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0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包括垃圾厢和吸盘,垃圾厢上设置吸筒机构,垃圾厢通过所述吸筒机构和吸盘连通,所述垃圾厢底部设置连接法兰,吸筒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垃圾厢连接;所述吸筒机构包括内吸筒、外吸筒和吸尘软管,所述内吸筒上端位于垃圾厢内侧、下端位于垃圾厢外侧,内吸筒与连接法兰螺栓连接,内吸筒与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内吸筒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导流件,所述外吸筒套设在内吸筒下端,外吸筒与内吸筒螺栓连接,外吸筒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抵住内吸筒,所述内吸筒和所述吸盘之间通过所述吸尘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便捷,可防止吸筒的破损,减轻了吸筒的磨损,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
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
技术介绍
扫路车又称清扫车、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离心风机使垃圾厢内部产生负压,再通过吸盘将路面垃圾吸拾至垃圾厢内,而垃圾厢和吸盘之间通常采用吸筒连接,吸筒主要是起到将路面垃圾引流至垃圾厢内的作用,以此完成清扫作业。作为扫路车的吸筒、其与垃圾厢连接时务必保证连接的密封性,一旦垃圾发生渗漏,易引起环境污染,并且吸筒与垃圾厢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扫路车在日常清扫作业中若出现吸筒破损的情况,一旦操作人员未注意而继续清扫,则垃圾泄漏至地面,需维修后进行二次清扫,增加了作业量,并且在维修时,由于吸筒与垃圾厢焊接,需将吸筒切除后在焊接新的吸筒,更换困难且破坏性大。在气流夹带垃圾颗粒或其它杂质顺吸筒上升的过程中,垃圾与吸筒侧壁接触、两者产生一定摩擦,长时间致使吸筒磨损,减少了吸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吸筒与垃圾厢安装不便,吸筒破损影响正常清扫,吸筒内壁易磨损的问题,提供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实现了吸筒与垃圾厢的便捷安装,可保证吸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垃圾厢(1)和用于吸拾地面垃圾的吸盘(2),所述垃圾厢(1)和吸盘(2)上下分布,垃圾厢(1)上设置吸筒机构,垃圾厢(1)通过所述吸筒机构和吸盘(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厢(1)底部设置连接法兰(3),吸筒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法兰(3)与垃圾厢(1)连接;/n所述吸筒机构包括内吸筒(4)、外吸筒(5)和吸尘软管(6),所述内吸筒(4)上端位于垃圾厢(1)内侧、下端位于垃圾厢(1)外侧,内吸筒(4)与所述连接法兰(3)螺栓连接,内吸筒(4)与连接法兰(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7),所述内吸筒(4)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导流件,所述外吸筒(5)套设在内吸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垃圾厢(1)和用于吸拾地面垃圾的吸盘(2),所述垃圾厢(1)和吸盘(2)上下分布,垃圾厢(1)上设置吸筒机构,垃圾厢(1)通过所述吸筒机构和吸盘(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厢(1)底部设置连接法兰(3),吸筒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法兰(3)与垃圾厢(1)连接;
所述吸筒机构包括内吸筒(4)、外吸筒(5)和吸尘软管(6),所述内吸筒(4)上端位于垃圾厢(1)内侧、下端位于垃圾厢(1)外侧,内吸筒(4)与所述连接法兰(3)螺栓连接,内吸筒(4)与连接法兰(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7),所述内吸筒(4)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导流件,所述外吸筒(5)套设在内吸筒(4)下端,外吸筒(5)与内吸筒(4)螺栓连接,外吸筒(5)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抵住内吸筒(4),所述内吸筒(4)和所述吸盘(2)之间通过所述吸尘软管(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筒(4)上设置有安装座(9),内吸筒(4)通过所述安装座(9)与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密封垫(7)截面呈“几”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路车垃圾厢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吸筒(5)上端设置外翻边、下端设置内翻边,所述外吸筒(5)、外翻边和内翻边一体成型,所述外吸筒(5)通过外翻边与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孝方李喆陈豪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雄狮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