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6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用于将金属件装入模仁,模仁上设有多个模穴,模穴内设有用于定位金属件的定位柱,其包括本体,本体上端与机械手连接,本体底部设有多个容纳金属件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模穴一一对应设置,容纳槽顶部设有上容纳腔,上容纳腔内设有上磁铁,模穴底部设有下容纳腔,下容纳腔内设有下磁铁,上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在容纳槽内,当金属件转运至模穴内并由定位柱定位时,下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大于上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下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固定于模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吸附工位,可一次性装入多个金属件,有效提高金属件装入效率。

A fixture for injection molding metal parts i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
本技术涉及工装治具
,特别涉及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
技术介绍
有些注塑件需要与金属件一起在模内成型,因此,需要在注塑前将金属件放入模穴,现有的方式大多是采用人工或机械手抓取金属件,然后逐个进行放置,一次只能放入一个金属件,导致装入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装入效率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用于将金属件装入模仁,所述模仁上设有多个模穴,所述模穴内设有用于定位金属件的定位柱,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端与机械手连接,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多个容纳金属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模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纳槽顶部设有上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内设有上磁铁,所述模穴底部设有下容纳腔,所述下容纳腔内设有下磁铁,所述上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在所述容纳槽内,当金属件转运至模穴内并由所述定位柱定位时,所述下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大于上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所述下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固定于模穴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仁上设有导向柱,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为锥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设有喇叭状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磁铁的下表面到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磁铁通过螺丝或胶水固定于所述上容纳腔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磁铁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于所述上容纳腔内,所述调节螺栓从上至下贯穿所述本体至所述上容纳腔内与所述上磁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调节所述上磁铁在所述上容纳腔内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和容纳槽内均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模穴内定位柱的数量为至少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可通过上磁铁的吸力将金属件吸住,并通过下磁铁的吸力将金属件吸附固定于模穴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吸附工位,便于一次性吸取多个金属件,即可一次性装入多个金属件,有效提高金属件装入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标记说明:100、本体;110、容纳槽;120、上容纳腔;130、上磁铁;140、定位槽;150、导向槽;151、喇叭状开口;200、模仁;210、模穴;220、定位柱;230、下容纳腔;240、下磁铁;250、导向柱;251、锥形;300、金属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本技术中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用于将金属件装入模仁200,如图3-4所示,模仁200上设有多个模穴210,模穴210内设有用于定位金属件300的定位柱220。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件300上和容纳槽110内均设有与定位柱220配合的定位槽140。定位柱220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金属件300上和容纳槽110内的定位槽140。模穴210底部还设有与定位柱220连接的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可在金属件300定位完成后带动定位柱220向下,每个模穴内定位柱220的数量为至少二。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中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包括本体100,本体100上端与机械手连接,本体100底部设有多个容纳金属件300的容纳槽110,每个容纳槽110代表一个吸附工位,容纳槽110与模穴210一一对应设置,容纳槽110顶部设有上容纳腔120,上容纳腔120内设有上磁铁130。如图3-4所示,模穴210底部设有下容纳腔230,下容纳腔230内设有下磁铁240,上磁铁130将金属件300吸附在容纳槽110内,当金属件300转运至模穴210内并由定位柱220定位时,下磁铁240对金属件300的吸力大于上磁铁130对金属件300的吸力,下磁铁240将金属件300吸附固定于模穴210内。在本实施例中,模仁200上设有导向柱250,本体100上设有与导向柱250配合的导向槽150。优选的,导向柱250的顶端为锥形251,导向槽150的底部设有喇叭状开口151。在本实施例中,上磁铁130的下表面到容纳槽110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上磁铁130通过螺丝或胶水固定于上容纳腔120的顶部。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上磁铁130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于上容纳腔120内,调节螺栓从上至下贯穿本体100至上容纳腔120内与上磁铁130固定连接,调节螺栓调节上磁铁130在上容纳腔120内的位置。以调节上磁铁130对金属件300的吸力大小。工作时,通过上磁铁130将金属件300吸附在容纳槽110内,并通过机械手将治具转运至模仁200上方并下降,当金属件300转运至模穴210内并由定位柱220定位时,下磁铁240对金属件300的吸力大于上磁铁130对金属件300的吸力,下磁铁240将金属件300吸附固定于模穴210内,即完成金属件300装入操作。本技术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可通过上磁铁的吸力将金属件吸住,并通过下磁铁的吸力将金属件吸附固定于模穴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吸附工位,便于一次性吸取多个金属件,即可一次性装入多个金属件,有效提高金属件装入效率。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用于将金属件装入模仁,所述模仁上设有多个模穴,所述模穴内设有用于定位金属件的定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端与机械手连接,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多个容纳金属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模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纳槽顶部设有上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内设有上磁铁,所述模穴底部设有下容纳腔,所述下容纳腔内设有下磁铁,所述上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在所述容纳槽内,当金属件转运至模穴内并由所述定位柱定位时,所述下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大于上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所述下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固定于模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用于将金属件装入模仁,所述模仁上设有多个模穴,所述模穴内设有用于定位金属件的定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端与机械手连接,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多个容纳金属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模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纳槽顶部设有上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内设有上磁铁,所述模穴底部设有下容纳腔,所述下容纳腔内设有下磁铁,所述上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在所述容纳槽内,当金属件转运至模穴内并由所述定位柱定位时,所述下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大于上磁铁对金属件的吸力,所述下磁铁将金属件吸附固定于模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上设有导向柱,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注塑金属件装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为锥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注塑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美富昌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