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9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22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闩锁,包括:壳体,其具有底壁;扳手,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中,通过枢转轴能够相对于壳体枢转以处于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滑块,位于壳体与扳手之间,能够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滑动,以使闩锁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其中,滑块的一端具有滑动槽,滑动槽至少部分地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扳手通过滑动轴联接到滑动槽,扳手能够通过滑动轴相对于滑块旋转,在旋转的同时,滑动轴能沿着滑动槽滑动,并推动滑块相对于壳体滑动。

Latch 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闩锁
本申请涉及一种闩锁,特别是一种能够自闭合的闩锁。
技术介绍
闩锁是一种常见的固定或闭合用装置,其用于将一个物件固定或闭合至另一个物件。闩锁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器、仪器、日常用品等许多领域。闩锁通常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闭合状态下,闩锁涉及的若干个物件无法彼此脱离,在打开状态下,闩锁涉及的若干个物件可以自由地脱离。在闩锁的某些应用领域中,期待闩锁具有自闭合的功能。例如,在闩锁从打开状态转换到闭合状态时,闩锁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部件趋于向闭合状态运动,或者当闩锁到达闭合状态时,闩锁的部件不容易脱离闭合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闩锁,其能够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种闩锁,包括:壳体,其具有底壁;扳手,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中,通过枢转轴能够相对于壳体枢转以处于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滑块,位于壳体与扳手之间,能够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滑动,以使闩锁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其中,滑块的一端具有滑动槽,滑动槽至少部分地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扳手通过滑动轴联接到滑动槽,扳手能够通过滑动轴相对于滑块旋转,在旋转的同时,滑动轴能沿着滑动槽滑动,并推动滑块相对于壳体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扳手处于其闭合位置时,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滑动轴的位置相对于枢转轴更远离壳体的底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扳手上固定地设置有U形卡簧,U形卡簧能通过使两支臂撑开和回缩而弹性变形,滑块上设有卡合部,以便在扳手处于其闭合位置时,卡簧借助其弹性变形卡合到卡合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扳手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滑动轴的位置相对于枢转轴更靠近壳体的底壁。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还设有按钮,按钮呈板状,插置于扳手与按钮之间;并且按钮被安装在扳手上,且能够在扳手上滑动;按钮上设置有钩槽或钩部,滑块上设置有与按钮的钩槽或钩部相对应的钩部或钩槽;当扳手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按钮的钩槽或钩部与滑块的对应的钩部或钩槽扣合,以将扳手与滑块相互锁定;按钮能够被操作为沿着使按钮的钩槽或钩部与滑块的钩部或钩槽解除接合的方向滑动,以释放扳手与滑块的锁定。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中还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安置在扳手与按钮之间,用以将按钮偏压至使其钩槽与钩部接合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底壁上设有底部开口,滑块设置滑动槽的部分以及滑动槽均延伸穿过底部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还设有锁芯,锁芯能穿过扳手上的锁芯孔,与滑块上的相应锁芯固定孔接合卡固,以便将扳手闭合到滑块,进而闭合到壳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闩锁处于闭合状态时,扳手与壳体的底壁基本平行;在闩锁处于打开状态时,扳手与壳体呈钝角。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闩锁处于闭合状态时,扳手的一个表面与壳体的侧壁的顶端基本齐平。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A-1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分解立体图;图3A-3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壳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4A-4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扳手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5A-5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滑块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6A-6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应用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闩锁处于闭合状态,图6C是沿图6B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A-7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应用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闩锁处于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的某一中间位置,图7C是沿图7B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图8A-8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的应用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闩锁处于打开状态(即闩锁的扳手完全打开状态),图8C是沿图8B的C-C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A-9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分解立体图;图11A-11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壳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12A-12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扳手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13A-13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滑块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14A-14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按钮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15A-15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应用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闩锁处于闭合状态且其扳手处于锁定状态,图15C是沿图15B的D-D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6A-16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应用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闩锁处于闭合状态但是其扳手处于解锁状态,图16C是沿图16B的E-E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7A-17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闩锁的应用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闩锁处于打开状态(即闩锁的扳手完全打开状态),图17C是沿图17B的F-F线截取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00、200闩锁110、210壳体111、211底壁112、212侧壁113、213枢转轴安装孔114、214底部开口120、220扳手121、221滑动轴孔122、222枢转轴孔123、223锁芯孔130、230滑块131、231滑动槽132卡合部133锁芯固定部233钩部141、241滑动轴142、242枢转轴143、243弹性件144、244锁芯145、245垫圈146、246锁舌250按钮251钩槽具体实施方式虽然本文参考特定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应被局限于所示细节。确切地说,在权利要求的等价方案的范围内且没有背离本技术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做出多种修改。本文中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向描述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这些方向,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首先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图1A-1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闩锁100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闩锁,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具有底壁;/n扳手,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中,通过枢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以处于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n滑块,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扳手之间,能够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以使所述闩锁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n其中,所述滑块的一端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扳手通过滑动轴联接到所述滑动槽,所述扳手能够通过所述滑动轴相对于所述滑块旋转,在旋转的同时,所述滑动轴能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并推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闩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具有底壁;
扳手,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中,通过枢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以处于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
滑块,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扳手之间,能够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以使所述闩锁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其中,所述滑块的一端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扳手通过滑动轴联接到所述滑动槽,所述扳手能够通过所述滑动轴相对于所述滑块旋转,在旋转的同时,所述滑动轴能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并推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扳手处于其闭合位置时,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滑动轴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枢转轴更远离所述壳体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扳手上固定地设置有U形卡簧,所述U形卡簧能通过使两支臂撑开和回缩而弹性变形,所述滑块上设有卡合部,以便在所述扳手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所述卡簧借助其弹性变形卡合到所述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扳手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滑动轴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枢转轴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闩锁还设有按钮,所述按钮呈板状,插置于所述扳手与所述按钮之间;并且所述按钮被安装在所述扳手上,且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索斯科锁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