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552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包括填埋池、填埋池覆盖层和沼气池,填埋池包括池体和池底;池底为四棱台型,并在池底内设有多个支撑墙;支撑墙与支撑墙之间为积液池;积液池内铺设有渗漏管,渗漏管通过集液支管连接集液总管;集液总管连接沼气池;支撑墙顶部铺设有沥水隔条,沥水隔条上铺设有沥水网;填埋池的池壁由内至外依次为内防渗层、外防渗层和地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固液分离,有助于垃圾发酵液体的收集和处理,避免有害液体的渗漏或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污染环境。

Landf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填埋场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的处理有焚烧、热解和填埋等多种方式,由于填埋处理垃圾成本较低,很多地方都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但是现有垃圾填埋场结构单一、垃圾处理效果不好、容易导致垃圾发酵液渗漏至环境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垃圾发酵液渗漏,利于发酵液的收集和回收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的垃圾填埋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填埋场,包括填埋池、填埋池覆盖层和沼气池,所述填埋池包括池体和池底;所述池底为四棱台型,并在所述池底内设有多个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与支撑墙之间为积液池;所述积液池内铺设有渗漏管,所述渗漏管通过集液支管连接集液总管;所述集液总管连接所述沼气池;所述支撑墙顶部铺设有沥水隔条,所述沥水隔条上铺设有沥水网;所述填埋池的池壁由内至外依次为内防渗层、外防渗层和地基层。优选地,所述外防渗层包括内层厚度为1mm的HDPE薄膜层和外层的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层。优选地,所述沥水隔条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隔条组成。优选地,所述填埋池覆盖层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砾石层、砂子层、防水层、卵石层和植被层。优选地,所述防水层包括底层土工布层和上层塑料薄膜层。优选地,所述渗漏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其中外管和内管均设有渗漏孔,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杆。优选地,所述填埋池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地下水监测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填埋池的池底为四棱台型,利于垃圾发酵液的集中堆积,在所述池底内设有多个支撑墙;支撑墙与支撑墙之间为积液池;积液池内铺设有渗漏管,当积液池内垃圾发酵液堆积至一定后,便能够通过渗漏管渗漏,最后通过集液支管进入集液总管,由集液总管输入发酵池内发酵,有效避免填埋池底部集液;2、填埋池的池壁由内至外依次为内防渗层、外防渗层和地基层,设有双层防渗漏层,有效避免发酵液的渗透至地底下,避免污染物排放至环境中,造成环境二次污染;3、在填埋池的口部设有填埋池覆盖层,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利于发酵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垃圾填埋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垃圾填埋场的渗漏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一种垃圾填埋场,包括填埋池1、填埋池覆盖层2和沼气池3,具体地,该填埋池1包括池体11和池底12;池底12为四棱台型,利于垃圾发酵液的汇集,并在池底12内设有多个支撑墙13;支撑墙13与支撑墙13之间为积液池14;积液池14内铺设有渗漏管4,本技术中渗漏管4包括外管41和内管42,其中外管41和内管42均设有渗漏孔,外管41和内管42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杆43,采用双层渗漏管利于发酵液的渗透,避免渗漏管被堵塞而不便于排液的风险,渗漏管4通过集液支管5连接集液总管6;集液总管6连接沼气池3;支撑墙13顶部铺设有沥水隔条7,沥水隔条7上铺设有沥水网71,该沥水隔条7主要起支撑作用,沥水网71避免垃圾落入积液池14内,该沥水隔条7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隔条组成;填埋池1的池壁由内至外依次为内防渗层15、外防渗层16和地基层17;具体地,外防渗层16包括内层厚度为1mm的HDPE薄膜层和外层的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层。HDPE薄膜层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可防止垃圾中的液体渗入地表污染地下水,同时防止地表水渗入填埋池1,而且HDPE薄膜层还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以及防潮性能,适用于多种环境,使用寿命长。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层是由高膨胀性的钠基膨润土填充在特制的复合土工布和无纺布之间,用针刺法制成的膨润土防渗垫可形成许多小的纤维空间,使膨润土颗粒不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遇水时在垫内形成均匀高密度的胶状防水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外防渗层16的防渗漏性能。使得填埋池1内的发酵液不会渗透至地底下,减少污染液的排放。为了提高填埋效果,避免填埋覆盖层2的开裂,导致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物质更多释放出来,填埋池覆盖层2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砾石层21、砂子层22、防水层23、卵石层24和植被层25。通过多层覆盖层,使得填埋覆盖层2的防渗性能增强,节约粘土,减少垃圾填埋库容的浪费;减少雨水和其他外来水渗入垃圾堆体内,达到减少垃圾渗滤液的目的;可防止防渗层发生裂缝、移位,控制填埋场恶臭散发和可燃气体有组织地从填埋场上部释放并收集为了提高填埋覆盖层2的防水效果,该防水层23包括底层土工布层和上层塑料薄膜层。为了便于检测填埋池1的垃圾发酵液的是否排出,填埋池1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地下水监测井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场,包括填埋池(1)、填埋池覆盖层(2)和沼气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池(1)包括池体(11)和池底(12);所述池底(12)为四棱台型,并在所述池底(12)内设有多个支撑墙(13);所述支撑墙(13)与支撑墙(13)之间为积液池(14);所述积液池(14)内铺设有渗漏管(4),所述渗漏管(4)通过集液支管(5)连接集液总管(6);所述集液总管(6)连接所述沼气池(3);所述支撑墙(13)顶部铺设有沥水隔条(7),所述沥水隔条(7)上铺设有沥水网(71);所述填埋池(1)的池壁由内至外依次为内防渗层(15)、外防渗层(16)和地基层(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包括填埋池(1)、填埋池覆盖层(2)和沼气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池(1)包括池体(11)和池底(12);所述池底(12)为四棱台型,并在所述池底(12)内设有多个支撑墙(13);所述支撑墙(13)与支撑墙(13)之间为积液池(14);所述积液池(14)内铺设有渗漏管(4),所述渗漏管(4)通过集液支管(5)连接集液总管(6);所述集液总管(6)连接所述沼气池(3);所述支撑墙(13)顶部铺设有沥水隔条(7),所述沥水隔条(7)上铺设有沥水网(71);所述填埋池(1)的池壁由内至外依次为内防渗层(15)、外防渗层(16)和地基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渗层(16)包括内层厚度为1mm的HDPE薄膜层和外层的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层。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麻栗坡县兴顺城市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