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63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包括两个下梯柱和两个上梯柱,两个所述下梯柱的相邻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梯杆,且下梯柱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插接有限位销,且限位销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两个所述下梯柱的相邻一侧外壁设置有限位杆,两个所述上梯柱的相邻一侧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梯杆,且上梯柱的一侧外壁焊接有铆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作业梯拼装简单,易折叠,使作业梯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其占用空间,使用更加方便,且使作业梯在搬运过程中更加省力,且效率更高,并且位于上梯柱顶端的铆钉可以提高对作业梯倚靠面的抓附力,与底板配合,支撑效果更佳。

A portable field operation ladder for 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
本技术涉及野外作业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
技术介绍
已知的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在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在野外作业,并经常使用到作业梯。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87672.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工程野外作业梯,包括梯体,还包括固定板和传送带,所述梯体包括长杆和横杆,所述横杆水平固定连接在两侧的长杆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梯体的右侧,所述传送活动安装在固定板上。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野外作业梯存在一定不足:该工作梯无法进行折叠,搬运过程中十分占用空间,不利于运输,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包括两个下梯柱(1)和两个上梯柱(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梯柱(1)的相邻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梯杆(2),且下梯柱(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插接有限位销(3),且限位销(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9),两个所述下梯柱(1)的相邻一侧外壁设置有限位杆(10),两个所述上梯柱(5)的相邻一侧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梯杆(6),且上梯柱(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铆钉(17),所述上梯柱(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活动孔(15),且活动孔(15)的内壁和限位销(3)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上梯柱(5)的底部外壁开有卡槽(16),且卡槽(16)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包括两个下梯柱(1)和两个上梯柱(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梯柱(1)的相邻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梯杆(2),且下梯柱(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插接有限位销(3),且限位销(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9),两个所述下梯柱(1)的相邻一侧外壁设置有限位杆(10),两个所述上梯柱(5)的相邻一侧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梯杆(6),且上梯柱(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铆钉(17),所述上梯柱(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活动孔(15),且活动孔(15)的内壁和限位销(3)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上梯柱(5)的底部外壁开有卡槽(16),且卡槽(16)的内壁和限位杆(10)的外壁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野外作业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环(4),且固定环(4)的外壁绕接有安全绳。


3.根据权利要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胜辉尹华彩赖韶华黄羽雕
申请(专利权)人:江联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