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明好专利>正文

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260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部设有用于加热的热源,炉体内从靠近热源到远离热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加热腔,炉体上部设有污泥进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远的加热腔,炉体下部设有污泥出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近的加热腔,污泥在加热腔中由污泥进口到污泥出口通过螺杆推动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量利用率高,能耗低。

Screw driven sludge drying oxygen free standing pyrolysis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市政污泥的日产量已超过10万吨每天。然而,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率低,污水厂具备浓缩、脱水等通用技术环节,但是对污泥稳定化、无害化的重视不足。传统的带式脱水机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左右,而板框压滤技术也仅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左右,污泥中的热值未得到有效利用,污泥中含有的大量病菌、寄生生物、重金属等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因此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高效节能的污泥处理技术,目前已有的主要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包括:填埋、消化、堆肥、干化、焚烧、碳化、湿式氧化、冻结熔融法、高温烧结法等。作为处理污泥的方法之一,碳化技术因产品资源化利用途径广、占地面积小、不需要长期储存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当前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向。当然,在采用碳化技术解决污泥处理问题的同时,较高能耗所带来的高处理成本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热量利用率高,能耗低。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部设有用于加热的热源,炉体内从靠近热源到远离热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加热腔,炉体上部设有污泥进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远的加热腔,炉体下部设有污泥出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近的加热腔,污泥在加热腔中由污泥进口到污泥出口通过螺杆推动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加热腔之间设有连接口连通,所述连接口位于加热腔内螺杆推动方向的末端,连接口处设置单向阀供污泥出入。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的加热腔在垂直方向上依次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分为干化腔和绝氧热解腔,干化腔、绝氧热解腔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加热腔,干化腔、绝氧热解腔在炉体中由远离热源到靠近热源的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干化腔设有出气口将污泥在干化腔中蒸发出的水蒸气通过管道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绝氧热解腔设有出气孔,出气孔连接各自设有引风机的出气管道,从绝氧热解腔中抽出的可燃气体通过各自出气管道汇入到总出气管通入热源处燃烧回收利用。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位于炉体的侧壁连通绝氧热解腔,所述出气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螺杆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一端位于炉体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每个加热腔内的螺杆用一套驱动装置,加热腔内的螺杆部分将污泥从加热腔内的一侧输送到相对的另一侧进入下部相邻的另一个加热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链条、主动轮和从动轮,驱动电机连接主动轮,驱动电机通过主动轮和链条带动连接有从动轮的螺杆运动,同一个加热腔设有多个螺杆时,相邻螺杆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从动轮传动。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保温通过保温层隔热实现,所述保温层位于炉体壁内。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能耗低,热能利用率高。加热腔根据腔内的温度分为干化腔和绝氧热解腔,热源在炉体下部,加热腔越靠近热源则温度越高,污泥从距离热源最远的干化腔进入,污泥在从污泥进口到污泥出口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经历整个干化热解过程。热源将温度布及到多个加热腔,污泥的温度由低到高经历整个处理过程,热量利用率高,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热源将废物资源利用也避免排入大气,自持燃烧,环保节约。使用螺杆推动污泥运动,螺杆和污泥的换热面积较大,更能够促进热量传递,传热效率快,工作效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炉体,2、螺杆,3、电动机,4、主动轮,5、从动轮,6、链条,7、连接口,8、出气口,9、出气管道,10、引风机,11、干化腔,12、绝氧热解腔,13、热源,14、污泥进口,15、污泥出口,16、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保温层,炉体1壁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壁,保温层和炉膛,所述炉体1下部设有用于加热的热源13,炉体1内从靠近热源13到远离热源13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加热腔,炉体1上部设有污泥进口14连通距离热源13最远的加热腔,炉体1下部设有污泥出口15连通距离热源13最近的加热腔,污泥在加热腔中由污泥进口14到污泥出口15通过螺杆2推动运动。所述相邻两加热腔之间设有连接口7连通,连接口7位于加热腔内螺杆2推动方向的末端,污泥经螺杆2从加热腔中的一端推到另一端进入下部相邻的加热腔,连接口7处设置单向阀供污泥出入,污泥有螺杆2输送到连接口7聚集,当在连接口7处的污泥质量到阀门预设值时,污泥产生的压力将单向阀打开污泥进入下一个加热腔。所述炉体1内的加热腔在垂直方向上依次排列。所述干化腔11设有出气口8将污泥在干化腔11中蒸发出的水蒸气通过管道排出到水蒸气冷凝的装置中。所述绝氧热解腔12设有出气孔16,出气孔16连接各自设有引风机10的出气管道9,从绝氧热解腔12中抽出的可燃气体通过各自出气管道9汇入到总出气管通入热源13处燃烧回收利用。所述出气孔16位于炉体1的侧壁连通绝氧热解腔12,所述出气孔16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螺杆2的上部。所述加热腔分为干化腔11和绝氧热解腔12,干化腔11、绝氧热解腔12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加热腔,干化腔11、绝氧热解腔12在炉体1中由远离热源13到靠近热源13的方向布置。根据加热腔内的温度分布,在炉体1内设置干化腔11、绝氧热解腔12的空间分布,干化腔11和绝氧热解腔12在炉体1中由远离热源13到靠近热源13的方向布置,污泥首先经过干化腔11进行前置干燥,水分蒸出并由管道排出,干化后的污泥进入绝氧热解腔12,温度进一步升高,污泥中的有机质在绝氧热解腔12中干解产生可燃气体,绝氧热解腔12中压力环境比干化腔11中压力大防止干化腔11中气体进入绝氧热解腔12,绝氧热解腔12中产生的可燃气体由引风机10抽出。加热腔根据腔内的温度分为干化腔11和绝氧热解腔12,热源13在炉体1下部,加热腔越靠近热源13则温度越高,污泥从距离热源13最远的加热腔进入,污泥在从污泥进口14到污泥出口15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经历整个干化热解处理过程。热源13将温度布及到多个加热腔,污泥的温度由低到高经历整个处理过程,热量利用率高,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热源13将废物资源利用也避免排入大气,自持燃烧,环保节约。在加热腔中均是使用螺杆2推动污泥运动,螺杆2和污泥的换热面积较大,更能够促进热量传递,传热效率快,工作效率高。所述螺杆2的一端位于炉体1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每个加热腔内的螺杆2用一套驱动装置,加热腔内的螺杆2部分将污泥从加热腔内的一侧输送到相对的另一侧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下部设有用于加热的热源,炉体内从靠近热源到远离热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加热腔,炉体上部设有污泥进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远的加热腔,炉体下部设有污泥出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近的加热腔,污泥在加热腔中由污泥进口到污泥出口通过螺杆推动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下部设有用于加热的热源,炉体内从靠近热源到远离热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加热腔,炉体上部设有污泥进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远的加热腔,炉体下部设有污泥出口连通距离热源最近的加热腔,污泥在加热腔中由污泥进口到污泥出口通过螺杆推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加热腔之间设有连接口连通,所述连接口位于加热腔内螺杆推动方向的末端,连接口处设置单向阀供污泥出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的加热腔在垂直方向上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分为干化腔和绝氧热解腔,干化腔、绝氧热解腔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加热腔,干化腔、绝氧热解腔在炉体中由远离热源到靠近热源的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推进式污泥干化绝氧自持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腔设有出气口将污泥在干化腔中蒸发出的水蒸气通过管道排出。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好于群高茹赵建东夏继明宋影飞
申请(专利权)人:徐明好于群高茹赵建东夏继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