设置有多条活塞环槽,相邻的所述活塞环槽之间的部分称为活塞环岸,在所述这些活塞环岸中,从上到下分别记为第一活塞环岸、第二活塞环岸,以此类推;两个所述冷却油道分别是上下布置的上冷却油道和下冷却油道;所述上冷却油道与所述第一活塞环岸及以上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冷却油道设置有上冷却油道入口和上冷却油道出口;所述下冷却油道与所述第二活塞环岸及以下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冷却油道设置有下冷却油道入口和下冷却油道出口。其中,所述活塞环槽有三条。其中,所述上冷却油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冷却油道的横截面积。其中,所述活塞是钢活塞。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冷却系统具有以上所述的任一种双冷却油道活塞以及上冷却油道喷嘴和下冷却油道喷嘴,所述上冷却油道喷嘴与所述上冷却油道入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冷却油道喷嘴与所述下冷却油道入口的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功效是:1)上冷却油道油腔较大,在满足机械可靠性的情况下可以尽量上移,满足活塞一环岸和顶面的冷却需求,防止积碳和冷却不足,降低活塞热裂和积碳风险。下冷却油道用于冷却活塞二环岸以下区域,此部位的冷却需要相对较低,冷却油腔可以相对缩小、冷却油道喷嘴流量减小,降低机油的使用,布置十分灵活,满足活塞中部的冷却需求。尤其对于双焊缝的钢活塞而言,双冷却油道可以加强配合钢活塞的焊接工艺需要,满足活塞顶面、活塞一环岸到三环岸的冷却需求。2)上、下冷却油道独立设置、分别控制,在发动机运行在相对较低负荷时,活塞温度相对高负荷时较低,此时对于活塞冷却能力需求也较低,可以通过电控系统分别智能调节上、下活塞冷却喷嘴的喷油量,在满足发动机冷却需要的同时,更加节能、节油。总之,本技术所揭示的双冷却油道活塞及其冷却系统,使燃烧系统、发动机能够承受更高的热负荷,改善冷却能力,防止散热不佳引起的拉缸等重大故障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双冷却油道的活塞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冷却油道入口,2-上冷却油道,3-上冷却油道出口,4-下冷却油道入口,5-下冷却油道,6-下冷却油道出口,7-上冷却油道喷嘴,8-下冷却油道喷嘴,9-燃烧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冷却油道的活塞冷却系统,包括活塞、上冷却油道喷嘴7和上冷却油道喷嘴8。所述活塞的活塞本体开设有两个环形的冷却油道,所述活塞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9,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周部设置有多条活塞环槽,相邻的所述活塞环槽之间的部分称为活塞环岸,在所述这些活塞环岸中,从上到下分别记为第一活塞环岸、第二活塞环岸,以此类推。两个所述冷却油道分别是上下布置的上冷却油道2和下冷却油道5;所述上冷却油道2与所述第一活塞环岸及以上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冷却油道2设置有上冷却油道入口1和上冷却油道出口3;所述下冷却油道5与所述第二活塞环岸及以下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冷却油道5设置有下冷却油道入口4和下冷却油道出口6。上冷却油道喷嘴7与上冷却油道入口1的位置相对应,下冷却油道喷嘴8与所述下冷却油道入口4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环槽有三条。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冷却油道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冷却油道5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是钢活塞。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切基于本技术的构思、结构和原理所做出的种种改进,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冷却油道活塞,包括:/n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开设有两个环形的冷却油道,所述活塞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周部设置有多条活塞环槽,相邻的所述活塞环槽之间的部分称为活塞环岸,在所述这些活塞环岸中,从上到下分别记为第一活塞环岸、第二活塞环岸,以此类推;其特征在于,/n两个所述冷却油道分别是上下布置的上冷却油道和下冷却油道;所述上冷却油道与所述第一活塞环岸及以上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冷却油道设置有上冷却油道入口和上冷却油道出口;所述下冷却油道与所述第二活塞环岸及以下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冷却油道设置有下冷却油道入口和下冷却油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却油道活塞,包括:
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开设有两个环形的冷却油道,所述活塞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周部设置有多条活塞环槽,相邻的所述活塞环槽之间的部分称为活塞环岸,在所述这些活塞环岸中,从上到下分别记为第一活塞环岸、第二活塞环岸,以此类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冷却油道分别是上下布置的上冷却油道和下冷却油道;所述上冷却油道与所述第一活塞环岸及以上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冷却油道设置有上冷却油道入口和上冷却油道出口;所述下冷却油道与所述第二活塞环岸及以下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冷却油道设置有下冷却油道入口和下冷却油道出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侯岩舒吕慧敏宁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