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20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车技术领域,针对行车检修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包括行车主框架和升降机构,行车主框架包括两条导轨、横跨在两条导轨上的横梁以及两根分别竖直向下固定在横梁上的提升架,横梁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其中一根提升架靠近导轨的侧面设置有爬梯,爬梯包括若干个与提升架铰接的踏板、与各踏板铰接的支撑连杆以及驱动各踏板同时运动的连接装置,支撑连杆对踏板进行支撑,提升架设有收纳爬梯的限制装置,使得检修人员无需通过攀爬或另外借助梯子登上提升梁进行检修工作,有利于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traveling crane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
本技术涉及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梁桥式行车的机械结构一般包括起升机构,大、小车运行机构,依靠这些机构实现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升降或水平平移。而为了延长行车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对行车进行检修。在普通的厂房内一般没有购置行车检修平台,行车维护人员需要通过攀爬或另外借助梯子站在升降车上完成检修工作。同时,部分检修工作需要在行车工作状态下完成,比如检查钢丝绳与滑轮的润滑情况等,当电机出现故障导致停机时,升降车可能处在梯子达不到的高度,此类状况导致检修人员无法正常登上升降车完成检修工作,此类检修方式影响了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给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具有便于维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包括行车主框架和升降机构,所述行车主框架包括两条导轨、横跨在所述两条导轨上的横梁以及两根分别竖直向下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提升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包括行车主框架和升降机构,所述行车主框架包括两条导轨(1)、横跨在所述两条导轨(1)上的横梁(2)以及两根分别竖直向下固定在所述横梁(2)上的提升架(4),所述横梁(2)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其中一根所述提升架(4)靠近导轨(1)的侧面设置有爬梯(7),所述爬梯(7)包括若干个与提升架(4)铰接的踏板(71)、与各所述踏板(71)铰接的支撑连杆(72)以及驱动各所述踏板(71)同时运动的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连杆(72)对所述踏板(71)进行支撑,所述提升架(4)设有收纳所述爬梯(7)的限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包括行车主框架和升降机构,所述行车主框架包括两条导轨(1)、横跨在所述两条导轨(1)上的横梁(2)以及两根分别竖直向下固定在所述横梁(2)上的提升架(4),所述横梁(2)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其中一根所述提升架(4)靠近导轨(1)的侧面设置有爬梯(7),所述爬梯(7)包括若干个与提升架(4)铰接的踏板(71)、与各所述踏板(71)铰接的支撑连杆(72)以及驱动各所述踏板(71)同时运动的连接装置,所述支撑连杆(72)对所述踏板(71)进行支撑,所述提升架(4)设有收纳所述爬梯(7)的限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其特征是:所述提升架(4)靠近导轨(1)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17)和若干个与所述燕尾槽(17)滑动连接的燕尾块(13),所述燕尾槽(17)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燕尾块(13)与支撑连杆(72)远离踏板(71)的一端铰接,所述燕尾槽(17)内设置有对所述支撑连杆(72)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定在燕尾槽(17)内的限位块(12),当各所述踏板(71)转动至与提升架(4)垂直时,各所述燕尾块(13)与各限位块(12)上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根竖杆(73),两根所述竖杆(73)分别与各所述踏板(71)的两侧铰接设置,两根所述竖杆(73)与提升架(4)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提升梁(5),所述提升架(4)分别滑动连接有提升臂(6),两根所述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裕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