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笼翻板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施工升降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笼翻板门结构。
技术介绍
吊笼的进出口一般是通过上门和翻板门开启和关闭,国家的标准要求是吊笼的进出口开启的高度至少为2米,为了满足国家的标准要求,现有的技术是通过翻板门翻动联动上门上移,但因为联动装置的原因,上门上移的高度是翻板门的1倍多一点,所以一般需要将翻板门的高度设置为1米,从而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高度2米以上。采用现有联动装置的翻板门、所需翻板门的高度较高、翻板门的重量较大、开启费力。因此,一种翻板门高度较低、重量较轻、开门更轻松的吊笼翻板门结构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翻板门高度较低、重量较轻、开门更轻松等特点的吊笼翻板门结构。一种吊笼翻板门结构,包括吊笼、翻板门和上门;所述翻板门下端与所述吊笼的前端下侧枢接;所述上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吊笼的前端上部;所述吊笼侧壁上设有随所述翻板门翻转带动所述上门上移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动滑轮、配重件、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笼翻板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翻板门和上门;所述翻板门下端与所述吊笼的前端下侧枢接;所述上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吊笼的前端上部;/n所述吊笼侧壁上设有随所述翻板门翻转带动所述上门上移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动滑轮、配重件、动滑轮轨道、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轨道设置在所述吊笼侧壁上部,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吊笼侧壁下部;所述动滑轮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动滑轮轨道上;/n所述第一钢丝绳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门下部和所述配重件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中段绕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n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笼翻板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翻板门和上门;所述翻板门下端与所述吊笼的前端下侧枢接;所述上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吊笼的前端上部;
所述吊笼侧壁上设有随所述翻板门翻转带动所述上门上移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动滑轮、配重件、动滑轮轨道、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轨道设置在所述吊笼侧壁上部,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吊笼侧壁下部;所述动滑轮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动滑轮轨道上;
所述第一钢丝绳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门下部和所述配重件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中段绕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
所述第二钢丝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动滑轮和所述翻板门上部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中段依次绕所述第二定滑轮和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
所述第三钢丝绳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门下部和所述吊笼中部连接,所述第三钢丝绳中段绕所述动滑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笼翻板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配重滑道,所述配重滑道设置在所述吊笼侧壁上,所述配重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配重滑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笼翻板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为双定滑轮组,所述双定滑轮组水平设置在所述吊笼侧壁上部,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于所述双定滑轮组下方,所述动滑轮轨和所述配重滑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定滑轮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笼翻板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吊笼的外侧壁上,所述上门下部与所述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得伏,周永杰,孙国来,赖萃旺,贺伟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逸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