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525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沉淀池、间歇式曝气池、氮磷处理装置、MBR反应池、生态净化池和曝气系统,其中初级沉淀池的排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间歇式曝气池;间歇式曝气池通过管道连接氮磷处理装置;氮磷处理装置的右腔室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MBR反应池;MBR反应池通过排水管道连接生态净化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初级沉淀池预先清理掉污水的漂浮物和泥沙,再通过多个污水处理池的分级净化处理方式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污水处理的更彻底。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SS、N‑NH3等污染物,投资、运行费用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

Township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乡镇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具有排放分散,不利于集中处理等缺陷,因此在治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大部分乡镇都设有污水处理点对这些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外界,以保护生态环境,但目前多数污水处理方式均采用化学法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由于沉淀以及化学反应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杂质,这些固体杂质会沉淀下来,进而产生了大量的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COD值偏高,远远无法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深度处理乡镇污水,使其排放的氮磷达标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沉淀池、间歇式曝气池、氮磷处理装置、MBR反应池、生态净化池和曝气系统,所述初级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沉泥斜坡和沉泥池;所述沉泥斜坡的顶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进水端设有过滤网;所述初级沉淀池的口部设有除杂格栅;所述排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所述间歇式曝气池;所述间歇式曝气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磷处理装置;所述氮磷处理装置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和右腔室之间由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过水管;所述左腔室内从下至上依次为进水腔、沥水隔板、活性炭吸附层和陶粒层;所述右腔室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硝化细菌层、吸氨氮层和吸磷功能层,各层之间间隔35—45cm;所述右腔室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MBR反应池,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MBR设备;所述MBR反应池通过排水管道连接所述生态净化池;所述生态净化池设有净化排水管道;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风机、送气主管、支管和曝气盘;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所述送气主管连接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多个曝气盘;所述支管分别连接所述间歇式曝气池和进水腔。优选地,所述生态净化池内错开设有折流隔板和折回通道,其中折流隔板与所述生态净化池内壁错开设置,折回通道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页岩陶粒层、活性炭层和植被层。优选地,所述净化排水管道上设有氮磷检测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初级沉淀池预先清理掉污水的漂浮物和泥沙,再通过多个污水处理池的分级净化处理方式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污水处理的更彻底。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SS、N-NH3等污染物,投资、运行费用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乡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乡镇污水处理系统的氮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乡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生态净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初级沉淀池1、间歇式曝气池2、氮磷处理装置3、MBR反应池4、生态净化池5和曝气系统6,其中,初级沉淀池1主要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泥沙以及水中不溶于水的漂浮物、悬浮物等,以利于后续的处理,初级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沉泥斜坡11和沉泥池12;沉泥斜坡11的顶部设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的进水端设有过滤网14;初级沉淀池1的口部设有除杂格栅15,用于拦截水中较大块的漂浮物;排水口13通过进水管道7连接间歇式曝气池2,通过定期为池体内曝气能快速为水中增氧,带走水中的有害气体;间歇式曝气池2通过管道连接氮磷处理装置3;本技术中的氮磷处理装置3分为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之间由隔板33隔开;隔板33的顶部设有过水管34;左腔室31内从下至上依次为进水腔311、沥水隔板312、活性炭吸附层313和陶粒层314;右腔室3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硝化细菌层321、吸氨氮层322和吸磷功能层323,各层之间间隔35—45cm;具体地,在硝化细菌层321内固定化硝化细菌,采取海藻酸钙固定化包埋硝化细菌;吸氨氮层322的填料为:选取直径为3-5cm的沸石并在900℃段煅烧1-2小时,提高其吸氨氮的容量;吸磷功能层323的填料以红土为骨料,添加水泥、氧化钙、铝粉进行成型并煅烧,其直径控制为8-10cm;经过氮磷处理装置3可以将水中的氮磷深度去除,右腔室3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MBR反应池4,MBR反应池4内设有MBR设备,为现有设备,在MBR反应池4内污水进一步被过滤和净化;MBR反应池4通过排水管道8连接生态净化池5;生态净化池5设有净化排水管道50;曝气系统6包括曝气风机61、送气主管62、支管63和曝气盘64;曝气风机61通过送气主管62连接支管63,支管上设有多个曝气盘64;支管63分别连接间歇式曝气池2和进水腔311。如图3和4所述,生态净化池5内错开设有折流隔板51和折回通道52,其中折流隔板51与生态净化池5内壁错开设置,折回通道52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页岩陶粒层521、活性炭层522和植被层523。通过生态净化池5内多层滤料的吸附以及植物的吸附,使得水中的氮磷更进一步被吸附和净化,使得水中杂质含量进一步除去,通过出水管排出的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排放标准。为了对排出的水质进行检测,净化排水管道50上设有氮磷检测单元,若达标直接排放,若不达标,则返回重新进行处理,直至达标,避免未达标的水排放至环境中。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沉淀池(1)、间歇式曝气池(2)、氮磷处理装置(3)、MBR反应池(4)、生态净化池(5)和曝气系统(6),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沉泥斜坡(11)和沉泥池(12);所述沉泥斜坡(11)的顶部设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的进水端设有过滤网(14);所述初级沉淀池(1)的口部设有除杂格栅(15);所述排水口(13)通过进水管道(7)连接所述间歇式曝气池(2);所述间歇式曝气池(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磷处理装置(3);所述氮磷处理装置(3)分为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所述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之间由隔板(33)隔开;所述隔板(33)的顶部设有过水管(34);所述左腔室(31)内从下至上依次为进水腔(311)、沥水隔板(312)、活性炭吸附层(313)和陶粒层(314);所述右腔室(3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硝化细菌层(321)、吸氨氮层(322)和吸磷功能层(323),各层之间间隔35—45cm;所述右腔室(3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MBR反应池(4),所述MBR反应池(4)内设有MBR设备;所述MBR反应池(4)通过排水管道(8)连接所述生态净化池(5);所述生态净化池(5)设有净化排水管道(50);所述曝气系统(6)包括曝气风机(61)、送气主管(62)、支管(63)和曝气盘(64);所述曝气风机(61)通过所述送气主管(62)连接支管(63),所述支管上设有多个曝气盘(64);所述支管(63)分别连接所述间歇式曝气池(2)和进水腔(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沉淀池(1)、间歇式曝气池(2)、氮磷处理装置(3)、MBR反应池(4)、生态净化池(5)和曝气系统(6),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沉泥斜坡(11)和沉泥池(12);所述沉泥斜坡(11)的顶部设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的进水端设有过滤网(14);所述初级沉淀池(1)的口部设有除杂格栅(15);所述排水口(13)通过进水管道(7)连接所述间歇式曝气池(2);所述间歇式曝气池(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磷处理装置(3);所述氮磷处理装置(3)分为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所述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之间由隔板(33)隔开;所述隔板(33)的顶部设有过水管(34);所述左腔室(31)内从下至上依次为进水腔(311)、沥水隔板(312)、活性炭吸附层(313)和陶粒层(314);所述右腔室(3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硝化细菌层(321)、吸氨氮层(322)和吸磷功能层(323),各层之间间隔35—4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麻栗坡县兴顺城市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