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光固化3D打印机中,特殊波段的光激发光敏树脂由液态变为固态,从而形成固化的打印体。打印时,成型平台降至初始位置,且成型平台的底面靠近于树脂池膜,然后由显示屏控制透过一部分光线,这部分光线照射至成型平台与树脂池膜之间的树脂,树脂固化后与成型平台的底面和树脂池膜均存在粘接力,如果其与成型平台的粘接力大于其与树脂池膜之间的粘接力,在成型平台向上抬升时,固化的树脂会与树脂池膜分离开,这样形成第一层打印体;为了便于成型平台向上抬升,会在树脂池的一侧向下拉动树脂池,使树脂池发生一定倾斜,这样就能容易的向上拉起打印体,但是,在向下拉动树脂池的时候,树脂池可能会发生其他方向的摆动,从而影响打印体的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其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稳定,3D成型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悬空设有树脂池,树脂池水平设置;工作台上且位于树脂池的后侧设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球头座,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与球头座配合的球头,球头设置在一连杆上,连杆与树脂池的后侧面连接,连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拉杆,树脂池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拉杆对应的第二拉杆,还包括两个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拉簧沿前后方向设置;r>所述的树脂池的前侧面上设有向前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定位弹簧,还包括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的上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三拉杆的下端从弹簧中穿过并伸入工作台的下侧;工作台的下侧设有拉动第三拉杆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驱动转盘,第三拉杆的下端与驱动转盘连接且连接位置偏离驱动转盘的中心设置;树脂池的上方设有成型平台,工作台的后端设有驱动成型平台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台上对应树脂池的位置设有光入射孔,光入射孔的下方设有光反射镜片,光反射镜片的旁侧设有激光振镜,激光振镜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镜片射向树脂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球头座可在上下方向进行位置调节,固定座上设有导向杆,球头座上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的固定座为朝向树脂池开口设置的C形结构,所述的球头座设置在固定座内,固定座的上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下端与球头座形成可转动连接。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杆与树脂池螺纹连接。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连接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成型平台通过支架与滑块固定连接,固定架上还竖直设置可转动的丝杆,所述的滑块上设有与丝杆连接的螺纹孔,机架上还设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罩体,所述的罩体盖设在工作台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其树脂池在工作时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异动,保证了3D打印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树脂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树脂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座与球头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拉杆驱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球头与球头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下参考图1-8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包括机架100,所述的机架100上设有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方悬空设有树脂池2,树脂池2水平设置。工作台1上且位于树脂池2的后侧设有两个固定座3,固定座3上设有球头座4,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有与球头座4配合的球头5,球头5设置在一连杆6上,连杆6与树脂池2的后侧面连接,连杆6沿前后方向设置。固定座3上设有第一拉杆7,树脂池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拉杆7对应的第二拉杆8,还包括两个拉簧9(拉簧在图中用了一长条结构示意),拉簧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8固定连接,拉簧9沿前后方向设置。上述设置中,树脂池通过球头与球头座进行连接,并在两个拉簧的作用下,球头与球头座相互顶紧配合,且球头与球头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了,使得树脂池能被稳定的固定,不会发生作用方向的摆动。所述的树脂池2的前侧面上设有向前伸出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与工作台1之间设有定位弹簧11,还包括第三拉杆14,第三拉杆14的上端与连接板10连接,第三拉杆14的下端从弹簧中穿过并伸入工作台1的下侧。工作台1的下侧设有拉动第三拉杆14的驱动装置。第三拉杆和弹簧起到支撑树脂池前侧的作用,使树脂池在固定座和第三栏杆等组件的配合下,能被稳定的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5,电机15的转轴上连接有驱动转盘16,第三拉杆14的下端与驱动转盘16连接且连接位置偏离驱动转盘16的中心设置。第三拉杆的下端也是通过球头和球头座的结构与驱动转盘连接。树脂池2的上方设有成型平台101,工作台1的后端设有驱动成型平台101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台上对应树脂池2的位置设有光入射孔102,光入射孔102的下方设有光反射镜片103,光反射镜片103的旁侧设有激光振镜104,激光振镜104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镜片103射向树脂池。电机在带动驱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第三拉杆的下端也随驱动转盘运动,驱动转盘每转一圈,第三拉杆能完成一次的上下往复运动,使树脂池完成一次倾斜操作。其中,所述的球头座4可在上下方向进行位置调节,固定座3上设有导向杆17,球头座4上设有与导向杆17配合的导向槽18,所述的固定座3为朝向树脂池2开口设置的C形结构,所述的球头座4设置在固定座3内,固定座3的上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杆19,所述的调节螺杆19的下端与球头座4形成可转动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19可带动球头座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的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悬空设有树脂池,树脂池水平设置;/n工作台上且位于树脂池的后侧设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球头座,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与球头座配合的球头,球头设置在一连杆上,连杆与树脂池的后侧面连接,连杆沿前后方向设置;/n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拉杆,树脂池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拉杆对应的第二拉杆,还包括两个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拉簧沿前后方向设置;/n所述的树脂池的前侧面上设有向前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定位弹簧,还包括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的上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三拉杆的下端从弹簧中穿过并伸入工作台的下侧;工作台的下侧设有拉动第三拉杆的驱动装置;/n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驱动转盘,第三拉杆的下端与驱动转盘连接且连接位置偏离驱动转盘的中心设置;/n树脂池的上方设有成型平台,工作台的后端设有驱动成型平台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n工作台上对应树脂池的位置设有光入射孔,光入射孔的下方设有光反射镜片,光反射镜片的旁侧设有激光振镜,激光振镜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镜片射向树脂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悬空设有树脂池,树脂池水平设置;
工作台上且位于树脂池的后侧设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球头座,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与球头座配合的球头,球头设置在一连杆上,连杆与树脂池的后侧面连接,连杆沿前后方向设置;
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拉杆,树脂池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拉杆对应的第二拉杆,还包括两个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拉簧沿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的树脂池的前侧面上设有向前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定位弹簧,还包括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的上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三拉杆的下端从弹簧中穿过并伸入工作台的下侧;工作台的下侧设有拉动第三拉杆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驱动转盘,第三拉杆的下端与驱动转盘连接且连接位置偏离驱动转盘的中心设置;
树脂池的上方设有成型平台,工作台的后端设有驱动成型平台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工作台上对应树脂池的位置设有光入射孔,光入射孔的下方设有光反射镜片,光反射镜片的旁侧设有激光振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