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544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5~10份、氢化聚癸烯15~20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7份、鲸蜡硬脂醇1.5~3份、硬脂酰谷氨酸钠8~10份、山茶籽油12~25份、可可籽脂1~2份、氢化卵磷脂0.5~1.5份、牛油果树果脂5~7份、野大豆提取物0.5~3份、燕麦胚芽油0.5~2份、燕麦肽0.3~0.8份;籽研修护体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第一混合溶液;S2:制备第二混合溶液;S3:制备第三混合溶液;S4:制备第四混合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籽研修护体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籽研修护体乳液能够有效的对使用者全身的肌肤进行保湿,去除肌肤的干纹,对皮肤起到舒缓、消炎、抗衰老和提高皮肤光泽的作用。

Seed body protective emuls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化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身体修护乳液是浴后涂抹在身体上的乳液,它可以为皮肤补充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防止皮肤干燥缺水,还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肌肤水分的流失,但是,现有的籽研修护体乳液存在一些缺陷,对使用者全身的肌肤保湿的效果不够有效,且在去除肌肤的干纹,以及舒缓、消炎、抗衰老和提高皮肤光泽方面的效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为此,提出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5~10份、氢化聚癸烯15~20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7份、鲸蜡硬脂醇1.5~3份、硬脂酰谷氨酸钠8~10份、山茶籽油12~25份、可可籽脂1~2份、氢化卵磷脂0.5~1.5份、牛油果树果脂5~7份、野大豆提取物0.5~3份、燕麦胚芽油0.5~2份、燕麦肽0.3~0.8份、马齿苋提取物0.5~3份、卡波姆0.2~1份、黄原胶0.5~2份、生育酚0.5~2份、泛醇1~2份、透明质酸钠0.5~1份、低聚果糖0.2~0.5份、尿囊素0.1~0.5份、对羟基苯乙酮0.2~1份、精氨酸0.1~0.5份、1,2-己二醇1.5~5份、乙基己基甘油3~5份以及去离子水5~15份。前述籽研修护体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第一混合溶液,在容器中加入水、甘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山茶籽油、硬脂酰谷氨酸钠、可可籽脂、氢化卵磷脂、牛油果树果脂、氢化聚癸烯、鲸蜡硬脂醇、低聚果糖、燕麦胚芽油加热至75℃并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溶液;S2:制备第二混合溶液,将野大豆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卡波姆、黄原胶、泛醇、生育酚、燕麦肽、尿囊素、对羟基苯乙酮、精氨酸加水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S3:制备第三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加入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溶液;S4:制备第四混合溶液,在第三混合溶液中加入防腐剂并搅拌得到第四混合溶液,制得籽研修护体乳液。优选的,在S1中,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0.5h、室温放置4h。优选的,在S2中,所述去离子水为常温水。优选的,在S3中,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处于匀速搅拌状态。优选的,在S4中,所述第四混合溶液搅拌时长为1h。优选的,在S4中,所述防腐剂为1,2-己二醇和乙基己基甘油。优选的,在S4中,将所述第四混合溶液,分装入瓶即可得到籽研修护体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籽研修护体乳液,通过独特的配方设计,能够有效的对使用者全身的肌肤进行保湿,并能去除肌肤的干纹,还可以对皮肤起到舒缓、消炎、抗衰老和提高皮肤光泽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籽研修护体乳液,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5~10份、氢化聚癸烯15~20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7份、鲸蜡硬脂醇1.5~3份、硬脂酰谷氨酸钠8~10份、山茶籽油12~25份、可可籽脂1~2份、氢化卵磷脂0.5~1.5份、牛油果树果脂5~7份、野大豆提取物0.5~3份、燕麦胚芽油0.5~2份、燕麦肽0.3~0.8份、马齿苋提取物0.5~3份、卡波姆0.2~1份、黄原胶0.5~2份、生育酚0.5~2份、泛醇1~2份、透明质酸钠0.5~1份、低聚果糖0.2~0.5份、尿囊素0.1~0.5份、对羟基苯乙酮0.2~1份、精氨酸0.1~0.5份、1,2-己二醇1.5~5份、乙基己基甘油3~5份以及去离子水5~15份。前述籽研修护体乳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第一混合溶液,在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甘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山茶籽油1、硬脂酰谷氨酸钠、可可籽脂、氢化卵磷脂、牛油果树果脂、氢化聚癸烯、鲸蜡硬脂醇、低聚果糖、燕麦胚芽油加热至75℃并搅拌0.5h,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搅拌0.5h后的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室温放置4h;S2:制备第二混合溶液,将野大豆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卡波姆、黄原胶、泛醇、生育酚、燕麦肽、尿囊素、对羟基苯乙酮、精氨酸加常温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S3:制备第三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加入处于匀速搅拌状态的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溶液;S4:制备第四混合溶液,在第三混合溶液中加入将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并搅拌1h得到第四混合溶液,将第四混合溶液分装入瓶即可得到籽研修护体乳液。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籽研修护体乳液,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5份、氢化聚癸烯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份、鲸蜡硬脂醇1.5份、硬脂酰谷氨酸钠8份、山茶籽油12份、可可籽脂1份、氢化卵磷脂0.5份、牛油果树果脂5份、野大豆提取物0.5份、燕麦胚芽油0.5份、燕麦肽0.3份、马齿苋提取物0.5份、卡波姆0.2份、黄原胶0.5份、生育酚0.5、泛醇1份、透明质酸钠0.5份、低聚果糖0.2份、尿囊素0.1份、对羟基苯乙酮0.2份、精氨酸0.1份、1,2-己二醇1.5份、乙基己基甘油3份以及去离子水5份。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第一混合溶液,在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甘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山茶籽油1、硬脂酰谷氨酸钠、可可籽脂、氢化卵磷脂、牛油果树果脂、氢化聚癸烯、鲸蜡硬脂醇、低聚果糖、燕麦胚芽油加热至75℃并搅拌0.5h,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搅拌0.5h后的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室温放置4h;S2:制备第二混合溶液,将野大豆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卡波姆、黄原胶、泛醇、生育酚、燕麦肽、尿囊素、对羟基苯乙酮、精氨酸加常温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S3:制备第三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加入处于匀速搅拌状态的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溶液;S4:制备第四混合溶液,在第三混合溶液中加入将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并搅拌1h得到第四混合溶液,将第四混合溶液分装入瓶即可得到籽研修护体乳液。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籽研修护体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籽研修护体乳液,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8份、氢化聚癸烯18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份、鲸蜡硬脂醇2.5份、硬脂酰谷氨酸钠9份、山茶籽油20份、可可籽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5~10份、氢化聚癸烯15~20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7份、鲸蜡硬脂醇1.5~3份、硬脂酰谷氨酸钠8~10份、山茶籽油12~25份、可可籽脂1~2份、氢化卵磷脂0.5~1.5份、牛油果树果脂5~7份、野大豆提取物0.5~3份、燕麦胚芽油0.5~2份、燕麦肽0.3~0.8份、马齿苋提取物0.5~3份、卡波姆0.2~1份、黄原胶0.5~2份、生育酚0.5~2份、泛醇1~2份、透明质酸钠0.5~1份、低聚果糖0.2~0.5份、尿囊素0.1~0.5份、对羟基苯乙酮0.2~1份、精氨酸0.1~0.5份、1,2-己二醇1.5~5份、乙基己基甘油3~5份以及去离子水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籽研修护体乳液,其特征在于,其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甘油5~10份、氢化聚癸烯15~20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7份、鲸蜡硬脂醇1.5~3份、硬脂酰谷氨酸钠8~10份、山茶籽油12~25份、可可籽脂1~2份、氢化卵磷脂0.5~1.5份、牛油果树果脂5~7份、野大豆提取物0.5~3份、燕麦胚芽油0.5~2份、燕麦肽0.3~0.8份、马齿苋提取物0.5~3份、卡波姆0.2~1份、黄原胶0.5~2份、生育酚0.5~2份、泛醇1~2份、透明质酸钠0.5~1份、低聚果糖0.2~0.5份、尿囊素0.1~0.5份、对羟基苯乙酮0.2~1份、精氨酸0.1~0.5份、1,2-己二醇1.5~5份、乙基己基甘油3~5份以及去离子水5~15份。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籽研修护体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第一混合溶液,在容器中加入水、甘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山茶籽油、硬脂酰谷氨酸钠、可可籽脂、氢化卵磷脂、牛油果树果脂、氢化聚癸烯、鲸蜡硬脂醇、低聚果糖、燕麦胚芽油加热至75℃并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S2:制备第二混合溶液,将野大豆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卡波姆、黄原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诗琴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族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