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0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缺口和凸块,位于所述缺口下方的楼板本体上开设有向下的卡槽,所述凸块的下端面对应于卡槽设置有卡块,所述楼板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楼板的下端面对应于加强肋板开设有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楼板本体可在各个方向互相对接,组成整体性结构,保证了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

A high strength prefabricated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部件部品,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多种类型。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二战后,发达国家为适应大规模快速建设住房的需求和全面提高建筑质量、品质的需要,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欧洲发达国家采用的现代化手段搭建建筑的比例高达80%左右,日本、美国都达到70%以上。而我国工业化率不到7%,目前建筑施工仍以现场浇筑作业为主,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建筑产业现代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预制楼板在进行装配连接时,仅在相邻楼板的连接处进行灌浆浇注,连接稳定性较差,且连接处容易发生相对位移,进而造成相邻楼板错位等情况,严重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缺口和凸块,位于所述缺口下方的楼板本体上开设有向下的卡槽,所述凸块的下端面对应于卡槽设置有卡块,所述楼板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楼板的下端面对应于加强肋板开设有肋槽。进一步地,楼板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平行于楼板本体的连接筋,所述楼板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与连接筋相匹配的连接孔。前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卡槽为燕尾槽。前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加强肋板至少设置有三块,所述加强肋板沿楼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前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加强肋板的纵截面为半圆形。前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楼板本体内部开设有贯穿楼板本体的预制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楼板本体的两侧对应设置缺口和凸块,使相邻的楼板本体在进行宽度方向的对接时,可通过缺口与凸块的配合实现搭接,不仅使相邻的楼板本体之间可互相提供支撑力,而且增加了相邻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灌浆浇注的效果更高,保证楼板连接的稳定性;(2)本技术在缺口下方的楼板本体上开设有卡槽,并对应地在凸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卡块,通过卡块卡入卡槽,不仅可保证相邻楼板连接时精确性,不会发生错位,而且可对相邻的楼板本体起到前后方向的限位作用,避免在灌浆浇注的过程中楼板发生相对位移而影响楼板整体的稳定性;将卡槽设置为燕尾槽,使卡块与卡槽还可对相邻的楼板本体起到左右方向的限位作用;(3)本技术在楼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对应设置有加强肋板以及肋槽,加强肋板可增加楼板本体长度方向的强度,另外,通过加强肋板与肋槽的配合,便于相邻的楼板本体上下对接,且可起到左右方向的限位作用;(4)本技术在楼板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对应设置连接孔和连接筋,便于相邻的楼板本体前后对接,结合上述的结构,使相邻的楼板本体可在各个方向互相对接,组成整体性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其中:1、楼板本体;2、缺口;3、凸块;4、卡槽;5、卡块;6、加强肋板;7、肋槽;8、连接筋;9、连接孔;10、预制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参见图1,在楼板本体1的右侧面的上端开设有长方体状的缺口2,在楼板本体1的左侧面上端设置有与缺口2形状相匹配的凸块3,使相邻的两块预制楼板在进行左右方向的装配时,可将凸块3搭接在缺口2处实现对接。位于缺口2下方的楼板本体1上开设有四个燕尾槽,燕尾槽的一端延伸至楼板本体1的右端,四个燕尾槽沿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凸块3的下端面上对应于燕尾槽设置有形状与燕尾槽相同的卡块5,在进行装配时,可将卡块5卡入燕尾槽中,卡块5与燕尾槽配合对相邻楼板本体1之间不仅起到了前后方向的限位作用,同时起到了左右方向的限位作用,使相邻楼板本体1装配更为稳定。在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三块加强肋板6,参见图1,加强肋板6均沿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加强肋板6的纵截面为半圆形,三块加强肋板6沿楼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列;在楼板本体1的下端面对应于加强肋板6设置有肋槽7,当相邻的两块楼板本体1上下对接时,下方楼板本体1的加强肋板6可嵌入上方楼板本体1的肋槽7中,便于装配时的定位,同时可起到左右方向的限位作用。在楼板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两根连接筋8,连接筋8平行于楼板本体1设置,且沿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连接筋8分别位于楼板本体1后端面的两侧,在楼板本体1的前端对应开设有两个连接孔9,当相邻的两块楼板前后对接时,前方楼板本体1后端的连接筋8可伸入后方楼板本体1前端的连接孔9内,实现前后方向的对接。综上,本实施例描述的楼板本体1,相邻的楼板本体1可在各个方向互相对接,组成整体性结构,结构稳定。另外,在楼板本体1内部还开设有四个预制孔10,预制孔10沿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贯穿楼板本体1。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缺口(2)和凸块(3),位于所述缺口(2)下方的楼板本体(1)上开设有向下的卡槽(4),所述凸块(3)的下端面对应于卡槽(4)设置有卡块(5),所述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肋板(6),所述楼板的下端面对应于加强肋板(6)开设有肋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缺口(2)和凸块(3),位于所述缺口(2)下方的楼板本体(1)上开设有向下的卡槽(4),所述凸块(3)的下端面对应于卡槽(4)设置有卡块(5),所述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肋板(6),所述楼板的下端面对应于加强肋板(6)开设有肋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平行于楼板本体(1)的连接筋(8),所述楼板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与连接筋(8)相匹配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