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导致土壤环境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汞(Hg)、镉(Cd)、铅(Pb)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因积累过量而产生生物毒性的铜(Cu)、镍(Ni)、锌(Zn)和锰(Mn)等常见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矿山的开采、化肥和农药的添加、污水灌溉及生活垃圾的排放等等造成这些重金属元素不断在土壤表层进行累积,从而对耕地、农产品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环境污染点位超标率达到19.4%,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农业部农产品污染防治重金属实验室调查全国3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区,结果表明农产品超标率达到12.1%,其中粮食重金属超标率达到10%以上。尤其近年来频发的“镉米”、“镉麦”、“血铅儿童”等重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污染土壤的修复和粮食的安全生产迫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修复污染土壤进行深度翻耕30-40cm,将土壤大颗粒粉碎、耙平、打垄,均匀撒播土壤修复材料,机械旋耕表层土壤18-22cm,使土壤修复材料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在土壤表层喷洒适量的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n-60%,稳定5-7天;其中,土壤修复材料是由质量比为40-65∶30-50∶10-25∶3-5的硫铝酸钙、硫酸钙、草木灰和磷酸矿化菌剂制备而成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修复污染土壤进行深度翻耕30-40cm,将土壤大颗粒粉碎、耙平、打垄,均匀撒播土壤修复材料,机械旋耕表层土壤18-22cm,使土壤修复材料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在土壤表层喷洒适量的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
-60%,稳定5-7天;其中,土壤修复材料是由质量比为40-65∶30-50∶10-25∶3-5的硫铝酸钙、硫酸钙、草木灰和磷酸矿化菌剂制备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材料的用量为中度污染土壤以每亩100~150kg,轻度污染土壤以每亩50~8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材料具体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步骤1:将硫铝酸钙、硫酸钙和草木灰分别进行风干、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2:将磷酸矿化菌剂混合均匀,菌体离心沉淀分离后放入半乳糖保护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复合微生物菌粉;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处理后的硫铝酸钙、硫酸钙、草木灰和磷酸矿化菌剂按40-65∶30-50∶10-25∶3-5质量比混合后,添加原料总质量比的10-15%水,投入成核反应器,在转子的转速为5000-6000rpm以及电压为200-300V的条件下保持2-5小时,制得直径2-3mm、高5-6mm的土壤修复材料颗粒。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宇,吴春江,王兆全,雷晓东,陈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