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193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缓冲装置,涉及电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梯轿厢本体和位于电梯井底部中电梯轿厢本体正下方的电梯井底部底座,电梯井底部底座的顶面为开口状,电梯轿厢本体的位置与电梯井底部底座顶面开口位置上下相对应,电梯井底部底座开口内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半球状缓冲垫,电梯井底部底座开口内的底面两端还对称设置有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一端均通过圆柱管固定设置在电梯井底部底座的侧壁上,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电梯井底部底座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了电梯井的高度,且减少了电梯轿厢本体在跌落时侧壁的撞击,有利于提高缓冲效果等优点。

An elevator buf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缓冲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在地坪基础上的缓冲柱,缓冲柱上设置有缓冲垫,为了确保轿厢的安全,缓冲装置需要承受由于轿厢异常跌落而对其造成的巨大冲击,势必要将缓冲垫做的很厚,并且,还必须要控制缓冲垫的弹性比较适中,太软太硬都不行,因此,传统的电梯缓冲装置中的缓冲垫太后,再加上缓冲柱的高度,使得整个缓冲装置的高度太高,导致要挖的井道较深,增加了施工成本,缓冲垫的弹性不容易掌控,使得其缓冲效果较差;而且轿厢在跌落过程中侧壁也容易发生撞击,不利于缓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减少了电梯井的高度,且减少了电梯轿厢本体在跌落时侧壁的撞击,有利于提高缓冲效果的电梯缓冲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电梯轿厢本体和位于电梯井底部中电梯轿厢本体正下方的电梯井底部底座,电梯井底部底座的顶面为开口状,电梯轿厢本体的位置与电梯井底部底座顶面开口位置上下相对应,电梯井底部底座开口内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半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厢本体(1)和位于电梯井底部中电梯轿厢本体(1)正下方的电梯井底部底座(2),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顶面为开口状,电梯轿厢本体(1)的位置与电梯井底部底座(2)顶面开口位置上下相对应,电梯井底部底座(2)开口内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半球状缓冲垫(21),电梯井底部底座(2)开口内的底面两端还对称设置有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3),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3)一端均通过圆柱管(31)固定设置在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侧壁上,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3)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底面上,圆柱管(31)之间还水平设置有缓冲网(4),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顶部至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厢本体(1)和位于电梯井底部中电梯轿厢本体(1)正下方的电梯井底部底座(2),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顶面为开口状,电梯轿厢本体(1)的位置与电梯井底部底座(2)顶面开口位置上下相对应,电梯井底部底座(2)开口内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半球状缓冲垫(21),电梯井底部底座(2)开口内的底面两端还对称设置有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3),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3)一端均通过圆柱管(31)固定设置在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侧壁上,中空状扇形缓冲角垫(3)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底面上,圆柱管(31)之间还水平设置有缓冲网(4),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顶部至缓冲网(4)之间的电梯井底部底座(2)开口内的两侧壁均为弧形状结构,电梯井底部底座(2)开口内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若干缓冲器(5),电梯轿厢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圆台状缓冲孔(11),且圆台状缓冲孔(11)的位置与半球状缓冲垫(21)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电梯轿厢本体(1)的底面两端均为弧形状结构,电梯轿厢本体(1)的对立侧壁上自上而下还均依次设置有若干缓冲柱(6)和缓冲辊装置(7),缓冲柱(6)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且缓冲柱(6)为中空状半圆柱体状结构,缓冲辊装置(7)与电梯井底部底座(2)的侧壁之间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器(5)沿着半球状缓冲垫(21)的外圆圆周方向等距分布,且缓冲器(5)至少设置有四个,缓冲器(5)包括波纹管柱体(51),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伟顾绍高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