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38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涉及卫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淋浴器和与淋浴器进水端连接的第一水管,还包括第二水管、瀑布式淋浴器、顶板;第一水管下端与第二水管下端通过三通管连接;第一水管上端部与第二水管上端部均由上向下贯穿顶板至下侧,且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均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二水管上端口连通固定有两端密闭的横向导水管;横向导水管周侧面沿轴向线性排列固定连通有倾斜向下的喷水管;瀑布式淋浴器包括两端封闭侧开口的导流槽体、在导流槽体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水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淋浴器与瀑布式淋浴器共同固定在一个顶板上,增加洗浴的功能方式,节约用水量,解决了现有瀑布式沐浴模式单一浪费水的问题。

A waterfall bath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浴
,特别是涉及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瀑布花洒通常是在花洒壳体上设置瀑布出水口,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花洒腔体后直接从瀑布出水口流出,形成瀑布式出水,但此类瀑布花洒结构过于单一,产生的瀑布水流过急,冲洗到人体上会感到不舒服。还有,出现的一些瀑布花洒通过带出水通孔的挡板来降低瀑布出水口的水流速度,但出水通孔容易被水垢堵塞,造成水流不均匀,从而影响出水效果。申请号为201621030435.1的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瀑布花洒,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置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导水件,所述上盖板上设有进水接口,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封装形成扁平状出水口,所述导水件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出水腔体连通进水接口和出水口,所述导水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缓流凸台,所述缓流凸台的两端沿垂直于出水方向分别延伸至导水槽的两侧边上,水流进入到扁平状出水腔体后,通过缓流凸台能够有效减缓水流的流速,配合扁平状出水口使出水更均匀缓和,从而减轻水流的冲击,使用户获得更舒适的淋浴效果,结构简单实用,出水稳定可靠。该设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水急的问题,但是持续稳定的水流在减缓冲刷力后冲刷感觉较差,整体用水量较大,且该装置功能单一,使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通过设计的淋浴器与瀑布式淋浴器共同固定在一个顶板上,增加洗浴的功能方式,节约用水量,解决了现有瀑布式沐浴模式单一浪费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包括淋浴器和与淋浴器进水端连接的第一水管,还包括第二水管、瀑布式淋浴器、顶板;所述第一水管下端与第二水管下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管上端部与第二水管上端部均由上向下贯穿顶板至下侧,且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上端口连通固定有两端密闭的横向导水管;所述横向导水管周侧面沿轴向线性排列固定连通有倾斜向下的喷水管;所述瀑布式淋浴器包括两端封闭侧开口的导流槽体、在导流槽体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水轮;所述导流槽体两端内壁间固定倾斜指向水轮上侧的导水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管中段与第二水管中段均安装有旋塞水阀。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为矩形板;所述顶板一侧面开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配合的U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体设有水平部、与水平部远离开口端连接的竖直部、竖直部下端固定连接倾斜指向开口端的出水导流部;所述竖直部与出水导流部连接处内表面设置与水轮配合的圆弧部。进一步地,所述水轮包括通过轴承与主轴与导流槽体转动配合的圆筒;所述圆筒周侧面圆周阵列固定有沿轴向的矩形分水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多个喷水管将水流均匀的分布在水轮上方,水轮的矩形分水板之间用于存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推动水轮转动,间隔式的瀑布放水,增加了水流向下的冲击量,提高相同水量时瀑布式洗浴的体验,节约用水量。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淋浴器与瀑布式淋浴器共同固定在一个顶板上,通过三通管进行两路供水分别控制,可以体验不同的洗浴模式,增加洗浴的功能方式。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除瀑布式淋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瀑布式淋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瀑布式淋浴器的截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淋浴器,2-第一水管,3-第二水管,4-瀑布式淋浴器,5-顶板,6-三通管,7-旋塞水阀,8-横向导水管,9-喷水管,10-导流槽体,11-水轮,12-导水板,501-U形槽,101-水平部,102-竖直部,103-出水导流部,104-圆弧部,111-圆筒,112-矩形分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包括淋浴器1和与淋浴器1进水端连接的第一水管2,还包括第二水管3、瀑布式淋浴器4、顶板5,瀑布式淋浴器4安装在顶板5下侧且位于淋浴器1与第一水管2之间;第一水管2下端与第二水管3下端通过三通管6连接,在使用安装时将三通管6的第三端与混水阀的出水端口连接;第一水管2上端部与第二水管3上端部均由上向下贯穿顶板5至下侧,且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3均与顶板5固定连接;第二水管3上端口连通固定有两端密闭的横向导水管8;横向导水管8周侧面沿轴向线性排列固定连通有倾斜向下的喷水管9;瀑布式淋浴器4包括两端封闭侧开口的导流槽体10、在导流槽体10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水轮11;导流槽体10两端内壁间固定倾斜指向水轮11上侧的导水板12,水轮11包括通过轴承与主轴与导流槽体10转动配合的圆筒111;圆筒111周侧面圆周阵列固定有沿轴向的矩形分水板112。其中,第一水管2中段与第二水管3中段均安装有旋塞水阀7,可以分别控制,在沐浴时选择竖向的淋浴器1均匀水流清洗或用瀑布式淋浴器4大量水进行冲刷或同时进行。其中,顶板5为矩形板;顶板5一侧面开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3配合的U形槽501,便于将顶板5的侧面完全与墙面抵接,提高淋浴器1和瀑布式淋浴器4的稳定。其中如图4所示,导流槽体10设有水平部101、与水平部101远离开口端连接的竖直部102、竖直部102下端固定连接倾斜指向开口端的出水导流部103,出水导流部103将水斜向下导出模拟瀑布水流;竖直部102与出水导流部103连接处内表面设置与水轮11配合的圆弧部104,水轮11与圆弧部104配合时避免水从缝隙中流走,设计的多个喷水管9将水流均匀的分布在水轮11上方,矩形分水板112之间用于存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推动水轮11转动,间隔式的瀑布放水,增加了水流向下的冲击量,提高相同水量时瀑布式洗浴的体验,节约用水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包括淋浴器(1)和与淋浴器(1)进水端连接的第一水管(2),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3)、瀑布式淋浴器(4)、顶板(5);所述第一水管(2)下端与第二水管(3)下端通过三通管(6)连接;/n所述第一水管(2)上端部与第二水管(3)上端部均由上向下贯穿顶板(5)至下侧,且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3)均与顶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3)上端口连通固定有两端密闭的横向导水管(8);所述横向导水管(8)周侧面沿轴向线性排列固定连通有倾斜向下的喷水管(9);/n所述瀑布式淋浴器(4)包括两端封闭侧开口的导流槽体(10)、在导流槽体(10)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水轮(11);所述导流槽体(10)两端内壁间固定倾斜指向水轮(11)上侧的导水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包括淋浴器(1)和与淋浴器(1)进水端连接的第一水管(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3)、瀑布式淋浴器(4)、顶板(5);所述第一水管(2)下端与第二水管(3)下端通过三通管(6)连接;
所述第一水管(2)上端部与第二水管(3)上端部均由上向下贯穿顶板(5)至下侧,且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3)均与顶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3)上端口连通固定有两端密闭的横向导水管(8);所述横向导水管(8)周侧面沿轴向线性排列固定连通有倾斜向下的喷水管(9);
所述瀑布式淋浴器(4)包括两端封闭侧开口的导流槽体(10)、在导流槽体(10)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水轮(11);所述导流槽体(10)两端内壁间固定倾斜指向水轮(11)上侧的导水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式沐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2)中段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保春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