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防咬伤型通气导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心血管内科护理
,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防咬伤型通气导管。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问题,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猝死、心里衰竭、心肌梗死等病症,心血管患者经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在护理急救时,需要对患者给予开放气道,置口咽通气管,进行吸痰、吸氧,或者进行膈下腹部冲击、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为患者的生命支持提供条件,提高护理和抢急救成功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急救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抽搐等情况咬伤自己或者咬坏通气导管,对抢救工作造成不便,因此,在通气导管上都设置有牙垫,对患者和通气导管进行保护,但是目前使用的通气导管为已经成型且质地较硬的塑料制成,当患者的发病情况较重,咬合力很大时,仍有可能咬变形甚至咬坏塑料的通气导管,使用起来,并不安全可靠,另外,由于通气导管已经固定成型,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比如小儿和成人,其口咽通道的尺寸并不一样,固定形状的通气导管会刺激到患者的口咽,易引起恶心、呕吐,有吸入性危险,或引起喉痉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防咬伤型通气导管,包括硬质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管(1)的外侧设置有挡板(2),硬质管(1)的外侧且位于挡板(2)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保护垫(3),硬质管(1)的内部安装有撑板(4),硬质管(1)的内部且位于撑板(4)的外侧活动插接有软导管(5),硬质管(1)的外侧且位于挡板(2)的右侧活动套接有转环(6),撑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活动座(7)安装有磁柱(8),硬质管(1)的内部且位于转环(6)和磁柱(8)之间活动安装有链带(9),链带(9)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磁柱(8)相对应的磁块一(10)和磁块二(11),转环(6)和链带(9)之间通过齿轮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防咬伤型通气导管,包括硬质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管(1)的外侧设置有挡板(2),硬质管(1)的外侧且位于挡板(2)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保护垫(3),硬质管(1)的内部安装有撑板(4),硬质管(1)的内部且位于撑板(4)的外侧活动插接有软导管(5),硬质管(1)的外侧且位于挡板(2)的右侧活动套接有转环(6),撑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活动座(7)安装有磁柱(8),硬质管(1)的内部且位于转环(6)和磁柱(8)之间活动安装有链带(9),链带(9)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磁柱(8)相对应的磁块一(10)和磁块二(11),转环(6)和链带(9)之间通过齿轮组件(12)啮合连接,保护垫(3)靠近软导管(5)的一侧通过绳子(13)连接有滑块(14),转环(6)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块(14)对应的楔形块(15),保护垫(3)上安装有压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防咬伤型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龄,金雪,顾岩,张光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