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在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防护盖,防护盖与容器本体呈分体式或是连体式连接;在容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滚轮设有多个;在容器本体的任意一侧设有便携式拉手,便携式拉手与容器本体的侧壁连接;在容器本体的任意另一侧还设有能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卸料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输容器结构简单、构造新颖合理,使用灵活,在运输过程中将防护盖闭合并固定,可防止运输过程容器内的材料从容器中掉落,有效保障挖孔桩内作业人员的安全,方便施工,滚轮可使整个容器移动,卸料通道方便卸料倒料,实现最大限度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A kind of container for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in manual dig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主要是用于挖孔桩内运输渣土、混凝土等材料,属于建筑施工用品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人工挖孔桩内材料的运输主要靠普通的容器,容器没有盖子,运输过程中会由于容器与井壁碰撞使材料从掉落导致作业人员受伤,目前虽已经提出了广泛的运输工具结构,并且将它门用作运输大体积材料的运输工具,并且一般概念是,其中一个主要要求是这种运输工具要有能力以安全有效的方式卸载负载物,这种卸载方式要让运输工具在卸载过程中基本上保持稳定。在已知的大体积材料运输工具中,常见的是提供支撑在轮式底盘上的材料运载体,该材料运载体在固定轴线到达向上倾斜的卸载位置时,发生倾斜运动。所述主体围绕其倾斜的轴线通常沿着底盘一条边,因此所述主体需要相对较高的倾角来完全卸载主体中的物品。而且,由于卸载通常作用于主体的上边缘上,所以需要较大的主体倾角来开始主体中物品的卸载,且是需要甚至更大的倾角来实现全部主体内容物的全部卸载。已知构造的另一个问题是卸载过程中运输工具缺乏稳定性,并且因此限制了其运载能力。为了有效卸载,需要能迅速地让重力引发材料卸载到运输工具一侧。这样可能导致稳定性问题。而且,问题还在于,堆放的材料位置靠近运输工具侧部,并且干扰运输工具进出堆放地点的通道。这种运输工具还具有受制于主负载物运载体的受限负载物运载能力。受限的负载物运载能力导致需要跑更多的路程或者增加运输工具,两种情况都导致直接(燃料)或间接(驾驶员成本)运输成本升高。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减少作业面积的占用,具有可固定的容器盖可防止运输的材料散落导致桩内作业人员受伤,方便施工,方便使用且提高工作效率,移动灵活方便,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实现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收纳处理,避免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倾倒、流失与泄露,保证了建筑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提高了容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与之相适配的防护盖(2),防护盖(2)与容器本体(1)呈分体式或是连体式连接;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3),滚轮(3)设有多个;在容器本体(1)的任意一侧设有便携式拉手(4),便携式拉手(4)与容器本体(1)的侧壁连接;在容器本体(1)的任意另一侧还设有能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卸料通道(5)。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本体(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方形体构件,该方形体构件的内部带有用于盛放材料的空腔,该方形体构件的开口端为喇叭状结构,在该喇叭状结构的开口端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盖(2)的磁铁(11),磁铁(11)为扁平细长的强力磁铁。作为本技术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体式为防护盖(2)与容器本体(1)之间为插拔式套接连接为一整体;所述连体式为防护盖(2)的一端与容器本体(1)的一端铰接连接为一整体。作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轮(3)为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该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的总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分别安装于容器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该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上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刹车装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拉手(4)整体为“U字形”或是“T字形”构件,在该构件的手持部位设有防滑垫(41),防滑垫(41)为橡胶防滑垫,在该橡胶防滑垫上设有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通道(5)包括出料口(51)以及搭配设置于出料口(51)上的挡料板(52),挡料板(52)的固定端铰接连接容器本体(1);挡料板(52)的自由端通过插销(6)依序穿过锁紧件(521)和固定件(12)与容器本体(1)封闭连为一整体。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51)沿连接容器本体(1)的一侧底部边沿一直延伸至容器本体(1)的上部边缘处;所述挡料板(52)整体为钢制的板状体构件;所述插销(6)整体为钢制的L形构件;所述锁紧件(521)与所述固定件(12)均为同轴线设置的两个圆环构件。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容器本体(1)、防护盖(2)和便携式拉手(4)以及卸料通道(5)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注塑层上注塑有高分子耐磨材料;所述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以及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所述警示层为黄色或黑色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制作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制作时,容器本体(1)采用金属材料加工制作为整体呈内部中空的方形体构件,该方形体构件的内部带有用于盛放材料的空腔,该方形体构件的开口端为喇叭状结构,在该喇叭状结构的开口端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盖(2)的磁铁(11),磁铁(11)为扁平细长的强力磁铁;防护盖(2)采用金属材料加工制作形成形状大小与容器本体(1)相适配,盖合时通过设置于容器本体(1)上端开口处的两块磁铁(11)进行限位固定。滚轮(3)为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或是定向轮,该万向轮或是定向轮的总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万向轮或是定向轮的形状大小一致。便携式拉手(4)采用金属材料加工制作为整体为“U字形”或是“T字形”构件,在该构件的手持部位设有防滑垫(41),防滑垫(41)为橡胶防滑垫,在该橡胶防滑垫上设有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卸料通道(5)采用金属材料加工制作而成,该卸料通道(5)包括出料口(51)以及搭配设置于出料口(51)上的挡料板(52),挡料板(52)整体为钢制的板状体构件。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上述已经加工并制作完成的各个部件加以组装作为备用,组装时,操作人员事先在容器本体(1)上端开口处套接防护盖(2),并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安装带有刹车装置的滚轮(3),最后操作人员再将卸料通道(5)通过L形结构的插销(6)依序穿过锁紧件(521)和固定件(12)后与容器本体(1)封闭连为一整体待为使用。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其上述已经组装完成的该容器通过设置于容器底部四角处的滚轮(3)并由便携式拉手(4)将其推至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与之相适配的防护盖(2),防护盖(2)与容器本体(1)呈分体式或是连体式连接;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3),滚轮(3)设有多个;在容器本体(1)的任意一侧设有便携式拉手(4),便携式拉手(4)与容器本体(1)的侧壁连接;在容器本体(1)的任意另一侧还设有能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卸料通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与之相适配的防护盖(2),防护盖(2)与容器本体(1)呈分体式或是连体式连接;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3),滚轮(3)设有多个;在容器本体(1)的任意一侧设有便携式拉手(4),便携式拉手(4)与容器本体(1)的侧壁连接;在容器本体(1)的任意另一侧还设有能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卸料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方形体构件,该方形体构件的内部带有用于盛放材料的空腔,该方形体构件的开口端为喇叭状结构,在该喇叭状结构的开口端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固定防护盖(2)的磁铁(11),磁铁(11)为扁平细长的强力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为防护盖(2)与容器本体(1)之间为插拔式套接连接为一整体;所述连体式为防护盖(2)的一端与容器本体(1)的一端铰接连接为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为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该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的总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分别安装于容器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内材料运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上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刹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绍,向万军,唐忠昆,张举奎,沈青卫,周守琼,陈佺,彭泽森,张宏,王思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