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建伟专利>正文

一种回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42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填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挖掘机中破碎锤锥头上的应力传递锥头,所述应力传递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力板,且该应力板与所述应力传递锥头保持垂直,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与应力板之间设有应力弹簧;该回填装置能够安装在挖掘机的破碎锤锥头上,通过挖掘机带动该回填装置的应力板发生振动对回填料进行夯实,能够有效的保证回填洞的回填效果,同时在回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该回填装置将回填料推入到回填洞中,夯实和推入为一体,节省了回填的时间和回填的使用设备,节约了回填的人力和财力。

A backfil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填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填洞回填
,尤其涉及一种回填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黄土地质为代表的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省,受地表径流冲刷大,受地下水的淘空影响深远,以及人为矿产作业的采空区范围,均有落水洞的形成。落水洞形式多种多样,内部结构复杂多变,在传统处理作业过程中,主要采用浅表切割开挖后,以水稳结合料碾压成型回填。或对空洞区域采取注浆处理,达到固结后,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为提供荷载传递,起到承载性作用。传统方法无机结合料回填:在距离地表3m范围内,根据处理面积,进行预先切槽,然后选用无机结合料,通过机械拌和,形成石灰土、水泥土、碎石土等填筑材料。确定松铺系数后,进行分层碾压;特点:处理深度不足,对周边扰动大,无机结合材料单价高。压实机具无法有效作业。传统方法注浆回填:根据回填范围,大批量拌制水泥浆液,采用高压注浆和混凝土,补充落水洞的空洞部位;特点:作为回填方式,采用界面区域回填,两种介质,无法有效粘结成为一体,回填材料成本高,代价大,回填质量很难达到要求。作为隐蔽性工程,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处理不彻底,填筑处理材料造价高,注浆收缩变形大,处置代价大,深层地段无法填筑,大型机械无法操作控制,压实度无法保证,隐患风险性持续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挖掘机上,通过应力传递至应力锤板,通过分层振动,密实挤压扩充空洞点的回填装置及回填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填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挖掘机中破碎锤锥头上的应力传递锥头,所述应力传递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力板,且该应力板与所述应力传递锥头保持垂直,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与应力板之间设有应力弹簧。所述应力板的中部焊接有锥形筒,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插入到锥形筒并延伸到锥形筒内的应力弹簧中,且该应力弹簧与应力板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筒的上端与挖掘机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破碎锤锥头与应力传递锥头通过连接抱箍固定连接。所述应力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且该多个透气孔均匀分布在锥形筒的四周。所述应力传递锥头的锤头插入到应力弹簧中,且该应力弹簧的上端卡在应力传递锥头的上端。所述应力板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应力板垂直的柱状体。所述应力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形锥头。所述应力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挖掘机发动机功率,带动破碎锤锥头,通过抱箍,将高能应力锤连接。高强应力锤采用整体焊接,在向下接触介质后,通过帯簧锥头,将应力传递至应力锤板,通过分层振动,密实挤压扩充空洞点,并行发出的液压应力,向下挤压,使松散土体达到密实状态;应力传递钢板与连接锥头,采用2cm钢板无间隙焊接,在与破碎锤锥头连接部位,设置防震断弹簧。为防止高能应力传递过程中,发生滑脱以外,在应力钢板与锥头处,对称焊接保险环,通过保险绳外挂至破碎锤端头的挂点,预防脱落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是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应力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图破碎锤锥头与应力传递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应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应力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具有柱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具有三角形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具有弧形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回填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挖掘机6中破碎锤锥头7上的应力传递锥头3,所述应力传递锥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力板4,且该应力板4与所述应力传递锥头3保持垂直,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3与应力板4之间设有应力弹簧5。该装置在使用时安装在所述的挖掘机的破碎锤锥头上,通过该挖掘机提供驱动动力,在进行回填时,所述的挖掘机带动应力传递锥头3推动堆放到回填料推入到回填洞中,然后驱动应力传递头=锥头进行振动,该应力传递锥头在振动的过程中带动引力板发生相应的振动,对进入到回填洞中的回填料进行夯实,保证了回填洞能够进行有效的回填,并且保证了回填洞不会发生下沉的情况,所述压力弹簧5能够保证在应力传递锥头带动压力板进行振动时,能够有效的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避免了应力板与回填料发生碰撞时,造成应力板发生损坏的情况。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应力板4与应力传递锥头3之间的连接,如图4所述应力板4的中部焊接有锥形筒401,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3插入到锥形筒401并延伸到锥形筒401内的应力弹簧5中,且该应力弹簧5与应力板4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筒401的上端与挖掘机6通过钢丝绳1固定连接。在安装时,将压力弹簧装入到焊接为一体的锥形筒与应力板的筒中,然后将所述应力传递锥头插入到该锥形筒中,并使应力传递锥头3的锤头插入到应力弹簧5中,并使应力弹簧5的上端卡在应力传递锥头3的上端。然后将锥形筒401的上端与挖掘机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起来,具体的是在所述的锥形筒401的上部固定设有圆形筒,该圆形筒的半径与锥形筒上端的半径相同,在使用时,所述的挖掘机带动应力传递锥头3进行转动,该应力传递锥头带动压缩弹簧进行转动,此时应力板在其带动下进行振动,对回填料进行夯实振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破碎锤锥头与应力传递锤头3之间的连接,如图3所述破碎锤锥头7与应力传递锥头3通过连接抱箍8固定连接。在连接时,将所述破碎锤锥头7的下端与应力传递锥头3的上端对齐,然后将连接抱箍箍在所述的破碎锤锥头7与应力传递锥头3之间,然后拉动连接抱箍的拉条,将所述破碎锤锥头7与应力传递锥头3固定连接起来。进一步的,在通过应力板对回填洞进行夯实时,由于回填料中具有空气或水,在应力板进行夯实时,回填料中的空气或水被挤出,会对应力板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导致应力板对回填料的夯实力,为解决此目的如图5所述应力板4上设有多个透气孔402,且该多个透气孔402均匀分布在锥形筒401的四周。该透气孔能够有效的保证在应力板下压时,空气能够有效的穿过透气孔,减少应力板使用的应力。同时在所述在应力钢板与锥头处,对称焊接保险环,通过保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挖掘机(6)中破碎锤锥头(7)上的应力传递锥头(3),所述应力传递锥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力板(4),且该应力板(4)与所述应力传递锥头(3)保持垂直,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3)与应力板(4)之间设有应力弹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挖掘机(6)中破碎锤锥头(7)上的应力传递锥头(3),所述应力传递锥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力板(4),且该应力板(4)与所述应力传递锥头(3)保持垂直,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3)与应力板(4)之间设有应力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板(4)的中部焊接有锥形筒(401),所述的应力传递锥头(3)插入到锥形筒(401)并延伸到锥形筒(401)内的应力弹簧(5)中,且该应力弹簧(5)与应力板(4)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筒(401)的上端与挖掘机(6)通过钢丝绳(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锤锥头(7)与应力传递锥头(3)通过连接抱箍(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伟李国栋孙艳杰孙华斌魏方晓李君牛鸿武边永宁梁玉茂闫志长
申请(专利权)人:高建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