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2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处理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梁筏基础层、素混凝土垫层以及褥垫层,所述褥垫层下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上端部伸入所述褥垫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钻孔灌注施工形成混凝土桩,成桩后与天然土融合一起承受上部荷载,并通过褥垫层调整基础的沉降差异,施工噪音低、无振动、无泥浆污染、工程造价低;根据溶洞层标高决定混凝土桩是否穿过该溶洞层,并调节混凝土桩的间距,从而使软基处理结构得到足够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但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内具有溶洞层,场地见洞率以及平均线岩溶率较高,岩溶发育较好。溶洞埋深随灰岩面起伏较大,层顶埋深较深,顶板厚度不一,变化较大。内部充填软塑状态黏性混合土,力学性质较差。如若采用端承桩基础,桩长需达到几十米才能满足要求,成桩工艺只能选择旋挖桩和冲孔桩,此两种桩型均需要泥浆护壁,且溶洞的处理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施工工期长、大大提高了造价。因此,如何在溶洞层上方既能够实现加固地基,又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该软基处理结构采用钻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处理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梁筏基础层、素混凝土垫层以及褥垫层,所述褥垫层下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上端部伸入所述褥垫层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处理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梁筏基础层、素混凝土垫层以及褥垫层,所述褥垫层下方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上端部伸入所述褥垫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的桩底标高小于所述溶洞层的顶部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的桩底标高大于所述溶洞层的底部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层上方的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介华赵国强叶飞沈剑飞黄晏林李泽锋蔡学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